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日喻》巩固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日喻》巩固训练(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7课日喻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眇者(mio) 揣籥(yu)巧譬(b)B浮没(m) 不溺者(n) 扪烛(mn)C能涉(sh) 居肆(s) 昔者(x)D渤海(b) 日喻(y) 苟然(u)答案A解析“譬”读p。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告之曰或:有的人B或莫之见而意之意:揣测C而眇者不知其异异:不同,有差别D或即其所见而名之名:命名答案D解析名:解释。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D解析D项都是“最终”的意思。A项随便/如果。B项表凭借,用来的方法/表原因。C项到/的。4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A或莫之见而意之B莫之求而自至C而有意,唯马首是瞻D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答案D解析D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同的一组是()A. B.C. D.答案A解析A项每天/太阳。B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C项均为介词,比。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2题。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
3、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B.C. D.答案D解析D项都表示转折,却。A项认为/把作为。B项因为/根据,凭借。C项尽、完/副词,已经。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B.C. D.答案D解析D项均译为“没有用来方法”。A项表顺承/表修饰。B项同“像”,
4、作比/辅佐。C项过错/责备。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或即其所见而名之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衣赭衣,关三木答案C解析C项为数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为名词用作动词。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他日闻钟,以为日也B南面称孤,系狱抵罪C仆以口语遇遭此祸D以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答案A解析以为:认为。10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分类恰当的一项是()故世之言道者而人之未达也皆求道之过也莫之求而自至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达者告之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A/ B/C/ D/答案C解析结构助词,的。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
5、代“道”;代词,代问“道”之人;代词,代“道”。动词,到。11下列句子在句式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然而公不见信于人 D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答案D解析其他三项都是被动句。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译文:(2)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译文:答案(1)而盲人却不知道这三者的区别,这是由于盲人从未见过太阳而只是听人说的缘故。(2)所以世上讲道的人,有的是就其看到的来解释道,有的是没有见过道而主观猜想它,这两者都是求道的弊病。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316题。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淮南子修务训)儒书称:“鲁般、墨子之巧,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而不集。”夫言其以木为鸢飞之,可也;言其三日不集
7、,增之也。夫刻木为鸢,以象鸢形,安能飞而不集乎?既能飞翔,安能至于三日?如审有机关,一飞遂翔,不可复下,则当言遂飞,不当言三日。犹世传言曰:“鲁般巧,亡其母也。”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机关为须臾间,不能远过三日,则木车等亦宜三日止于道路,无为径去以失其母。二者必失实者矣!(论衡儒增)鲁般者,肃州燉煌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
8、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酉阳杂俎贬误)1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闻而悼之悼:哀悼B于是乃偃兵偃:停止C如审有机关审:确实D赍物具千数谢之赍:赠送答案A解析A项“悼”有“担心、悲伤、悼念”几种义项,根据语境,此处应该是“担心”的意思。1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云梯:古代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古代的云梯,有的种类其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B公输般: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般”和“班”同音,古
9、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他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C凉州:古地名,也称西凉,即现在的甘肃酒泉,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葡萄酒的故乡。D浮图:对佛与佛教徒的称呼,也有和尚(僧人)的意思。后又将佛教建筑概称为浮图,后渐转为专指高塔。答案C解析凉州是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译文:_(2)如木鸢机关备具,与木车马等,则遂飞不集。译文:_(3)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译文:_答案(1)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2)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
10、和木车马相同,就能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3)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判断句、省略句。(1)“必”,假如、如果;“曷”,为什么。(2)“如”,如果;“机关”,名词,机件、枢纽;“等”,等同,相同;“则”,那么;“遂”,就;“不集”,不落下。(3)省略句:般为(他们)断(木人)一手,其日吴中大雨。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16论衡儒增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_答案论衡儒增一段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指出儒书中对鲁般的记述有浮夸不实之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衡作者的务实精神。参考译文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
11、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他从鲁国出发赶了十天十夜的路,脚上长了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双脚向前赶路,终于到达楚都郢城。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发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然后才攻打它的吗?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它吗?”楚王说:“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我看大王您一定有损道义却又得不到宋国。”楚王说:“公输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假设用云梯来攻宋,怎么能不取胜?”墨子回答说:“让公输般设置云梯来攻城,请允许我来防守。”于是公输般设置攻
12、城的器械,墨子设置守卫宋国的装备。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只得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淮南子修务训)儒者的书上称赞:“鲁般和墨子技艺高超,用木头雕刻成鸢,飞翔三日不会落下来。”说他们用木头做成木鸢使它飞,是可能的;说它飞了三日不落下来,就是夸大。用木头雕刻成木鸢,来效法鸢的外形,怎么能飞上天就落不下来了呢?既然能够飞翔,怎么能达到三日之久呢?如果确实有机关,飞上天就一直翱翔,不会再落下来,那么该说能一直翱翔,不该说三日不落下来。像社会上流传的话说:“鲁般技艺高超,却丢失了他的母亲。”这是说巧工鲁般为他的母亲做木车马、木车夫,机关完全齐备,那上面坐着他的母亲,车一
13、跑就不回来了,鲁般于是失去了他的母亲。如果木鸢机件、枢纽完全具备,和木车马相同,就能一直飞翔不会落下来。但机关只能在很短时间内起作用,不能够超过三天,那么木车马一样也应该三天内在路上停下来,不会一去不回而因此丢失鲁般的母亲。看来这两件事一定都不符合真实情况!(论衡儒增)鲁般,肃州燉煌人,生卒年月不详,他心思精巧,善于创造。他在凉州建造佛塔时,造了一只木鸢,敲击机关三下,木鸢就可以飞,他就乘着木鸢飞回家。不久,他的妻子怀孕了,父母再三追问,他的妻子才说出了这一切。后来,他的父亲伺机得到木鸢,敲击机关十多下,乘上它,一直飞到了吴会。吴人以为鲁般的父亲是妖怪,就杀了他。鲁般又造了一只木鸢,乘上它飞到吴国都会,找到了父亲的尸体。鲁般怨恨吴人杀了他的父亲,回来后在肃州城南,造了一个木仙人,让他的手指向东南吴地方向,吴地大旱三年。占卜术士说:“吴地大旱,是鲁般干的。”吴人带着许许多多的物品来向鲁般谢罪。鲁般为他们砍断(木人)一只手,那天吴中就下了大雨。大唐初年,当地人还祈祷过这个木仙人。(酉阳杂俎贬误)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