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易经曰:“农工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
2、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 当时社会分工落后C 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 专业商人已经出现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没有一定规格,可以自由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的私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礼崩乐坏B 铁犁牛耕使用C 井田制瓦解D 赋税制度改革3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袁氏世训中强调:“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A 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B 租佃关系占据社会主导地位C 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D 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4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3、( )朝代秦汉唐宋元明清次数37549387451351055344频率085次/年17次/年27次/年531次/年185次/年199次/年A 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B 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 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D 明清农业生态环境逐步好转5历史学者王家范曾经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它”指的是( )A 官营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田庄手工业6康熙三十九年苏州踹匠(又称“踏布匠”)由于包工头克扣工钱罢工将近一年
4、,最后是以清政府的司法介入暂告结束的。康熙五十四年踹匠再次罢工,要用增加的工价,办理普济院、育婴堂,并建立“踹匠会馆”。清政府以“无籍之徒,结党群来,害将叵测”,立石严禁。这反映该历史时期( )A 罢工仅仅以经济目的为主B 政府执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C 政府立法以管理官营手工业D 农耕文明中分离出一些变异7北宋真宗时,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宋仁宗天圣元年改由政府发行,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对该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B 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
5、方法定的过程C 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D 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8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明朝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B 北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C 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D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达9明清时期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主动“捐帑”、“报效”。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这反映出( )A 官商勾结是徽商崛起的重要原因B 获取功名是富商大贾经商的目的C 明清
6、富商大贾难成社会革新力量D 明清商帮势力强大推动社会进步10据统计,在清代,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约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材料体现了( )A 清代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兴盛B 市、镇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政治中心C 清朝政府对商业发展高度重视D 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城市化水平11纵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一直是传统主流经济政策。但随着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商业也在打压中“自强不息”发展起来,一方面不断冲击着统治者的固有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逐渐主动给予“宽容对待”。以下对统治者“宽容对待”的认识和理解,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事
7、实上是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破产的鲜明体现B 是古代中国统治不力,统治者不得已而为之C 是商业发展、商人地位不断提高冲击的结果D 是古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必然结果之要求12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之下,哥伦布在美洲大陆游历了一番,表示很遗憾,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据此可知( )A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明显B 哥伦布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路C 哥伦布远洋航行的目标模糊D 世界市场的雏形并未形成13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匹。与同时期的英、法比较
8、,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毛纺布产量下降的原因是( )A 商业革命的影响B 意大利不重视技术革新C 价格革命的影响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4有学者说,新航路的开辟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单边性贸易”模式;白银流向东方,商品流向西方。材料中“单边性贸易”模式的实质是( )A 欧洲经济开始主导世界B 亚洲传统经济仍有其优势C 西方殖民扩张步伐加快D 东方日益沦为西方殖民地15“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652年至1674年的接连三次的战争。”这里的“他们”指的是( )A 英国与法国B 英国与西班牙C 英国与荷兰D 葡萄
9、牙与西班牙16我国学者参编的美国研究词典对某种贸易形式作了如下的解释:“北美殖民地时期一种贸易形式,又称绕圈子贸易。旨在保持与宗主国英国的贸易平衡和满足本身的经济需要。出现于17世纪40年代,繁荣于18世纪中期。美国独立后逐渐消失。”该贸易形式是( )A 宗藩贸易B 朝贡贸易C 三角贸易D 自由贸易17早期的工业家经常将他们的“工厂”建在相对遥远的山区,在那里奔腾的河流可以使水轮持续地转动,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建造廉价的工人住房。这说明( )A 山区地区最适宜建设工厂B 山区的劳动力资源廉价C 生产动力制约着工业发展D 城市管理排斥工厂建设18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
10、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 手工工场生产形式B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 机器大工业生产D 城市化生活方式1919世纪中后期,“贵族每天酗酒赌博来消磨时光,结果负债累累;一个年薪100镑的下院书记官一年受贿5 000镑;新兴的工厂主阶层一心只想如何发财,有了钱就在自卑驱使下拼命讲排场”。这最能体现出( )A 工业革命引发了道德危机B 工业革命导致英国政治更加混乱C 工业革命引发阶级关系的变动D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0第二次
11、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 )A 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B 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C 工业对工人的科学素养要求高D 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21马克思说,帝国主义时代“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这实际上( )A 肯定了生产与资本的互动作用B 说明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C 揭示了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D 夸大了资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22历史学家哈雷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丰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
12、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 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B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C 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D 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23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等主要是为了( )时间外交活动上午10点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中午11:40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1点起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16:50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A 争取各国支持通过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B 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召开C 解决朝鲜半岛、印
