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 过关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 过关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 过关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过关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家谱也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题的家族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家谱有约 3000 年的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属珍贵的人文资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现今可以知道的最早的家谱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现保存在大英博
2、物馆,乃武丁时期所刻,是某一王室之外的显贵家族之记录。另外,商周两代,还有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周代的世本 ,曾对创作史记有过参考作用,目前学术界公认它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 ,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 ,在于“奠系世,辨昭穆” ,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制度,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 ,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 ,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
3、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 ,官之任用, “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 , “有司选举,必稽谱牒” , “家之婚姻,必由世系” ,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主要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 “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 。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 “尚姓”至于“尚祚”。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 , “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 。五代以后, “取士
4、不问家世” ,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 ,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直到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为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来,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的家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 ”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同时家谱对历史学、人口学、民俗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因此,续修、新修家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
5、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1下列有关“家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家谱,亦称族谱,是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繁衍的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B家谱的最早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和商周两代刻录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家谱。C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目前学术界公认周朝的世本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D家谱至今大约有 3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三大历史文献之一,目前存世的家谱大多是清以后撰修的。解析: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现今可以知道的较早的家谱雏形,是殷商时期留下的一片牛肩甲骨” ,后文所言金文家谱不再是“雏形” 。答案:B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3 分)( )A周代的家谱世本 ,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是为了推行宗法分封制度,此制度到春秋战国趋于瓦解。B到魏晋南北朝吋,门阀制度盛行,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 ,家谱成了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C从魏晋南北朝到唐朝初年,家谱的编纂都为官府垄断,直到宋代,家谱的主要编纂方式才发生改变。D宋代时,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出仕、联姻等政治功能而由官修变为私修,此时家谱更多的是发挥其社会功能。解析:强加因果。宋时,并不是因为家谱失去了一些政治功能才由官修变为私修。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
