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诗经》四首 课时作业(含答案)
《第4课《诗经》四首 课时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诗经》四首 课时作业(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4课诗经四首一、基础知识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错过,延误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渐:逐步C脩我矛戟,与子偕作 偕:一起D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将:送,献2下列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B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脩:通“修”C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县:通“悬”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通“返”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打败了敌人。B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夙兴夜寐,辛勤地工作着。C对这件事他信
2、誓旦旦,我们都相信他会做好。D这篇作文不符合要求,简直是不刊之论。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靓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_,_”。(2)伐檀第一节中的诗句“_,_”是奴隶们对不劳而食的奴隶主发出的愤怒质问。(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了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即“_,_。_,_”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二、考点对应训练链接考点掌握诗歌中的比兴手法解析考点:什么是“兴”?“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在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兴”也是
3、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那么“比”呢?“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答题路径:(1)判断手法。(2)根据诗歌具体内容分析手法。(3)分析作者表达的感情。即时对练阅读下面的氓选段,然后回答问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两句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分析这两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第4课诗经四首 课时作业含答案 课时 作业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