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
2、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理解准确的是( )A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B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 小农经济具有落后性D 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2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中国古代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期。其中与“封建时代”对应的土地制度是( )A 氏族公有制B 井田制C 均田制D 私有制3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初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
3、买卖”“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A B C D 4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 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B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C 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D 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5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 重农抑商B 工商皆本C 农工比重适当D 农工任其消长6美国布莱克本商会访华团在1896-1897年的报告书中承认:“毫无疑问
4、,普通衬衣布正在被用进口纱织成的手工土布所代替,对此我们似乎无能为力。”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 洋布在中国的销售市场萎缩B 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中国仍是自然经济占主导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71881年,南海县蚕茧歉收,一些绸缎织造业因缺土丝而停工,织机工人归罪于各新兴之缫丝厂夺去了他们的生计,遂在10月5日(夏历八月十三日)织机工人之先师神诞之时,想乘机煽动“捣毁缫丝机器以夺回生路”。该事件从侧面反映出( )A 近代生产方式对传统产业的冲击B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生存C 近代缫丝厂多使用洋纱取代土丝D 传统习俗成为近代化的最大障碍8据一位日本学者统计,从19
5、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产品下降的幅度约有四分之三,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这反映了( )A 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B 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C 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D 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9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期间,国民政府针对长江部分航道堵塞情况严重的问题,花大力气对长江从道进行了疏理,炸毁了威胁船只的暗礁,清理淤积的河床,扩大了长江的航运量。以上举措(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 适应了全面抗战需要C 抵制了列强的经济扩张D 强化了经济统制政策101914-1924年
6、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对这次工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清政府放宽民间限制的结果B 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C 仍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D 发展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11下图是19531985年期间农业总产值增长表,表中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历史背景分别是( )A 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对外开放B 国民经济调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 实行“一五”计划、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2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
7、映的本质问题是( )A调整农村生产关系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D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131985年4月30日安庆市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工作全面开展。纺织厂等18家企业为第一批厂长(经理)负责制试行单位。这一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是( )A 安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B 城市经济体制的全面展开C 中央开发14个沿海城市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4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B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C 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D 国内
8、供需矛盾较为突出15学者武力论道:“由于单一公有制下必然要实行计划经济(或者说计划管理只能是主要的手段),而过渡时期(包括1978-1992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政府的行政性计划管理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因此就造成了如下错觉:似乎计划经济就是政府实施行政性计划管理的那部分经济,将计划管理的必要性与计划经济混为一谈,将手段与基本制度当作一回事。”我国政府开始纠正这种“错觉”始于( )A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B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展开C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D 市场经济体制制度的建立16袁昶乱中日记残稿“顺(天府)属州县中穷民,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四万余人”。材
9、料反映铁路的修筑( )A 阻碍当地经济发展B 利于反抗外国侵略C 促进社会经济转型D 改变传统就业结构17在16到17世纪,西欧出现“封建地主和雇佣工人的财富在缩水,而资产阶级实力在上升”的现象。对这一现象出现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新航路开辟促使封建制度彻底解体B 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C 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 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18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中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
10、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 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B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C 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疾病传播D 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19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特征的是( )A 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B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在英法盛行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欧洲盛行D 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20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
11、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 )A 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B 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C 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D 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2120世纪初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主席西奥多维尔反感无序竞争,认为公司最好垄断,而且垄断公司有义务为国家服务。他认为公司不应把股东利益放第一位,而应把为人民服务放第一位。公司把电话线路铺设到不能带来盈利的边远地区,而且把电话业务的定价权交给了政府。这说明
