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答案)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选择题1.(2017河北廊坊期中)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解析题目中的“豭”“豕”皆为“猪”的意思,故排除与此无关的B、C两项;家畜饲养业并非畜牧业,故排除D项。答案A2.(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 D.耒耕耜耕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并被长期
2、沿用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C项正确。答案C3.(2018河南郑州高一下学期期中)庄子中载:“深其耕而熟耰(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予终年厌飨。”吕氏春秋也说:“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这表明战国时期()A.耕作方式仍是刀耕火种B.小农经济已经形成C.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从事农业生产时注重深耕和细心的侍弄会带来好的收成,体现的是农业生产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答案D4.(2017湖南长郡中学期中)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
3、,出土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说明战国中晚期在上述地区()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解析A项中“开始”两字错误,材料中只表述了战国时期生产中大量使用铁农具,并不能看出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项中的“牛耕”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根据战国时期的墓葬中铁器占了绝大多数,可以看出战国中晚期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C项正确。答案C5.(2018四川乐山高一下学期期中)唐代后期,江东地区的劳动人民发明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短曲辕犁的出现()A.标志牛耕技术普及 B.加速江南经济开发C.促进海外贸易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课时作业含答案 精耕细作 农业生产 模式 形成 课时 作业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