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本次考试历史政治地理同堂分卷考试每科100分,共300分 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据下表可知当时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A. 出现了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B. 神权色彩异常浓厚C. 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D. 儒家思想已经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当于民监”“民之所欲
2、,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可以得出体会到,商周的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反映了当时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故答案为C项。A项,商周时期并未出现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明末清初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敬天的思想,无法体现神权色彩,排除;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家思想已经形成,而且儒家思想的形成是在春秋时期,与材料中时间“商周时期”不符,排除。2.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主要反映了A. 统一逐渐成为共识B. 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
3、C. 兼并战争过于频繁D. 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答案】A【解析】【详解】战国中后期,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各派思想开的交流融合,排除B;材料反映人们形成统一的共识,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人们形成统一的共识,并非渴望重建西周秩序,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定于一”“乱莫大于无天子”,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3.商鞅认为“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而他在秦国变法,只许秦民盲目服从,所谓习非成
4、是。为防止秦民“智多”,商鞅采取的措施是A. 加强贵族的力量B. 改变社会习俗C. “燔诗书而明法令”D. 实行二十等爵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变法中采取的“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使民盲从。故C项正确。商鞅变法打击了贵族的力量,故A项错误;改变社会习俗与使民盲从无关,故B项错误;实行二十等爵制削弱了贵族的特权,使民奋进,故D项错误。4.学者阎步克以“波峰与波谷”来描述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专制官僚政治的起伏轨迹。他指出,秦汉是波峰时期,国家的规模、制度的进步和管理的水平都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在这个时候,中华帝国初步奠定了它的“常态”。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常态”
5、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集体宰相制度儒家正统 官僚政治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确立。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隋唐时期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形成集体宰相制度,不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常态”,排除含有的A、B、D项。【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常见解题方法有肯定法、排除法、求同存异法等。肯定法即凭借对一些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直接作答。排除法即找出一项或两项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题肢,排除它,逐
6、步缩小范围,最后留下正确选项。求同存异法即将备选项中相同的题肢放在一边不管,而将所剩余相异的题肢加以比较辨析,从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得出正确答案。5.“知州”官名源自宋代,全称“权知某军州事”。“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宋代“知州”的设立表明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B. 地方行政单位发生变化C. 宰相的军政大权被分割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限【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中可以看出,宋朝“知州”代表中央暂时管理地方的军政,因此“知州”的设立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A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中没体现出地方行政单位的变化,故B项
7、排除;宰相是中央官职,而“知州”是地方官职,故C项错误。6.朱元璋说“朕常患下情不能上达,得失无由以知,故广言路以求直言。其有言者,朕皆虚心以纳之。尚虑微贱之人,敢言而不得言,疏远之士,欲言而恐不信。如此则所知有限,闻不广。其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A. 实行“仁政”以缓和社会矛盾B. 表达自己虚心纳谏的决心C. 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D. 借鉴历史教训以维护统治【答案】C【解析】注意题干强调的是“真实想法”。根据材料文字“广言路以求直言”“令天下臣民,凡言事者,实封直达朕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的真实想法是限制朝臣权力实现权力集中,以加强君主专制,C项
8、正确。AB两项表述都不是朱元璋的真实想法,均排除;D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7.据史料记载,南宋时湖南、湖北一带,“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辗转贩巢,以规厚利。父子相袭,习以为俗”。这表明当时两湖地区A.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B. 商人社会地位日益重要C. 商人操纵粮食交易市场D. 重农抑商政策不断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由“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同营父子相袭,习以为俗”可知A项正确。材料无关商人社会地位,B项错误。C项D项与史实不符。宋代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但是商人无法控制市场和粮食交易。【点睛】“南宋时”经济重心的
9、南移已经完成。湖南、湖北一带“余米尽以贸易”,封建经济繁荣(“粮食革命”)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8.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 人物官职事迹人物官职事迹郭进登州刺史、卫州刺史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刘谦邠州知州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刘福卫州刺史、雄州刺史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马怀德雄州知州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高化知事诸州(具体不详)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知节知益州兼转运使;主政枢密院十年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孟元沧州知州家有文风;应变活民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宋代A. 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B. 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C. 统治者改变
10、重文轻武的政策D. 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马枢密知节劲直抑豪强,恤孤弱”“家有文风;应变活民”表明这一时期的宋代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故答案为B项。A项,“普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重文轻武是宋朝的国策,并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排除。9.某学者描述中国古代审美精神的时代变迁时以佛教雕塑艺术为例,“秀骨清像、飘逸绝尘的形态被健康丰满、慈祥和蔼的形态所
11、替代;对悲惨现实痛苦牺牲的描绘倾诉被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所替代;雕塑与壁画强烈对比的矛盾美被相互补充的和谐美所替代。”这位学者描述的时代变迁是A. 从秦汉到魏晋南北朝B.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C. 从隋唐到宋元D. 从宋元到明清【答案】B【解析】【详解】由“秀骨清像、飘逸绝尘”;“悲惨现实、痛苦牺牲”、“矛盾”等特点可知,前一个时代社会黑暗,国家分裂,政治动荡,新旧交替;而后一个时期“健康丰满”、“欢乐和幸福”、“和谐”具备了富足、稳定、自信的特点,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A、C项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材料描绘的正相反。D项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无法满足“健康丰满”、“和谐”的概念。【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