7、北朝、唐朝、五代、宋代、明清几个阶段,家谱随着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B魏晋南北朝时,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等有重大的作用,于是出现了造假的现象,由“尚官” “尚姓”至于“尚祚” ,这是利益驱动所致。C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它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等的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修家谱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D国家有史,家族有谱,家谱与国史处于同等地位。一本家谱就是一个家庭的生命史,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根脉与成长,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象征。解析:无中生有。文中并未讲“家谱与国史处于同等地位” ,且后面的“一个家庭” “一个民族”范围均不
8、当。答案:D(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蒋兆和:为历史人物传神19561966 年这十年中,蒋兆和创作了几十幅现实人物画,比较好的有记念刘和珍君 迎春 马连良戏装像 一笛横吹万户歌等。他本人对这一阶段的部分作品不满意。他在这十年中,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体系的探索,把心血倾注到下一代人身上了。这不免使他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生活,而约稿者又总是不断,出于一种可以理解的政治热情,他每求必应,时常仓促为之,故作品必然有些粗糙,甚而有概念化、贴标签的痕迹。这恐怕是当时不少艺术家难以避免的现象。蒋兆和也走过这样一段弯路。蒋兆和作历史人物画,是从 1953 年纪念屈原为世
9、界四大文化名人时开始的。1954 年,他又为张衡、祖冲之、僧一行等古代科学家创作了头像。这几幅头像根据史传,想象风采,各具情态,曾被印为单幅画,并多次据以制版作为特种纪念邮票发行。由于人物个性鲜明,画出了作者深刻理解后概括出来的人物性格特点,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极深,甚而成为后来继续描绘这些人物的形象依据。由于画家在从事这种创作时,不可能有照片作为参考,能否使他们的艺术形象与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合拍,完全取决于画家对古人的认识深度和表现技巧的程度。为此,他曾反复推敲,多次修改,以求更好。1956 年,蒋兆和创作司马迁半身像,画家强调了他蕴藏智慧的高高的额头和深邃锐利的目光,令人敬佩这位“直笔史书”家。
10、一般现实人物画家不像写意花鸟画家那样愈老愈精,他们的创作盛期往往在青壮年时代。那时对生活充溢着激情,有充沛的精力解决造型等一系列复杂课题,也敢于创造新的技巧。39 岁完成一生代表作流民图的蒋兆和基本上就属于这种情况。50 岁以后,蒋兆和想方设法深入社会,激发自己对生活的热情,再加之他的修养和条件,作出的历史人物画太史公,其受宫刑之后的外在特征刺激人们的同情和对封建势力的愤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蒋兆和对人物衣纹的处理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寥寥十数笔,简练明快,宛若有梁楷遗风。蒋兆和喜欢杜诗,也曾多次作杜甫画像。1956 年作的杜甫,诗人告别京畿,牵马荒郊,面对人生,慨然长叹,诚为一幅“写心”的力
11、作。1959 年,他再画杜甫,创造了中国画史上迄今最好的一幅杜甫肖像。他将杜甫依石而坐的上半身,处理为稳重的三角形构图,就像一尊雕塑迎风而立,刚柔相济的衣纹,处理简练。作者精到地体会并刻画出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在外形上的变化,以形写神、写心,入木三分。要为历史人物传神,须先熟悉历史,并能站到历史的高度评价历史人物。蒋兆和为此看了不少历史资料,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见解,再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然后把他对历史人物的抽象评价转化为可视的具体的艺术形象。1959 年,正是史学界对曹操展开争鸣的一年,郭沫若、翦伯赞均忙于为曹操正名,亦有不少学者反对为这位“白脸奸臣”翻案。此时,蒋兆和应历史博物馆之约作曹操像
12、 ,以画笔参加了这场讨论。在他的笔下,曹操体魄宽厚,气宇博大,倚几案而前倾,目前视而有雄风,人物的动势,面部的情绪,大红衣袍与元书纸的土黄色和每一根稳重有力的线条都交织在一起,肯定了这位“文才武略,勋业彪炳”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历史上的地位。然而,从曹操的眉宇间、唇颊间,特别是眼神里,也透露出一些暴戾和奸诈的气质。一贯追求传神的蒋兆和,永不满足,他独到地运用造型艺术技巧,通过微妙的艺术处理,在丹青史上首次成功地塑造了曹操这个多侧面的历史人物形象。(选自刘曦林艺海春秋蒋兆和传 ,上海书画出版社,有删改)相关链接:蒋兆和(19041986)被称为 20 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在水
13、墨人物画领域把中国画特有的造型魅力最大化,使中国的现代水墨人物画一跃而并立于世界现实主义绘画的行列。50 年代末期,着重于历史以及现代人物肖像画的创作,如杜甫 曹操李白等。( 选自“百度百科”)蒋兆和的绘画造型精谨,笔墨精深,深刻生动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为中国人物画在 20 世纪的发展创作出了诸多代表时代的经典佳作。(选自杨欣蒋兆和的“不尽丹心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蒋兆和 19561966 年间的作品出现概念化、贴标签的痕迹,是因为他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体系的探索,从而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造成的。B蒋兆和创作的杜甫画像之所以能与人们心目中的杜甫形象完全合拍,全都
14、是因为他查阅了很多有关杜甫的资料,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C蒋兆和用曹操像参加了对曹操的争鸣,站在郭沫若、翦伯赞等人的一面,很好地为曹操进行了正名,为这位“白脸奸臣”翻案。D蒋兆和在创作历史人物画时,没有照片作参考,但仍然画出了他们的个性特征,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成为后来继续描绘这些人物形象的依据。解析:A 项,以偏概全,这一时期的作品有概念化、贴标签的痕迹,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约稿不断” “政治热情” “每求必应”“仓促为之”等;B 项,强加因果,杜甫画像的传神,不只在于研究历史资料,而是“取决于画家对古人的认识深度和表现技巧的程度” “再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 ;C 项,分析概括
