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送董邵南序》巩固训练(含答案)
《《第19课 送董邵南序》巩固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 送董邵南序》巩固训练(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送董邵南序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感慨:有所感而激愤B吾知其必有合也有合:有志同道合的人C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吊:凭吊D可以出而仕矣仕:做官答案B解析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B解析B项介词,在/介词,跟。A项均为结构助词,的。C项均为第三人称代词。D项均为表示承接的连词。3下列各项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B连不得志/于有司C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D为我/吊望/诸君之墓答案D解析“望诸君”是战国时乐毅的封号,不能点断。4
2、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了“古”与“今”的对比。B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董邵南怀才不遇的同情。C本序是为送别而写的。D作者坚信董邵南到河北后一定会做大官。答案D解析D项说法太绝对。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5第一句“燕、赵古称多
3、感慨悲歌之士”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统摄全篇的作用,是本文立论的根据。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见解和主张?答:_答案表达了对董邵南处境的同情,反对他去河北;同时表达了作者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割据的主张。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两次出现“董生勉乎哉”语气和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你就要找到出路了,努力争取吧!”B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合”,表面上是赞扬他,其实是为了先扬后抑,他与藩镇“合”只能说明他丧失了仁义。C“为我吊望诸君之墓”一句是提醒董生应当处理好他与唐王朝的关系。D文章寥寥一百五十字,层层转折,意在言外,词约而意丰,文短而气长,确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4、。答案A三、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送高阳齐皞下第序韩愈古之所谓公无私者,其取舍进退无择于亲疏远迩,唯其宜可焉。其下之视上也,亦唯视其举黜之当否,不以亲疏远迩疑乎其上之人。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是故为君不劳,而为臣甚易:见一善焉,可得详而举也;见一不善焉,可得明而去也。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而谓之忠。见一善焉,若亲与迩,不敢举也;见一不善焉,若疏与远,不敢去也。众之所同好焉,矫而黜之乃公也;众之所同恶焉,激而举之乃忠也。于是乎有违心之行,有怫志之言,有内愧之名。若然者,俗所谓良有司也。呜呼!今
5、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向道者,不亦勤乎!是故端居而念焉,非君人者之过也;则曰有司焉,则非有司之过也;则曰今举天下人焉,则非今举天下人之过也。盖其渐有因,其本有根,生于私其亲,成于私其身。以己之不直,而谓人皆然。其植之也固久,其除之也实难,非百年必世,不可得而化也,非知命不惑,不可得而改也。已矣乎,其终能复古乎!若高阳齐生者,其起予者乎?齐生之兄,为时名相,出藩于南,朝之硕臣皆其旧交。齐生举进士,有司用是连枉齐生,齐生不以云,乃曰:“我之未至也,有司其枉我哉?我将利吾器而俟其时耳。”抱负其业,东归于家。吾观于人,有不得志则非其上者众矣,亦莫计其身之短长也。若齐生者,既至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9课 送董邵南序 第19课 送董邵南序巩固训练含答案 19 送董邵南序 巩固 训练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