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
《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师说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2.学习文中运用的正反对比、引证的论证方法。3.树立尊师的美好风尚,培养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谀()(2)句读()(3)经传() (4)郯子()(5)苌() (6)老聃()(7)蟠()答案(1)y(2)du(3)zhun(4)tn(5)chn(6)dn(7)p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其为惑也:_(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_(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4)其出人也远矣:_(5)句读之不知:_(6)或师焉,或不焉:_(7)君子不齿:_(8)六艺经传皆通习之:_(9)不拘于时
2、:_(10)余嘉其能行古道:_(11)作师说以贻之:_答案(1)所存在的疑惑。(2)岂,哪。(3)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4)超出(一般)人。(5)也叫句逗。读,指句中的停顿,相当于“,”,古代用“、”表示。句,指文章中意思完整的句子后面的停顿,相当于“。”,古代用“”表示。(6)有的人。(7)不屑与之同列,表示极端鄙视。齿,并列。(8)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儒家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9)拘,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10)赞许。(11)赠送。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2)或师焉,或
3、不焉:_答案(1)通“授”,传授。(2)通“否”,指不从师学习。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_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3)今之众人古义:_今义:大家或许多人。(4)吾从而师之古义:_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5)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_今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答案(1)求学的人。(2)小的方面学习。(3)一般人,普通人。(4)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跟从并且。(5)不一定。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传(2
4、)师答案(1)传授/流传/注解经典的著作(2)老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学习/从师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吾从而师之:_(2)吾师道也:_(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_(5)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_(6)耻学于师:_(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8)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答案(1)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2)名词用作动词,学习(3)名词用作动词,从师(4)名词用作动词,学习(5)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6)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的事情(7)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尊贵的人;低贱的人;年长的人;年少的人(8)都是形
5、容词用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6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于(2)之答案(1)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介词,表示比较,比/介词,表示被动,受、被(2)代词,代指“事理”/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代词,指“李氏子蟠”/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指示代词,这/指示代词,这些/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_(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译文
6、:_(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译文:_答案(1)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缘故吧?(3)(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2课外名句(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治学名联(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杂说(四)(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4)大丈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送石处士序(5)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韩愈二十五岁中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
8、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二、背景展示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在唐代仍有沿袭。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三、文体知识“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可以先叙
9、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是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解释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就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文白对照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的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其
10、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下面是本文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1)本文第1段从三个角度探讨“古之学者必有师”,请根据图示内容,在图中处填出其他两个角度。(2)本文第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根据图示内容,填在图中处。(3)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根据图示内容,填在图中处。答案(1)从师的必要择师的标准(2)对比(3)勉励从师学习1韩愈所说的老师的职责“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究竟是什么关系?答:_答案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在佛教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
11、,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解惑”,韩愈正是从这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2课文第1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第2、3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答:_答案第1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紧接着正面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然后转而论述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最后正面论述择师的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为师,并归纳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第2段评述当时不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从师的必要性。第3段举历史事例正面论述从师的
12、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3文章第2段,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观点纵比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从师而问圣益圣自比于其子小学耻师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智反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答案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观点纵比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圣益圣自比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耻师大遗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智反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有人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师说的中心论点,有人认为不是,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答:_答案(示例)我认为师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2课 师说 学案含答案 12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