15、完全错误,没有站在谁的一面,他的画只是“多侧面”地表现人物。答案:D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蒋兆和创作的记念刘和珍君 迎春 马连良戏装像一笛横吹万户歌等作品都存在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是难以避免的现象。B蒋兆和创作的司马迁像,既强调了司马迁蕴藏智慧的高额和深邃锐利的目光,又用形象刺激人们的同情和对封建势力的愤慨。C为弥补激情和精力的不足,年届五旬的蒋兆和将自己的创作方向由现实人物画调整为历史人物画,并创作了一系列成就显著的历史人物画作品。D这篇传记通过传主的故事,叙述了传主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最顶尖的画家历程,对青年一代有教育启发
16、作用。解析:A 项,部分代整体, “存在脱离现实生活的问题”错误,原文说“部分作品” ;“作者认为是难以避免的现象”说法错误。C项,无中生有,相关链接中提到“50 年代末期,着重于历史以及现代人物肖像画的创作”说明他的创作不只是历史人物画像。D 项,“叙述了传主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最顶尖的画家历程”错误。答案:B6请简要概括蒋兆和是怎样为历史人物传神的。(6 分)答:_解析: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答案:熟悉历史,根据史传,想象风采,各具情态;反复推敲、多次修改,以求更好;注意整体造型,强
17、调蕴藏智慧和深邃锐利的目光;想方设法深入社会,激发对生活的热情,加上自己的修养和条件;注意人物的内在情感,以形写神;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见解,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和微妙的艺术处理。(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墙上的图画丁肃清珍奶把一大盘刚出锅的羊肉放在桌上,一边吹拂着烫痛了的手指一边说:“趁热吃!清炖羊肉。 ”飘飘袅袅的热气弥漫着异香,诱引得我的喉头连连蠕动。为欢迎我回老家来,她特意让人宰了一只羊。我是珍奶抱养长大,对老人家情同生母,时常回老家探视,已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看着我大口的吞咽,珍奶慈祥的脸上如暖风吹皱了的一池春水,细细密密的皱纹每一条都笑着。“你
18、爷在世时也好吃肉。 ”她说, “三天没肉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爷去世已经多年,可是每当我同珍奶叙话,她总是提起爷这个话题。这一次,她又讲了那个不知讲了多少遍的故事:“打日本那时,你爷是土八路,轻易不敢回家来,怕汉奸告密。有一天晚上回来,浑身上下成了泥人,躺在炕上就呼噜呼噜地睡,那脚上黑压压地一片蒺藜刺儿,我用针一根一根地挖,他都睡不醒”儿时就听珍奶说这故事,那时候珍奶的故事美妙,像童话。如今听起来淡了,淡得像一碗白开水。真想让珍奶多说点别的,可提起爷过去的事情,她总是十分投入唠叨个没完。院里, “咩、咩”地颤抖着几声羊叫,像小孩子的哭泣。我吞下去的羊肉莫名其妙地噎住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感情
19、撩拨着我的心。从窗子往外看,不见有羊的影子,只从窗外的墙根下传来一声声的羊叫。珍奶见状出门。我随出。门外的墙上,挂着一张尚湿的山羊皮,正是珍奶为招待我刚宰的那只羊。墙根下,站着珍奶喂养的另一只羊,它仰起头,在墙上那张羊皮上依偎,深深地在那皮毛上舔、舔我的心为之震颤。珍奶牵开那只羊,说:“这东西,还有灵性哩!”那一晚,我的胃里毛扎扎地难受,没有情绪同前来串门聊天的乡邻叙话。珍奶却说得高兴,少不了又提起爷的故事:“那天他摸黑儿回家来,躺在炕上就呼噜呼噜地睡,那脚上的蒺藜刺儿,黑压压的一厚层,用针一根一根地挖,他都睡不醒”说得我真有些不耐烦,就说:“老提这事儿干嘛?说点别的好不好?”灯光下,珍奶的脸
20、刷地变红,对众人尴尬一笑,久久不语。第二日,我要离家归城。在院里,我发现墙上少了那张羊皮,却留下了一个灰暗色的羊皮印儿,清清楚楚依然在目。这时珍奶正打发行李袋,嘱咐着为我送行。那只山羊“咩、咩”地叫着猛然窜出,蹭在那墙上,在皮毛留下的印迹上猛舔:“沙沙, ”青砖上的沙粒落地。珍奶用脚踢它:“这东西,想成精啦?滚开!”这是我平生见到的最壮烈的一幕。车窗外,一路的风声雨声,全像是那只山羊舔墙的“沙沙”声我固守了多年的一种进化观轰然坍塌:只有人类才有思维有情感?不是这样!那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鸟一虫,或许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呢!又过了很久,回故里探望珍奶。她像是一下子老了,满头的银白,没有了以往甜甜
21、的笑意,脸颊的皱折和郁闷紧板板地滞结在一起。话也少,只是忙里忙外为我烧火做饭。她已是七十五岁的高龄!我漫步在院里,又瞧见那面墙壁上,上面隐隐约约还有那张羊皮的印迹,印迹上斑斑条条涂满艳红,像一幅绝妙的图画。我断定,那是那只山羊舔上去的舌血!只是不见了那只生灵。问及它。珍奶说:“不忍看它舔墙的样儿,赶集把它卖了。 ”真叫人感慨。动物虽然不会说话,无法与人沟通,可它们何尝没有悲欢离合的故事。动物尚且有情有感,何尝人哉!于是,我顿生怜悯:七十五岁高龄的珍奶,孤独寂寥的珍奶,用心血和爱把我滋养成人的珍奶,岁月沧桑积蓄在她心中的情感像一部厚厚的家传宝书,我竟然一点没有读懂!珍奶仍在默默地拾掇家务。我在等
22、她再说起爷的故事,再听听她讲爷回来躺在炕上呼噜呼噜就睡了,那脚上的蒺藜刺儿黑压压的一层,用针一根一根地挑都挑不醒他那个故事。可珍奶终竟没有再讲。现在我懂了,爷的故事原本就是珍奶心中遮风挡雨的一面墙。她是在用心系念,在那墙上描绘图画!我真笨,在那鲜灵灵的绘画前,我竟然麻木不仁呆若木鸡!真想哭,于是我拉珍奶坐下,还像孩童时那般端坐在她的面前,对她说:想听听你讲爷的故事。(原载于山东文学)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作品一开篇就描写珍奶端出一大盘清炖羊肉给我吃的情景,既表现了珍奶对“我”的爱又自然地引出了珍奶对爷的回忆。B文章结尾部分“我真笨” ,
23、是因“我”没有真正理解珍奶而生发出的自责;“真想哭”则是“我”为珍奶和爷的情感而生发出的感动。C文章比喻的手法运用很成功,如用暖风吹皱了的一池春水比喻珍奶的脸,就特别生动形象,写出了珍奶苍老、和善的特点,表现了珍奶对“我”的疼爱。D本文用羊舔墙的细节把通篇点亮,直击读者心扉,让“我”感悟到了不是只有人类才有情感,万物都有,从而为“我”最终理解珍奶作铺垫。解析:B 曲解文义, “真想哭”更多的仍是“我”没有理解、关爱珍奶的懊悔。答案:B8文章三次较详细地描述爷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何用意?(6 分)答:_解析:从结构上起贯穿全文、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的作用;从人物上突出珍奶对爷的深情;从主旨上凸显了主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秋人教版高一 语文 必修 第四 单元 过关 测试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