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管仲列传》自测自评(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管仲列传》自测自评(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时间:50分钟满分:70分)一、基础积累(20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论卑而易行卑:卑微B.吾尝三战三走 走:逃跑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D.九合诸侯 合:会盟答案A解析卑:平易。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答案A解析A项,“其”都是代词“他”。B项,介词,在;介词,和“见”合起来表被动,被。C项,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顺承,就。D项,介词,把;动词,认为。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管仲因而信之B.贵轻重,慎权衡C.然孔子小之D.不羞小节
2、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答案A解析A项为使动用法,其余三项为意动用法。4.下列各句中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B.岂以为周道衰微C.仓廪实而知礼节D.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答案A解析“穷困”在句中指处境困窘。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答案A解析A项均为表被动。B项动词,了解,知道/名词知识。C项动词归顺/动词回家。D项名词,礼法制度/量词,次、回。6.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公子纠死,管仲囚焉C.管仲既用 D.分财利多自与答案D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句,A、B、C三项均为被动
3、句。7.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2分)(1)_,衣食足而知荣辱。(2)生我者父母,_。答案(1)仓廪实而知礼节(2)知我者鲍子也二、文本训练(课内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
4、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
5、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欺负B.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C.一匡天下 匡:匡正D.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答案A解析欺:占便宜。9.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3分)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A. B.C. D.答案A解析是能知人的结果,是通过管仲的话写出鲍
6、叔知人。10.下列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管仲家境贫困,和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原因是鲍叔知道管仲家穷。B.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管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这都是鲍叔知贤、荐贤、让贤的结果,说鲍叔是最大的功臣一点都不为过。C.在常人看来,管仲无德、无才又贪心,但鲍叔独具慧眼,他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D.本文虽选自管仲列传,但并没有把主要笔墨放在写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就没有
7、管仲。答案D解析以鲍叔牙衬托出管仲的贤能,管仲之“贤”已经掩盖了他身上所有的缺点。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3分)译文:(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4分)译文:(3)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4分)译文:答案(1)他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有才能。(2)我曾经多次做官却总是被国君贬斥,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3)鼓励并顺从好的,纠正并制止坏的,这样一来统治者和老百姓就能相亲相和。三、类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桓公问治民于管子桓公问治民
8、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
9、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
10、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注】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答案B解析渝,改变,违背。13.对
11、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答案C解析“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错,原文是“管仲、隰朋不对”。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3分)译文:(2
1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3分)译文:(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3分)译文:答案(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或“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2)(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就正常了”)。(3)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15.文中哪些句子直接体现了管子的民本思想?(3分)答:答案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省刑罚,薄赋敛。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参考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厚施德惠,(治理
13、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好。不要停止。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竭近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点,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感怀;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他所想要的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啊!”桓公又问道:“我想修明政事来谋求定时会盟天下诸侯,可以做到吗?”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
14、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是怎样的?”管子回答说:“诸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卿大夫治理好自己的领地,使他们事业互相关联,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减少刑罚,少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士,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即位之后,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它们生有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
15、之业的心愿,而我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自谦,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做起。”桓公在坐席上挺直身子,向前挪了挪,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役,而上位的人不顾农时,随意征发民夫。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必忧虑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害怕死罪;能根据
16、时令,坚持能在农闲时兴役,百姓就不愁劳役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告诉给先君才行。”第二天,众人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竟好像流水一样归附。四、语言运用训练(12分)16.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6分)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云雾缭绕的南迦巴瓦峰,她神秘冷艳,不管游客如何翘首以待,也不轻易示人以真容。B.“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你应该抓住现在的青春年华,奋发向上,否则终将一事无成。C.可以看到,罔顾历史发展规律,维护极
17、少数皇权阶层利益的人,终归被历史唾弃,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D.“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作家无不在炼字、炼句、炼意上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尔后修成正果。答案B解析题干“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中关键词“不符合语境”。本题考查对诗句含意的理解。选项B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出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表达的是对“年时易往,功业难就”的喟叹。选项中“抓住现在的青春年华,奋发向上”表述错误。17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6分)_,_,_,_,_,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它蕴含着天人合一和仁义礼智信的哲学、伦理学思想“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使玉文化拥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推崇刚柔相济、鲜而不垢、表里如一的美学品格也大大增强其延续发展的动力“以玉比德”的用玉观念是儒家礼教引导人们加强自我修养,把社会规划内化为个人内心尺度的具体体现A BC D答案C解析五个句子可以分为两层:为第一层,句是总起,写具体表现,分别从思想和品格两个方面写内涵;具体写作用,与后文紧密相连。中有“也”,显然在后。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