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学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3.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把握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背景,理解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影响。2.掌握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认识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的结果和影响。3.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涵,分析其实践的结果和影响。4.掌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结果及意义。5.理解、掌握抗日战争中
2、国共两党在正面、敌后、国外战场的战争概况、特点及影响。6.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及意义。7.归纳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突出对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特征的理解,认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的影响。8.分析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历史条件(1)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思想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国际上: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2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共成立。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
3、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深化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中共“二大”:将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5工人运动的发展(1)领导机构: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概况:1922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3)教训: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年)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1)背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4、:1923年的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孙中山接受了中共代表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3)意义:在国共两党推动下,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2国民革命(1)目标: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奉系军阀张作霖。(2)发展: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配合北伐战争。(3)失败: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易错提醒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革命最终失败。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
5、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问题思考1927年春,在共产党及国民党左派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前夕,毛泽东写下了:“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首词体现了作者的什么心境?提示该词体现了毛泽东同志面对危局时心系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革命情怀,表现了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三、工农武装割据(19271937年)1南昌起义: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概念辨析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是
6、“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改革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根据地建设是阵地,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特别提醒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从城市到农村,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两国不同的国情决定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的思想。四、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1红军长征(1)原因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断沦丧。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和地方反对势力。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使红军第五次反“
7、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概念辨析右倾和“左”倾右倾与“左”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2)概况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1935年8月1日,中共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之后,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2西安事变(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深;国民政府内
8、部发生了分化;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2)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4)影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五、全面抗战1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2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承认了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国共合作抗日(1)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组织了淞沪、徐州、
9、武汉等几次大的会战。(2)共产党开赴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图解识记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关系4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5历史意义(1)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收回台湾。问题思考读下面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它表达了什么主题?提示从图中的碾子上的“统战力量”和推动碾子的两人胳膊上的“军”和“民”二字中可以得出结论,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
10、的重要保证。速记密码抗战期间的“一二三”(1)一对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2)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3)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51949年)1两种命运: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2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斗争(1)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双十协定”,1946年1月,中国各党派代表与无党派人士参加了在重庆召开的政
11、治协商会议,再次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否认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3军事斗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战略防御: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于1947年夏挺进大别山。(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4)战争胜利北平谈判:1949年4月20日,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解放南京: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4重心转移: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5历史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12、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开辟了新的道路。判断正误(1)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与俄国是截然不同的。()答案(2)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一直都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答案解析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动了一系列的会战,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开始保存实力,消极抗战,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敌后战场开始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故本题说法错误。(3)南京解放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答案解析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但国民党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13、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本题说法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合作对抗再合作(2)再合作再对抗(3)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因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的不同是国共两党关系恶化直至破裂的根本原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国际政治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影响:有利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不利的国际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国共两党关系的启示:国共双方矛盾具
14、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发展和实现国家统一;合作主要是由于中共的倡导和推动,分裂则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坚持一党专政和国际反动势力的干涉造成的;国共两党关系直接影响到中国近代后期乃至今日中国政局的变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从阶级性质认识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重大。由于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因而两党工作的指导思想也就不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正确解决,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由于国民党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其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利用农民作为革命工具的
15、层次上,因而国民党不可能像中国共产党那样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应用(2016全国卷,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答案D解析国民党禁止刊载的“谬误名词”都涉及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抗战的史实,这些“谬误名词”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严重冲击了国民政府的执政能力,为了维护“一党专制”,国民党不得不把这些名词进行封杀,故选D。指定“谬误名词”及其
16、禁止转载的做法,会激化国民党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政府把“争取民主”“国共合作”等归为“谬误名词”,显然不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排除B;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是合法的中央政府,中共军队是在中央政府领导下进行抗战的,排除C。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史料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17、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摘自习近平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讲话应用依据史料,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提示(1)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2)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的民族牺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2019广州高一检测)“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舟泛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的会议是指()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C国民党
18、“一大” D同盟会成立大会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1961年”“四十年前”“南湖舟泛”“恩铭”等信息可知该会议是指1921年的中共一大,故A正确。2(2018湖北荆州中学高一月考)“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C国民革命 D南昌起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可知,这是一次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革命,与国民革命的任务相符,故C项正确。3为了取得革命胜利,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开辟了以农村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开始形成于
19、()A中共“一大”的召开B北伐战争的胜利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遵义会议的召开答案C解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开辟了以农村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4(2018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期中检测)“现代中国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当时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而且最先侵略中国的沿海地区,再根据材料“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可知,这一
20、战争加强了中国各阶层的联合与统一,所以这场战争是指抗日战争,故C项正确。5“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B使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三路大军相互配合挺进中原,拉开战略反攻序幕,故B项正确,C项错误。该事件之前国民党军队正在进行重点进攻,故A项错误;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是三大战役的结果,故D项
21、错误。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在国内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蒋介石对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谈话材料三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它就占领了华北所有的铁道和重要城市。在此以前,我军在华北的作战,主要尚系配合友军行动;在此以后,我军在华北即开始单独作战,进行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一九四四年八月三日叶剑英会见美军观察组成员时的讲话(1)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决定是在什么事件后发表的?为实现上述决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调整与国民党的关系的?(2)材料二表明国民党什么态度?这一态度有什么积极作用?(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抗战的主要特点。答案(1)事件: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关系调整:倡导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态度:愿意与国内其他政治派别共同抗日,但要坚持国民党领导权。作用:客观上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3)主要特点:敌强我弱;国共合作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抗日战争为持久抗战。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