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赵世家ppt课件
《第17课 赵世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 赵世家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 赵世家,赵氏孤儿与胡服骑射,专题六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素养目标导航,文本素养落实,素养积淀提升,素养目标导航,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重要文言知识。 2.思维:理解“赵氏孤儿”故事背后的价值态度,探讨“胡服骑射”的意义,以及这两个故事蕴含的人文精神。 3.审美:领会生动、曲折的叙事艺术赏析。,学法点拨,赵世家在史记三十世家中颇具特色,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河大海,波澜起伏,精彩片段时有所现,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本文节选的是全书中的两件大事,一是“赵氏孤儿”的故事,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节选的这两部分在内
2、容上无多大联系,各有特点。“赵氏孤儿”的故事,文字浅显,情节曲折,重点是理解故事的曲折和公孙杵臼、程婴两个人的性格。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文字艰深,内容深刻。宜抓住赵武灵王与叔父激烈交锋的语言,去认识赵武灵王改革的睿智、魅力和智慧。,诗美晨读,登大青山访赵长城遗址 翦伯赞 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仍莽莽。 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 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赏析】 作者翦伯赞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在开头以史家眼光高度评价赵武灵王。接着用文学笔法描写“遗址”苍莽、辽阔的风光。最后借“蓬蒿”“土墙”两个意象抒发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思古情怀。,文本素
3、养落实,一、基础梳理 1.通假字 (1)释其適子而更求君:_ (2)赵宗灭乎,若号:_ (3)韩厥告赵朔趣亡:_ (4)衣以文葆:_ (5)故见龟策:_ (6)却冠秫绌:_ (7)而怫学者:_ (8)蛮夷之所义行也:_, 语言积累与梳理,同“嫡”,嫡子,正妻所生之子,同“嚎”,嚎哭,同“促”,急速,赶快,“文”同“纹”,花纹;“葆”同“褓”,襁褓,同“现”,显现,同“ ”,长针,同“悖”,背离,违背,同“仪”,榜样,2.一词多义,(1)致,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动词,涉及,牵连,动词,到达,(2)适,而叔带
4、去周适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名词,情趣,动词,得到,动词,表达,传达,动词,到,往,动词,适应,顺应,(3)矫,矫以君命,并命群臣: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动词,诈称,假托,形容词,假托的,诈称的,动词,举,3.虚词归纳,(1)微,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大王起微细: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其文约,其辞微:,连词,如果不是,形容词,卑贱,地位低下,(2)即,即女也,吾徐死耳: 项伯即入见沛公: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假如,如果,形容词,含蓄,副词,略微,稍微,副词,立即,马上,介词,当,连词,就,4.古今异义
5、词 (1)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 古义:_ 今义:_ (2)臣闻中国者 古义:_ 今义:_,这不是。,事理的正确和错误;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纠纷。,中原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3)于是肥义侍 古义:_ 今义:_ (4)明日,服而朝 古义:_ 今义:_,这时,当时。,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第二天。,时间词,明天。,5.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 (1)衣以文葆:_ (2)赵武服齐衰三年:_ (3)春秋祠之:_ (4)以长南藩之地:_ (5)吾欲胡服:_ (6)及赵武冠:_ (7)王北略中山之地:_ (8)子必不绝赵祀:_ (9)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
6、:_,名词作动词,穿,名词作动词,穿,名词作动词,祭祀,名词作动词,称雄,名词作动词,穿胡服,名词作动词,行冠礼,名词作状语,向北,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断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去,(10)景公因韩厥之众以胁诸将而见赵孤:_ (11)非以养欲而乐志也:_ (12)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_ (13)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_ (14)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_ (15)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国也:_ (16)先王丑之,而怨未能报也:_,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愉悦,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哀伤,形容词作名词,羞耻,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利;使强大,形容词的意动用
7、法,以为耻辱,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_ (2)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_ (3)小人哉程婴:_ (4)衣以文葆,匿山中:_,判断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省略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 译文:_ (2)衣以文葆。 译文:_ (3)子孙在朝,何以惩罪? 译文:_ (4)与楚庄王战河上。 译文:_ (5)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 译文:_,这个梦很凶,不是应验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儿子身上。,给他包上绣花的襁褓。,(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这还怎么能惩治罪人呢?,与楚庄王(在)黄河边交战。,屠岸贾这个人,起初受灵公的宠信
8、。,二、常识识记 古代的“占卜”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事的兴衰可以通过自然的变化表现出来,并可以被捕捉到,因此,占卜就应运而生了。古人占卜时,先在龟甲或兽骨上钻穴不使穿孔,然后烧灼出裂纹以判断吉凶福祸,这种裂纹称为“兆”。“占”是“观察”的意思,占卜分“卜”和“筮”两种,“卜”用龟甲,“筮”用蓍草,“龟策”就是分别指用来占卜的龟甲和蓍草。不过,卜、筮并不能完全代替人为的判断分析,只是一种辅助决策的手段。占卜文化是中国神秘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殷商时代已形成一种制度,设有专门的卜民,几乎凡事必卜,甲骨文实际上都是卜辞。 说明:赵世家文白对译见附录, 思维发展与审美鉴赏,下
9、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请根据课文在空白处填出相应的概括内容。,公孙杵臼程婴救孤,赵氏孤儿写信,程婴以死赴命,说服公子成穿胡服,微任务活动一 “赵氏孤儿”故事中的人物及价值 1.请结合下表简要分析“赵氏孤儿”这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不贪恋富贵的忠义之士,以莫须有的罪名诛杀赵氏全家,为斩草除根又搜查王宫,目无国君,2.说说“赵氏孤儿”故事背后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意图。,答案 歌颂正义与善良,鞭挞邪恶与残暴,揭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微任务活动二 “胡服骑射”改革的过程及意义 1.赵武灵王为何要提出“胡服骑射”的主张?,答案 赵武灵王根据赵国的国情,大胆提出了“胡服骑射”
10、的主张。他实行这一主张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但赵武灵王对旧的习俗势力毫不妥协,他力排众议,接连与贵族及大臣进行激烈的论辩,终于使反对者理屈词穷,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张。 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消除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进而继承先祖赵襄子“并戎取代以攘诸胡”的事业,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笨重的战车只宜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必须学习诸胡的长处,壮大自己,才能免于被动挨打。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才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时,只有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7课 赵世家ppt课件 17 世家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