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1周+1测第8周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1周+1测第8周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精准刷题1周+1测第8周高考模拟检测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8周 高考模拟检测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散(sn)淡的午后,想喝一杯浓茶,想有一个明眸(mu)皓齿能说会道的人儿陪着谈笑,于是我便不加思索地拿起帽子和手杖,来到我们太太的客厅里。B星星很亮,每一颗都低低地俯下头来。溪水静静地流淌着,把灯影和星光的世界搅得一塌糊涂,此时空气中仿佛能嗅(xi)到那沁(qn)人的玫瑰花香。C当曹商带着秦王赏赐给他的一百辆车回乡向庄子炫耀时,庄子早已穷困潦(lio)倒,不过此时庄子的智慧与幽默依旧焕发且锐利无比,这反而使曹商显得龌龊(chu)了。D屹(y)
2、立在北极的观音像让人无比感动。是呵,只有体会过栉风沐雨、披霜挂雪的辛劳,才能真正体味人世的甘苦。远处的彩云,恍如猩(xn)红的袈裟,将山河点染得绚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甲“诗人固穷”和“诗人高贵”这两种观念都在唐宋时期绵延甚久、影响甚广。乙到底谁是“诗人”呢?穷愁的寒士,还是高贵的艺术家?这个问题本无答案。对它的追问本身,就是一段精彩的唐宋士大夫精神生活史。丙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固穷”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永恒依赖;“诗人高贵”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自觉疏离。纯粹艺术气质的“诗人”形象在南宋诗歌中的普遍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士大夫精神生活的新动向他们不只
3、追求官僚、学者、文人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士大夫气象,而是安然并合理地追求某一种身份,自觉地塑造某一类人格。这种新动向终究在明代蔚然成风,从而造就了一个“文人”与“官僚”分庭抗礼的文化时代。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绵延B不只C蔚然成风D分庭抗礼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对快递员这样一个群体,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行业协会,都应该看到法律背后的“人”,主动担负替他们维权、为他们争取劳动权益的保障。B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渐渐转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但这是阅读形式的变化,阅读还是无处不在的,
4、真正困扰我们的是“深阅读正在悄然离开”。C擦亮“勿撕破我的历史”的信条,坚定高远的理想信念与精神立场,我们才能在面对考验时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做出问心无愧的抉择。D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现实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现实亟待政府解决。5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吃文化”,如谋生叫“糊口”,工作叫“饭碗”,受雇叫“混饭”,如此说法无不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请你解释下面语段中与吃有关的词语意思。(3分)现在的青年人,多数吃惯了小灶,他们习惯于吃独食,甚至有的人工作以后还
5、在吃父母老本,这样的人,走上社会后,容易吃闭门羮,看到别人混得好,则容易吃醋。这样的人,注定不会吃香。答:_6请把“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扩展为一段话,要求围绕中心,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语意通顺、连贯,不少于80个字。(6分)答:_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材料一:事实上,浙江文化史上虽然有浙东、浙西之分,但仅仅一江之隔,是不可能也不应该从文化上将其截然隔开或对立起来的。在浙江学术史上,浙东、浙西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如明末以刘宗周为首的蕺山学派属于浙东之学,但蕺山弟子中却有好几位渐西学者,其著名学者如陈确属于浙东王学,而张履祥
6、、吕留良则属浙西朱学。(摘编自吴光“浙学”的时代价值)材料二:在思想学术史上,第一次对“浙学”进行较系统的梳理、描述的是宋元学案。虽然宋元学案的作者黄宗羲在该书中十分了解朱熹对“浙学”的批判否定态度,但是大概由于自宋以后围绕“浙学”的言说环境逐渐起了变化,以至在宋元学案里,这种语境已发生了明显的转换,即由先前对“浙学”的贬低、否定转而为颂扬、肯定。所以尽管宋元学案里对“浙学”概念内容的理解基本上是与朱熹一致的,但是范围上却更宽一些了,而且显然对“浙学”采取了同情、肯定的态度。该书对“浙学”的兴起、演变及其内在的“学统”等都作了生动的解说,从而第一次在中国的思想学术史这一大的话语背景下展示了“浙
7、学”的一个基本面貌。(摘编自朱晓鹏浙学刍议)材料三:由于程朱陆王(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多谈心性义理,吕陈叶(吕祖谦、陈傅良、叶适)多谈事功实学,学者遂称程朱陆王为性理之学,称吕陈叶为事功之学。此是大概言之,若细究则缝隙颇多。宋元明清儒家,一般言心性义理必言事功,言事功必说心性义理;其言虽有轻重缓急、先后次序之分,其效果亦有远近高下之异,然其合心性与事功为一之宗旨却一致。如果把心性之学与事功实学人为加以割裂,非此即彼,使其对立,则难以窥宋元明清儒学之真相。而作为宋元明清儒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浙学,同样追求心性义理与事功实学之统一的宗旨。若考察浙学人物的具体行述就会发现,无论是倾向事功实
8、学的吕祖谦等人,还是倾向于朱子理学的金履祥等人,抑或是倾向于心学的王阳明等人,他们所讲、所行不外乎以实行经济事功,以各种方式推进儒学的社会化,使儒学上达为国家的主流思想,下流为一般的社会观念,并内化为人的良知心性。(摘编自王锟整体主义视域中的浙学)材料四:浙学的精神特质是什么?自近代梁启超以来,学人众说纷纭。该书试图将浙学的精神归结为事与心的统一,这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浙学研究的“自得”之见。作者坦言,浙学所包含的不同思想流派在各自彰显事与心的过程中,虽然传递出某种历史与逻辑的关联性,但这种结果究竟是思想史的真实过程抑或是思想史家的“建构”,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在我看来,作者在解释浙学事与心相统
