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学案(含答案)
《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学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等待戈多(节选)萨缪尔贝克特核心素养目标审美与文化目标:1.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2.领会本剧以荒诞的形式表现社会的荒诞和人生痛苦的艺术特点。激趣导入1953年,有一出十分怪诞的戏剧在巴黎的巴比伦剧场上演,欣赏者和反对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这出剧就是用法语写作的爱尔兰人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出乎一般人的预料,等待戈多竟然赢得了挑剔而又猎奇的巴黎观众的喜爱,连演了300多场,以至人们在街头、地铁、咖啡馆、办公室都在谈论这出戏,甚至当人们打招呼时问:“你在干吗?”有人竟然回答:“在等待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等待戈多,体会它的魔力所在。
2、请结合课文在下图空缺处填出相应内容。答案被现代工业社会挤扁的“非人”不知是什么,却让人永远等下去苦闷迷惘微任务活动一分析主要人物形象1阅读剧本,把握剧情,找出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在剧中的荒诞言行,初步理解这两个人的形象特征。类别言行举动形象特征说什么做什么答案类别言行举动形象特征说什么昨晚在哪里过夜语无伦次毫无逻辑关于脚疼两个贼的故事英国人在妓院关于上吊做什么脱靴子重复无聊往靴子里瞧倒靴子摸靴子脱帽子抖帽子窥帽内戴帽子又摘帽子2.如何看待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这两个形象的社会意义?答:_答案作为流浪汉,他们毫无识别的个性特征;和我们在现实主义作品中见到的典型人物不一样,他们不是一个形象,而是
3、西方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象征符号。他们象征着人类生活的单调、困窘、无价值;他们卑微、低贱、迷离恍惚、浑浑噩噩,象征着不幸人的生存境况。微任务活动二分析“戈多”的含义3请结合剧中两个流浪汉的对话内容,讨论一下:剧中的“戈多”到底是什么?答:_答案从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话中时时出现的“期望”、“祈祷”、“祈求”、“救世主”、“得救”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处于困境中迷惑不安的人对未来、对精神上的一种期盼。它是人们追求而又永远得不到的东西,但它又是维系人们生存的不可或缺的希望。4剧作家为什么要让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等待一个并不知道的而且老是等不来的戈多呢?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答:
4、_答案(1)“戈多”象征着人类的希望、憧憬。人活在痛苦中,希望有人来解救,可是“戈多”是虚无缥缈的,是等不来的;无论人怎样苦苦等待,其结果总是幻灭、绝望。(2)作者这样写,意在揭示人类生活在荒诞的社会中的尴尬处境:被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们,永远无休止地在等待那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这样描写,既反映了西方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的绝望心理,也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写照。等待戈多的重心是“戈多”还是“等待”?答:_答案(提示)等待戈多重点表现的不在“戈多”而在“等待”。剧本所要表现的是人对他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和对自己命运的不可知,“等待”就是人类的生
5、存状态。两个流浪汉百无聊赖地等待,总是希望生活中能发生一点什么事改变一下单调、无聊、痛苦的生活。他们做着各种机械的动作忙个不停,是为了消磨时间,是为了给自己以“活着”的幻觉。他们唯一的事情就是等待戈多,而戈多是什么他们也不知道,只知道要日复一日地等下去,但戈多永远不会来。他们越等越痛苦但仍然要等,在等待中耗尽生命。这种“等待”不是生活中有具体内容的等待,而是抽掉了各种等待的具体内容变成了一般的“生存状态”,即人生就是等待,而等待又是毫无意义的。助读材料一、了解作者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生于爱尔兰,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从小就目睹了人民被奴役的惨状,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6、、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涂虫。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获得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使贝克特蜚声西方文坛的还是他的戏剧创作,他的成名作等待戈多是西方现代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戏剧作品还有终局、伊鲁什利亚等。二、写作背景等待戈多写于1952年。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和核威胁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新兴的现代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加大了贫富差距,把一批人甩入“无产者”的行列。整个西方经济萧条、社会混乱、道德沦丧,人们思想苦闷、精神
