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课《废墟的召唤》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课《废墟的召唤》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2课《废墟的召唤》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废墟的召唤3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品味、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梳理作品的引文脉络。(2)学习课文运用拟人手法。(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在描写中运用动静对比、色彩对比,使得一切景语皆情语,吸纳其中描写精当的语句。2 能力目标:能说出“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3 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2.过程与方法(1)本篇的主旨带有鲜明的时代性,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本文在构思上有着明显的主题先行的痕迹,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3.情感、态度、价值观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
2、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我们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重点与难点1.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2.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驾驭语言的能力。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1、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嗫嚅 ne r 迤逦 y l 甲胄 zhu2.解释词语甲胄:盔甲。嗫嚅: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迤逦:曲折连绵。2、导入作者简介:宗璞,现代女作家。原名冯宗璞。曾任文艺报 世界文学等刊物的编辑。现列入 1986 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作品有红豆 、 桃园女儿嫁窝
3、谷 、弦上的梦 (获 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三生石 (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丁香结 ,童话蜗居 、 我是谁 、 总鳍鱼的故事 (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长篇小说南渡记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3 段):对园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第二部分(第 4-10 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重的历史, “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第 11-20 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到转向全社会的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第四部分(第 21-22 段):篇末点
4、题,表明全文主旨。4、课文学习(1)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作品开篇,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作品的开篇使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古之幽思,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一句“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含蓄地表达出圆明园废墟与时代进程相去甚远。具体写废墟,作者用了一个比喻“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 ,并用三十年前作者心中的
5、念头和三十年后“它还停在那里”的现实,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滞,强烈希望变革的情绪:“远赢观的断石柱” “依然寂寞地站着” , “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 , “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依然陈列着兵器甲冑” ,作者用几个连词“还是依然依然依然还是” ,把废墟几十年中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的痕迹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此描写必然会使读者产生共鸣是呀,太需要变革了!(2)阅读第二部分,说说作者笔下的景物有哪些暗示?在整个作品中,读者看不出丝毫作者个人身世的感慨,而完全表现的是对祖国的深沉关切。也正是由于这种深远的写作意旨,以及作品中的那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使得作者笔下的景物,具有诗一般的暗示和形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教 版中职 语文 拓展 模块 废墟 召唤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