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期中协作卷高一历史(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朝时候,天下为家替代了天下为公,这种家天下时代的开启,从政权更替的角度看是指A. 九品中正制取代察举制B.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 察举制取代世官制D.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答案】B【解析】【详解】天下为公时期推行禅让制,天下为家时期推行王位世袭制。因此天下为家替代了天下为公,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B项正确;天下为公时期并不没有察举制,故A项错误
2、;材料问题强调从政权更替的角度,CD项是从制度变更的角度,故排除CD两项。2.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嬴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A.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B.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C.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 分封制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规定,分封的诸侯听命于周天子,有出兵勤王的义务,从材料内容可知,这是处于战国后期,周天子的命令诸侯已不予理睬,说明分封制受到了冲击。D项正确;战国时期贵族政治仍然存在,排除A
3、项;材料不能证明天子的权力从此时才开始削弱,天子的权力应该在这之前就已经开始削弱了,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坏而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3.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了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长达三千年。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A. 世官制B. 分封制C. 嫡长子继承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宗法制的核心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是避免了王位继承所带来的纷争问题。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故C项正确;世官制只推行过一段时间,无法影响三千年,故A项错误;分封制主要推
4、行于周代,故B项不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从秦朝才开始建立,无法影响三千年,故排除D项。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 嬴政自称始皇帝C. 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 统一度量衡【答案】A【解析】【详解】“秦,虽死犹存”是指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BCD三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具体内容,故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BCD三项。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5、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者是分封制下的贵族政治,后者是中央集权制下的官僚政治,故B正确。分封制后期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排除。只有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故B排除。只有中央集权制下的官僚政治才维护了封建统治,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6.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一人,独立行使监察职能。
6、刺史制度A. 完善了地方行政机构设置B. 成功解决了诸侯封国问题C. 实现了对丞相的权力制衡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刺史制度并不能完善地方的行政机构,它主要负责监察地方,故A项错误;成功解决了诸侯封国问题是指汉代推行“推恩令”,排除B项。刺史监察地方,并不能制约中央的丞相,排除C项。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 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 中书
7、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答案】D【解析】【详解】唐代推行三省六部制,其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及其下面的六部负责执行。故D项的程序合理、正确;排除ABC三项。8.社会流动是指不同阶层出身者可以因为后天因素而进入另一个阶层,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促进社会流动的是A. “立嫡以长不以贤”B.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C.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D.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科举制度最能促进社会流动,而能反映科举制度的选项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故C项正确;A是宗法制,排除;B是察举制,排除;D
8、是九品中正制,排除。9.说宋代宰相职权受到削弱,理由是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设三司使管理财政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宋朝推行“二府三司制”,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丞相的权力。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是元代的内容。故正确,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10.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A. 中书省独揽大权B. 中书省职能专一C. 皇权被削弱D. 相权得到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而制裁天者也
9、,其事权不可不专”,不是说明中书职能专一,而是说明许多“事权”集中在中书省,中书省长官的权力,即相权得到增强。故D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材料“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表明皇帝不能一个人处理天下所有事务,需要中书省的辅佐,没有说明中书省独揽大权或皇权被削弱。故AC项错误。11.清初,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实行“改士归流”,帝国统一的文教制度科举制度随之推行,基层权势阶层逐渐实现由土司头目向功名人士的递变。新兴功名人士阶层不仅参与兴建庙宇等公共事务,还在家族内部创造出书写祖先谱系的新传统;发展壮大后的他们进而还重构了地方历史。这反映了A. 地方社会阶层变动引发社会变革B. 改土归流将宗法制
10、推向了边疆C. 中央集权加强促进边疆文明发展D. 儒家思想随国家统一进程扩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帝国统一的文教制度科举制度随之推行,基层权势阶层逐渐实现由土司头目向功名人士的递变”“新兴功名人士阶层参与公共事务,还创造出书写祖先谱系的新传统重构了地方历史”表明清朝的改土归流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促进了文明的传播,故C项正确;当时地方社会阶层没有引发社会变革。A项错误。当时已经没有宗法制,材料并没有涉及到儒学的扩展,故BD项错误。1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B.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C.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D. 民族矛盾取代了阶
11、级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A项;BCD三项都不是以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主要依据,故排除BCD三项。13.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下面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一组镜头A. 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英国国旗在飘扬B. 民众在抗议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C. 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D. 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因此在1843年“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12、不符合史实。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时间“1843年”,此时正值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并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ABD项都符合历史事实,故排除ABD三项。1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是歌颂A. 左宗棠收复新疆B.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的英勇抗日C. 丘逢甲、徐骧义军反割台斗争D. 曾纪泽收回伊犁【答案】A【解析】【详解】由诗中“筹边”“天山”“玉门关”可知是左宗棠收复新疆。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的主旨及材料中涉及到的地点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CD三项。15.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