9、一的精神传统之际,其实已经含有作者的“重构”意图,即由宋至清,浙学的主要特质表现为事与心共生共成的精神传承。(摘编自吴震重建浙学思想传统)7下列对材料中有关“浙学”的论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浙江学术史上虽有浙东、浙西之分,但两派不是截然对立的,而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的。B宋元学案对“浙学”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且书中对“浙学”概念内容的理解与朱熹的理解大相径庭。C虽然朱熹对“浙学”所持的批判否定的态度未被后世学者继承,但朱熹对“浙学”的影响不容忽视。D作为宋元明清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浙学”不仅追求心性义理,还追求事功实学,秉持合心性与事功为一的宗旨。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10、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些学者称程朱陆王的学说为性理之学,吕陈叶的学说为事功之学,材料中对这一观点持怀疑的态度。B宋元明清儒家对心性义理和事功的说法虽略有不同,效果也有不同,但一般都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理解。C宋元学案里对“浙学”作了生动的解说,从而第一次在中国的思想学术史上展示了“浙学”的基本面貌。D关于“浙学”的精神特质,学界历来有不同说法,而“事与心共生共成的精神传承”这种认识得到了专家的普遍认可。9概括“心性义理”和“事功实学”在文中的含义。(4分)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萨布素的信使安石榴杨阿福接过公文套封,上面赫然写着“马上飞递,60
11、0里加急”。杨阿福从上司的眼睛里读到了不容置疑的肃穆,他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肩膀。这正是北中国最寒冷的时候。“大烟炮”轰隆隆一阵紧似一阵地冲撞着驿站的窗户,它们从西伯利亚来,裹挟着野蛮霸气的寒流,一路横扫贝加尔湖、黑龙江、乌苏里江,可以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把人畜冻成冰坨。而且这些都不算什么。杨阿福两只穿着厚重靰鞡的脚摆成八字,皮腰带深深煞进腰间,把臃肿的驿服整饬得威武,公文套封扎实地捆在背上,他目光沉静地望着等待他的马。这时候,“大烟炮”骤然停止。那是一匹蒙古马,通体闪着枣红色缎子般光泽的儿马。它鼻孔喷出两股白气,忧郁的眸子对视杨阿福黑亮的眼睛。杨阿福一边的嘴角挑了一下,轻声说:“伙计,这一次是
12、600里加急,换马不换人。我阿福可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了,第一程怎么跑,你看着办吧。”枣红马立刻嘶鸣起来,健硕的肌肉水波纹般涌动。杨阿福飞身而上,高喊一声,马像离弦之箭飞出。“大烟炮”重新刮起,四只矫健的马蹄在暴虐的疾风中酝酿一股神奇的铁流,滚涌着向南,一直向南。官道上没有人车的影子,杨阿福在沉寂的莽林中疾驰。孤寂和恐惧随着耳边的风纷纷退去,他的心紧跟眼睛死死盯住前方,他不断地策马,奔向下一个驿站。远远的,驿站的屋檐在杨阿福的眼睛里起伏摇曳,杨阿福吞了一口唾沫,把前倾的身子挺直,声嘶力竭的喊声震颤着在寒冷的空气里传播:“600里加急,换马不换人!”立刻,驿站里跑出几个人,一名高大的驿卒挺身迎上,
13、双手牢牢攥住缰绳,整个身体倾斜着向后压下去,枣红马蹄下拖起一团雪雾,驯服地停下来,稳稳站住。四名驿卒迅速站到枣红马两侧,麻利地解开马鞍的种种绊扣,连同杨阿福一起高高举起,枣红马立即被牵走,一匹驿马随后补上,杨阿福重新落于马背。此时,他刚好吃完驿站送上的两块酱牛肉、一壶滚烫的烧酒。杨阿福心中的血气重新燃烧起来,他紧紧腰带,双腿猛的一夹,马儿飞奔而去。杨阿福继续在沉寂的莽林中、险峻的高岗上疾驰。对于他,黑夜和白昼没有分别,虎狼的吼声和暴躁的风声没有分别,他的心紧跟眼睛死死盯住前方。过几个驿站,喝几壶烧酒,杨阿福没有记忆,他只牢记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现在,他的眉毛结了厚厚的霜花,脸上一层透
14、明的冰晶,驿服成了冰雪的铠甲。他的双脚铁钎般插在马镫里,两条腿没有任何知觉,持着缰绳的左手一点一点僵硬,右臂却异常灵活,他目视前方,不断地扬鞭策马。第七天。天际呈现一片雄伟的红云,浩瀚而庄重的紫气弥漫了整个东方。杨阿福长叹一声:“到了!”北京城已然在望,最后一个驿站映入杨阿福的眼帘,他看着驿卒奔向自己。在驿卒的眼里,杨阿福像一座大理石雕像凝固在高高的马背上,顷刻之后,又像一座冰山一样轰然倒塌下去。据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下旨,命萨布素迅速攻取雅克萨城,经过浴血奋战,清朝取得第二次雅克萨之战的最后胜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萨布素作为清政府谈判代表参加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字仪
15、式,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使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他没有留下名字。“杨阿福”是我杜撰的。他可能是云南人。他一定是吴三桂的兵。“三藩之乱”失败后,吴三桂的部下全部流徙到黑龙江驿站充当“站人”。他可能很年轻很强壮。他一定思念家乡、想念父母和他的细妹子。他是萨布素的信使。(有删改)10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杨阿福的人物形象。(4分)答:_11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部分。(4分)答:_12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三次描写“大烟炮”的作用。(6分)答:_13联系全文,简要评价本文的结尾。(6分)答:_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
16、8题。(20分)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韩愈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20 高考 语文 精准 模拟 检测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1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