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7课《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7课诗三首一、基础知识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枉用相存存:生存B契阔谈契阔:聚散,这里有久别重逢的意思C守拙归园田守拙: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D俯身散马蹄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答案A解析存:问候。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C契阔谈,心念旧恩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答案C解析“”通“宴”。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我有嘉宾,鼓瑟吹笙D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答案B解析A项“荫”,名词用作动词,遮蔽。C项“鼓”,名词用作动词,弹奏。D项“左”,名词作状语,向左。4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译文:_(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译文:_(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译文:_(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译文:_答案(1)贤士犹如那皎洁的明月,我何时才能招募得到呢?(2)它们围着树木绕来绕去,哪个枝干可以依附?(3)笼中的飞鸟依恋旧日住过的树林,池中的游鱼思念原来生活过的深渊。(4)在南边的原野边开垦荒地,固守着愚拙的本性重返田园。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_,_?_,_”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2)曹操短歌行(其一)中的“_,_。_,_”几
3、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了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3)曹植在白马篇中用“_,_”两句表明自己为国而不惜牺牲生命。(4)归园田居(其一)中“_,_”两句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得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答案(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课内阅读强化(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短歌行(其一)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4、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功业无成。在欢乐中隐含着诗人深沉的忧愁。B“呦呦鹿鸣”四句,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欢迎贤才们到来并热情款待、融洽相处的心情。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两句使用典故,表现了诗人因贤才难求而孤独寂寞,形象生动,
5、感人至深,韵味隽永。D诗歌全用四言,四句一韵,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读者一种美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答案C解析不是用典,而是比喻,比喻贤才投主。7诗歌开头诗人为什么发愁?有人说这是一种感叹人生苦短的悲观行为,你的看法呢?答:_答案诗的开头诗人就点明了自己的忧愁,但最终以周公吐哺作结,可谓哀而不伤,读后并不觉得悲观消沉,这是因抱负不得施展而发出的政治感慨。他发愁并不是因为流年易逝而产生的贪生怕死之念,而是因为结束战乱、统一中原的大业未能实现。可见,曹操在这里抒发的忧思,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忧世”情怀。(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三首 同步 练习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