12、该企业( )A 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B 渗透到各个生产环节C 已与国家政权相结合D 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22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23罗斯福在实施“新政”时曾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13、。据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评价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穷人具有足够的生存资源B 罗斯福认为富人更富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C 罗斯福认为应该遏制两极分化D 罗斯福认为民生问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问题24“美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日本国营NHK电视台、联邦德国国营铁路”等信息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西方社会危机十分严重B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盛行C 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显著D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25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
14、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导致这样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B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C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D 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26苏联的经济发展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图中H段相当于苏联的哪一段( )A AB BC CD D27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A 适应国内外形势的需要B 促进斯大林模式形成C 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D 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28下表
15、是苏联1930-1931年粮食产量和粮食出口量统计表,据此可知( )A 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B 农业发展造成供大于求C 农业集体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 农业落后状况得到改变29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 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B 对经济体制进行局部调整C 利用市场来调节国民经济D 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企业30美国政府将1973年定义为“欧洲年”,并试图以此对大西洋关系进行再定义,对此法国驻欧共体外交官评价:“我国
16、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这反映了( )A 美国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B 世界格局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C 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欧美关系D 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走向衰落31二战后初期,美国主导建立关贸总协定,践行自由贸易理念。1974年,美国制定贸易改革法,提出“公平而有害”与“不公平的贸易”等概念,并授权总统可以对外采取贸易报复措施。这反映了( )A 世界性经济危机愈演愈烈B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C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D 苏联对美国形成巨大挑战322018年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世贸组织
17、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这说明( )A 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国家主权让渡B 经济一体化使贸易战不可避免C 世贸组织是解决争端的唯一途径D 美国经济衰落趋势在不断加强33论语中记载:“邦有道则显,无道则隐”;庄子也谈到:“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都主张将道与治世相结合B 都体现出对士人独立人格的规范与追求C 都认为“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基本范畴D 都体现出对国事国运的关注34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夏四月,天气异常,黄雾四塞终日。皇帝为之惊心,询问大臣,大臣回答这是因为“阴盛侵阳”,上天示警所致,“今太后
18、诸弟皆以无功为侯”,不符合高祖皇帝留下的规矩。于是,太后之弟王凤不得不上书辞职。汉成帝也承认自己在这件事上是有过失的,因此造成了这种异常的天气。由此可知当时( )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天人感应”说深入影响朝政外戚专权引发朝臣不满皇帝重用外戚力图削弱相权A B C D 35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示意图,图中长方框中应填写( )A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B 美洲白银大量进入中国C 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理论体系D 本草纲目翻译成外文出版36王守仁也谈格物致知,但他所说的致知是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这说明王守仁( )A 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
19、自己的行动B 认为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C 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D 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37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对上述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 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的要害B 提出了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C 将民本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D 对清代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38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明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
20、作者( )A 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B 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纂体例C 突破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D 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39张岱年教授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关于二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包含着对传统儒学的扬弃B 欧洲启蒙思想为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C 二者都提出了对未来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D 二者都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40下图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简牍(局部)拓片,上有“再拜上书太后陛下”等文字。下列从中得出的结论最合理的是( )A 西汉末
21、年出现了太后秉政的局面B 简牍中的文字是秦朝的标准字体C 海昏侯在书法艺术上有很高成就D 当时可能还未普遍使用书写用纸41“说话”(讲故事)是宋代的文学形式。陆游集剑南诗稿中有载:“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做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这说明宋代文学( )A 适应市民阶层需要B 集中表现农村生活C 内容凸显历史故事D 世俗化的趋势加强42明代江南文人热衷于著书,其内容往往都迎合图书市场的需要。此时的热销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为科场考试服务的,二是供市民休闲消遣的,三是反映社会各领域生活热点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 )A 城市经济居于全国之首B 宽松舆论环境下文人思想活跃C 文
22、化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D 出版印刷行业利润丰厚43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由此可知李鸿章( )A 质疑洋务运动的体用之法B 指责清政府现行外交失策C 初具除旧改良的变革思想D 对时局的严峻性缺乏深思44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目的是( )A 证明中国进行政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0所名校 100 名校 2017 2018 学年 云南省 玉溪 中高 一下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历史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5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