7、空虚,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三、文体知识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戏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兴起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在巴黎上演了贝克特等剧作家的剧作。这些作家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写作手法,创作了一批从内容到形式都别开生面的作品。这些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形象是光怪陆离、荒诞不经的。在法国戏剧的影响下,其他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从事这种新戏剧创作的剧作家。必备知识积累卡片字词知识(1)嬉笑(x)(2)窥视(ku)(3)堕落(du)(4)忏悔(chn)(5)祈祷(q)一、关于等待戈多的文本分析等待戈多的经典“等待”重读在西方戏剧界,荒诞派戏剧是最具影响力的派别之一。爱尔兰剧作家萨缪尔贝克
8、特的等待戈多是一部反传统的荒诞剧代表作,它用荒诞的手法诠释出了“等待”就是“希望”的意义,贝克特也因此获得了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本文借重读等待戈多,来理解西方文化中荒诞手法下的“等待”与“希望”。(一)等待主体的自我分裂贝克特在等待戈多中赋予两个流浪汉的等待以深刻而又无穷的意义。简约的文本中包含着很多疑问:被等待的戈多究竟是谁?两个流浪汉为什么要苦苦坚持着等待?中途出现的波卓和幸运儿又代表着什么?要理解等待戈多的主题内涵,首先就要面对这一系列的障碍。在人们询问戈多到底是谁的疑问中,作者贝克特表示连他也不知道,否则就会在作品里说出来了。作品中讲道:戈多来了,咱们就有救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戈
9、多就是希望,既是作品中流浪汉的希望,又是任何一个不满足现实的人的希望。可是戈多迟迟不来,希望便不能实现,等待的人感到苦闷,以至沮丧得想上吊,但他们又不能也不愿意去死,因此仍然要等待戈多、等待希望。从贝克特独特的表现手法中可以看出作品蕴含的深刻意义:人类就是这样艰难地活着,在满怀希望的同时又充满失望。作品详细描述了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等待戈多的过程,但是戈多不来,本质就是没有希望。等待戈多代表着人们对超验现实以外的东西的追求,是为了给现实生活带来意义,因此等待戈多的主题正是人们对“超验”的追求。而作品中无望的等待揭示了现代人荒诞感的根源,表现出现代人与上帝的隔绝,与人类生存价值的隔绝。在论卡夫
10、卡的一篇文章中,尤奈斯库曾有过这样的观点,他表示荒诞是缺乏意义的表现,人类与自己宗教的、先验的根基缺乏联系而隔绝,因此他们的一切行为以及思想都显得荒诞,而作品等待戈多正将这种与宗教隔绝、与先验的根基隔绝的状态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二)等待内在维度的破碎性我们要想理解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就要考虑到作者贝克特少年时代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宗教教育。等待戈多与圣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英语中,戈多为Godot,上帝为God,它们有着极为相似的读音,并且作品中也多次提到与耶稣、地狱、拯救等相关的词汇,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等待戈多中的戈多就是上帝的象征,而那两个等待戈多的流浪汉就代表着现代人,执着而坚守的等待
11、则是现代人对回归上帝的呼吁,对宗教的信仰和对希望的坚持。但是后来由于种种缘故,作者贝克特放弃了基督教,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对世界的认识都是悲观而沮丧的。这是对人类价值深刻了解之后的悲观,是一种纯净的黑色悲观主义,这种悲观主义有着丰富而广博的同情心,饱含着对人类无限的同情与爱,这是在经受巨变到达痛苦的顶峰、感受巨变的极限之后的领悟,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明白只有赋予同情和爱,才能达到更高更纯净的境界。作品将等待者近乎绝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预示和标举着整个人类的悲观与不幸。贝克特用凄如挽歌的组词和言语,来表达受苦者的灵魂对救赎和安慰的渴求与期望。从这一层面来讲,可将等待戈多看作是对圣经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3课 等待戈多节选 学案含答案 13 等待 节选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