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夏本纪》学案(含答案)
《第3课《夏本纪》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夏本纪》学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3课夏本纪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重点是“被”“诛”“相”等多义词,翻译重点语句。2.文化:大禹精神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3.审美:运用细节、对比、正侧结合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学法点拨学习本文,要紧紧抓住“言”“文”两条线索,以文带言,重点领会大禹这么一位治水英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诗美晨读涂山注宋苏辙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注涂山:相传是大禹娶涂山女及会诸侯之地。其地一说在安徽蚌埠,一说在浙江绍兴西北。赏析该诗前两句叙述了发生在涂山大禹不恋新婚和朝会诸侯两件事。后两句议论抒情,歌颂了大禹治水胼手胝足
2、的精神和治水功绩。 语言积累与梳理一、基础梳理1.通假字(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_(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_(3)九山刊旅,九川涤原:_(4)六府甚修,众土交正:_(5)于是帝锡禹玄圭:_(6)祗台德先,不距朕行:_(7)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_(8)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_答案(1)同“汝”,你。第二人称代词(2)同“敷”,分布 (3)同“源”,水源(4)同“征”,征收(5)同“赐”,赏赐(6)同“拒”,抗拒(7)同“避”,躲开(8)同“洪”,大2.一词多义 (1)诛(2)通(3)度(4)命答案(1)惩罚/诛杀(2)疏通/通晓/普遍(3)测量,勘测/尺度/限度(4)命令(名词)/任
3、命(动词)/命令,让必备知识一词多义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义项,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等。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引申义: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次要的,如“从犯”;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cn),如“从弟”。3.虚词归纳于答
4、案比/在方面/向/到4.古今异义词(1)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古义:_今义:_(2)左准绳,右规矩古义:_今义:_(3)中国赐土姓古义:_今义:_(4)天下于是太平治古义:_今义:_答案(1)古义:百官。今义: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2)古义:测量用的绳子。今义:比喻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古义:画圆画方的工具。今义: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合乎标准或常理,(行为)端正老实。(3)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4)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行山表木:_(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5、:_(3)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_(4)劳身焦思:_(5)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_(6)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_(7)陂九泽,度九山:_(8)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_(9)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_答案(1)名词作动词,做表记(2)为(wi)动用法,为感到悲伤(3)使动用法,使光大(4)使动用法,劳,使劳累;焦,使焦急(5)使动用法,薄,使少;卑,使简陋(6)名词作状语,在上(赶路)(7)名词作动词,筑堤防(8)形容词作名词,低下潮湿的地方(9)使动用法,使均衡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群臣四岳皆曰鲧可:_(2)可种卑湿:_(3)薄衣食,致孝于鬼
6、神:_(4)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_(5)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_答案(1)省略句(2)省略句(3)状语后置句(4)被动句(5)被动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译文:_(2)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译文:_(3)女其往视尔事矣。译文:_(4)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译文:_(5)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译文:_答案(1)(舜)在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实在不像话,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2)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对鲧的处置是正确的。(3)你还是赶快去办你的公事吧!(4)于是帝舜赐给伯禹一具玄圭,用它向天下宣告大功告成。(5)三年丧事完毕,禹为
7、了把天子的权位让给舜子商均,便避居到阳城。二、常识识记1.本纪“本纪”是史记的五种体例之一,列在全书的前面,是全书的总纲,以编年为体,记载历代帝王的世系,年代久远的以朝代为主,年代稍近的以帝王或实际当权者为主。“本纪”实质上是全国编年大事记,起提纲挈领的作用。2.九州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大区。九州所指,说法不一。尚书禹贡指冀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青州;尔雅释地无青州、梁州,有幽州、营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无徐州、梁州,有幽州、并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或天下。 文化传承与审美鉴赏1.下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请根据课文在空白处填出相应的概括内容。答案大禹治水,平定天下2.下面是大
8、禹一生大事年表,请根据课文在空白处填出相应的概括内容。答案行山表木,三过家门制定赋税,划分疆域微任务活动一大禹治水1.课文记述了禹的哪些事迹?文中写出禹具有哪些高尚品质?答:_解说(1)继承父业,成美尧之功;行山表木,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给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2)仁厚诚信,道德高尚,“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谦逊礼让,淡泊名利,“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遵纪守法,严于律己,“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公而忘私,毫不利己,“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
9、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身体力行,吃苦在前,“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公平正直,做事在理,“左准绳,右规矩”,“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为民除害,为民兴利。2.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理了洪水,使天下太平,你认为禹治水的精神动力是什么?答:_答案(1)大禹治水的精神动力源于他对人民的责任。洪水滔天,民不聊生,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完成这项任务。正因为如此,他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公而忘私,最终使得天下太平。(2)大禹治水的精神动力也源于为父雪耻。父亲治水无功被流放羽山而死,是他的羞耻,更是家族的耻辱;他要为父雪耻,要向世人证明自己
10、世家的能力。正如文中所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也正是这种压力变成他治水的精神动力。3.阅读课文并思考,鲧、禹治水的事迹对你有怎样的启迪。答:_答案(1)从鲧、禹的治水事迹中,我们看到的是远古时期人类前赴后继与大自然做斗争的拼搏精神。先辈们在失败中寻求经验教训,百折不挠,万众一心,最终达到了“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的太平盛世。当下的我们也要运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2)禹治水,吃苦耐劳,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克己奉公、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一种精神。(3)禹承父业治水,完成了先人的遗愿,这启示我们要具有强烈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夏本纪 本纪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3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