13、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这反映了A. 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B. 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 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D. 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可以知道,体现了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只涉及报刊对反割台的关注与支持,没有体现反割台斗争的群众基础
14、如何,故B项错误;反割台运动并不是受报刊的关注才兴起了,而是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而兴起与发展,故C项错误。16.“它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与第一第二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其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文中“它”指的是A. 辛亥革命B. 义和团运动C. 维新变法运动D. 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此方案为“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而“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后第三个方案便是义和团运动,此时义和团盲目排斥西洋文明和近代化的事物,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是“开倒车”
15、的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行为。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封建统治的一场革命运动,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故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是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主要内容为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与题意不符合,故C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拜上帝教是源自西方的基督教,同时还提出了资政新篇,因此没有反对西洋化,近化化,故D项错误。17.中央电视台第八套播出了42集大型现代神话科幻喜剧魔幻手机,剧中主人公通过一部魔幻手机能够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过去。如果你拥有一部这样的手机,回到1840年以后的中国,你会先后看到下列
16、哪些事件发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刘永福领导黑旗军痛击日军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刘永福领导黑旗军痛击日军发生在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在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故C项的排序正确,A、B、D项错误。18.1938年三四月间,李宗仁指挥的中国军队在徐州一带重创日军,成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A. 淞沪会战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太原会战【答案】B【解析】【详解】徐州会战
17、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百团大战的主力是八路军,故排除C项;淞沪会战与太原会战均发生在1937年,故排除AD项。19.实物资料是一种历史证据。二战中,日本侵略者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列可用来证明日军所犯罪行的史料包括731部队相关遗址南京大屠杀惨案相关遗址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731部队相关遗址、南京大屠杀惨案相关遗址都是日军所犯罪行的有力证据,故A项正确;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斯大林格勒战役照片可以证明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和苏联人民犯下的罪行。与
18、日本无关。排除,故排除BCD项。20.某同学在查阅抗战中某次战役资料时找到以下几个关键词:“民国二十九年”“华北”“交通破袭”,该战役应是A. 太原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枣宜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D【解析】据材料“民国二十九年”“华北”“交通破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二十九年指1940年,“华北”“交通破袭”反映了百团大战的特点,故D项正确;太原会战在1937年,故A项错误;平型关大捷也在1937年,故B项错误;枣宜会战发生在1940年湖北省枣阳、宜昌地区,故C项错误。故选D。21.2017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证实,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
19、,改为“十四年抗战”,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下列关于“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B.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C.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肯定了前六年局部抗战并否定了“八年抗战”D. “十四年抗战”是包含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个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答案】C【解析】【详解】“十四年抗战”的说法肯定了前六年局部抗战,但不是对 “八年抗战”的否定,而是强调中国的抗战是从1931年开始的十四个抗战,故C项表述错误,答案为C项;ABD
20、三项的说法都是对“十四年抗战”说法的正确理解,故ABD三项与题意不符合。2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可复元的地步”。“沉重的打击”指的是A. 英法袭击B. 天京事变C. 北伐失败D. 天京陷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以及材料“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天京事变,成为了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对太平天国来说是“沉重的打击”,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是“从其内部出现”,故排除ACD三项。
21、23.某中学历史教师组织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堂讨论。同学们对其先后颁布的两个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共同点做了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 甲同学:两个纲领都体现了农民的诉求B. 乙同学:两个纲领都不符合时代潮流C. 丙同学:纲领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 丁同学:二者都否定了封建剥削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土地和生产资料,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都体现了对封建剥削制度的否定,故D项正确; 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没有体现农民的要求,故A项错误;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要求,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
22、。24.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辛亥革命前后的这种变化主要说明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 清政府被彻底推翻C. 中华民国宣告成立D. 辛亥革命实现了民主【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知,辛亥革命以后欲行帝制是不被人民接受的,而之前人们认为帝制是天经地义的。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辛亥革命前后人们对帝制认识的变化,并没有突出说明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的内容,也不能说明辛亥革命就已经实现了民主。故排除BCD三项。25
2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A.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口号C. 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D. 受十月革命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新旧民主主义的分界线。这是因为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前途为走向社会主义、能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作为革命的主力,因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因此选C项。ABD三项都不是最主要的依据,排除ABD三项。26.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A.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B.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三明市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联考 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