13、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D 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印、中缅会谈241970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53%,而1965年只占39%,与共产党国家的贸易额则从1965年的30%降至1970年的20%。中国进口的工业品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 中苏关系不断恶化C 外交新局面的开创D 外交政策回归理性25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14、C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完全消失26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国是重点,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方针。此外交方针的提出说明中国( )A 采取灵活外交策略B 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C 实行多边外交战略D 实施独立自主不结盟27漫画是黑色幽默的历史。漫画把历史的内涵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历史的本质一目了然。对下图所示苏联漫画(漫画中美国人用美元和大捧的手段,摧残印有“西欧国家主权、关税壁垒”的“障碍物”)解读正确的是( )A 马歇尔计划有效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B 出于自身宣传目的,不具有史料价值C 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D 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
15、歇尔计划的动机28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从整体世界发展的角度看,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实质是( )A 国际力量的多元化B 国家民族意识再次觉醒C 国际关系的民主化D 霸权主义政治受到制约29观察如图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 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B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三强并立D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30戈尔巴乔夫是苏联解体的关键人物,但1990年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由俄罗斯教育部审查认定、国家历史学会编写的新版历史教科书对此评述为:“苏联民众对此的反映却是敌对的、冷淡的。与此同时
16、,西方社会却在庆祝戈尔巴乔夫对冷战和平演变的巨大贡献。”对此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 苏联解体主要由于西方和平演变B 苏联改革没有解决好民生问题C 俄罗斯重视国家的意识形态导向D 历史教科书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良种马、植物等土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胡豆(蚕豆)、大蒜、苜蓿等陆续传到中国。“丝绸之路”从西汉一直到以后的唐代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成为我
17、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唐代,来自日本、朝鲜的遣唐使,通过贡赐关系与中国建立了变相的官方贸易往来。海上民间贸易也日益发展中国海船从广州经南海到波斯湾的巴士拉港,全程需三个月。这条航线把中国和以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为首的东南亚地区、以天竺为首的南亚地区、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在一起。为了管理海上贸易,从唐朝开始专门设置了市舶司。到了宋代,市舶司的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 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
18、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1)根据材料一,指出丝绸之路开通有何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特点。(3)据材料三,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随着国际资本涌入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大油田,崛起的波斯湾很快就取代墨西哥湾成为新的世界石油
19、中心,鉴于中东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富饶的石油资源,美国把控制中东石油视为其全球战略中仅次于欧洲的重要目标,这势必与在中东拥有强大传统势力的英国发生矛盾。1956年美国借解决苏伊士运河危机之际,取代英国获得了中东石油霸权。材料二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由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石油领域的权力分配结构悄悄地发生了变易。1973年,由于不满西方国家奉行亲以色列的政策,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实施减产、禁运和限制供应等政策,导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这标志着石油定价权从美国转向了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在这次危机中,美国、西德和意大利等对美国支持以色列的政策采取了不合作态度,甚至拒
20、绝美国向以色列运载军火的飞机飞越其领空。材料三冷战结束后美国重新谋求控制世界主要石油资源。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重新确立了在中东地区的霸权。美国控制了海湾地区,就等于握住了全球能源的水龙头,既可以向西方盟国发号施令,迫使其承认美国的领导,又可以遏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的崛起。以上材料摘自张建新美国霸权与国际石油政治(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取代英国获得中东石油霸权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变化?请说明理由。(3)材料三反映出美国控制世界石油资源主要手段是什么?在当今格局之下,面对美国的中东石油战略,中国该如何应对?2017-
21、2018学年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 史 答 案1B【解析】易经中描述的现象:农活结束之后,牵着牛车,拉着自家有的,去换取家里没有的,到很远的地方去买卖,将换来的珍贵物品孝敬供养其父母。 需要与外界互通有无所以不是自给自足,排除A;需要都很远的地方进行买卖贸易,所以说明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恰说明当时的社会分工落后;由此排除C,而B正确;D没有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的特点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其根本原因
22、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即铁犁牛耕的使用及普及,B项正确;A项揭示的是礼乐制度,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属于生产关系的变化,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D项属于无关项,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发展土地制度的变迁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有田园山地的人家,一定要把地界标明,由此可见宋朝封建士大夫阶层对于土地问题的重视;宋朝时土地兼并激烈,地主阶级广占土地的现象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士大夫阶层对田界问题的重视反映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士大夫阶层对田界问题的重视,没有涉及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租佃关系的地位,而是强调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B项错
23、误。材料没有涉及土地买卖的信息,而是强调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C项错误。4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不断增加,尤其是明清时期水旱灾害发生次数频繁,可见此时的农业面临危机考验,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南方经济发展,不是带来灾害,B项错误。明清社会发展,政府的防灾能力提高,C项与史实不符,错误。明清时期水旱灾害发生次数频繁,反映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D项错误。5A【解析】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官府和贵族消费,不在市场上流通,所以说是假性商品经济,A正确;B属于民间私人手工业;C属于小农经济中手工业模式;D属于地主田庄经济。6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0所名校 100 名校 2017 2018 学年 广东省 中学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