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甘肃省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新现象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2、是( )A 强调“重义轻利” B 心学由此产生C 有学者否定君主专制 D 市民文化中出现京剧2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 它主张“仁政”B 它主张“天人感应”C 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术D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3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翀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A 民族气节B 克己复礼C 宋明理学D 依法治国4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
3、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A 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B 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C 否定帝权D 提倡法治和众治5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 )A 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B 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C 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D 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6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A 民贵君轻的主张B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 克己复礼的
4、思想D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7明末清初,关于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 传统儒学地位被彻底否定C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 倡导“自由”“平等”思想8明末思想家唐甑说:“儒者不言事功,以为外务。海内之兄弟,死于机值,死于玩美,死于虐政,死于外暴,死于内现,将及村父、酸及国家。当此之时,束身镅心,自调条滑。世既多难,已安能独贤!”这则材料( )A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 B 继承先秦的民本思想C 讽刺儒学家长期以来空谈义理弊端 D 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91835年,道光帝发布上谕称:“从来民风之纯朴,由于士习之端谨。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
5、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道光帝发布该上谕的根本目的是( )A 改善社会风气以维护清朝统治B 发动民众监督以整顿吏治C 整顿民风以端正士入学术风气D 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10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两人的主张( )A 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 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C 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 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11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墨子孟子老子苏格拉底A B C D 12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
6、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 )A 抑制土地兼并B 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C 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 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13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这个观点反映了( )A 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 B 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C 理学为史学服务 D 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14“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期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
7、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 民主权利,源远流长B 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 以人为本,关注社会D 思想一统,法律至上15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C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16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的宋史以程朱一系为“道学”,不列陆九渊一派;元末张九韶所撰理学类编仍将陆九渊心学排斥在外;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理学”的
8、概念。据此可知( )A 程朱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可调和B 陆九渊的“心学”缺乏理论基础C 王阳明混淆了“理学”和“心学”概念D “理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17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 属于唯物主义哲学B 带有封建迷信色彩C 汲取了佛道的思想D 完成儒学重建任务18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
9、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 )A 地方吏治废弛B 试图重建礼乐制度C 君主专制加强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19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 )A 外儒内法,大一统B 无为而无不为C 仁为本,为政以德D 礼法并施20中国古代思想史把魏晋称为玄学时代,隋唐为佛学时代,宋明为理学时代。那么春秋战国、两汉、明清之际分别可称为( )A 子学时代、实学时代、经学时代B 子学时代、经学时代、实学时代C 实学时代、经学时代、子学时代D 经学时代、子学时代、实学时代2
10、1史记和汉书都是我国古代早期带有开创色彩的史学著作。司马迁作史记,斥责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班固的汉书则推翻了这种认识,认为“武帝之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这种情况表明( )A 历史认知应该坚持多元史观B 社会的思想结构发生了变化C 批判的精神在史记之后断绝D 汉书背离了史学的讽谏传统22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A 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B
11、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 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 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23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这两种文化传统( )A 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B 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C 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D 都受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24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 )A 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B 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 使
12、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D 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名著中国问题中总结出中国文化存在三个特点(如下图所示),这些特点是造成中国文明独特形态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韩非所崇尚的法治,即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立法令、行法令,达到“尊公废私”,而所谓“公”,实际上就是帝王。法律为君主所设,其基本原则
13、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实现“利出一孔”的一元化的国家体制。因此,法律对于官员来说就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臣民的一举一动必须绝对符合法律的要求。当然,韩非还认识到,真正的法律不只是最大可能地限制人民,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做,而且应该“禁其心”,从内心惧怕法律,不敢违法。马娟浅析韩非子的“法”材料二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
14、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材料三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法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27阅读下列材
15、料: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
16、识?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4)材料四中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2018-2019学年甘肃省师大附中上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历 史 答 案1C【解析】略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儒家思想到西汉中期指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在本质上是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的,是神话封建统治的,所以,儒家思想到西
17、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就是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3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对于社会伦理进行了严格的束缚,主张寡妇不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相关的思想;从对材料“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来看,这种道德标准是宋明理学,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气节和依法治国,故AD项明显错误;B项是孔子的主张,认为回到西周的等级秩序当中去,故排除。【点睛】“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
18、的批判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反思,但由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故C项正确;不管是宋明理学还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都属于儒家思想代表,故A项错误;明清批判思潮主要是反对君主权力过大,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尚未提出法治的思想,故D项错误。5B【解析】根据材料中“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是指儒学思想,“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符合道家思想,这体现出魏晋玄学是儒道相互融合的产物,故B项正确;理学是宋朝时期的新儒学,材料中玄学是魏晋时期,故A项排除;三教合一是在唐朝时期,故B项排除;D项中的“正统”在题干中没有体现。6B【解析】“国家昏乱,则语之尚
19、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7C【解析】【详解】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批判君主思想,并不是否定传统儒学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继承和发展,故项错误;项正确;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丧失,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故项错误;此时思想家主要是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思想,不是倡导“自由”“平等”思想,故D项错误。8D【解析】材料“儒者不言事功,以为外务世既多难,已安能独贤”反映了经世致用、关注社会现实的主张,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批判,故A错误
20、;材料也没有反映民本思想的内容,故B错误;批判儒学家空谈义理,也是为了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儒者不言事功,以为外务世既多难,已安能独贤”,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材料主旨,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9A【解析】从材料中“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可分析出道光帝的上谕的根本目在于维护清朝统治,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政策 最终的目的是维护本阶级的统治,故A项正确;BCD项的目的之一,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10C【解析】试题分析:这两种观点截然相反,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作用都是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0所名校 100 名校 2018 2019 学年 甘肃省 师大附中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0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