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含修辞和逻辑)ppt课件
《仿写(含修辞和逻辑)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写(含修辞和逻辑)ppt课件(9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仿写(含修辞和逻辑) 形似与神似兼备,修辞与逻辑工体, 真题研练, 核心突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点简释,考点要求 表达应用 E 1.仿用句式 简释:“句式”就是常说的句型,即句子的格式或者格局。仿用句式指的是根据提供的语句句式特点,仿写一个或几个内容相关、句式相同的句子。这种考查往往与修辞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仿写越来越与逻辑的考查结合在一起。,2.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简释:“常见的修辞手法”指上面九种,明确了考查的范围,“正确使用”是指不考查修
2、辞的概念、术语,重在“使用”,即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一、修辞式仿写 1.(2018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 团结 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 御外侮卫家国 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 开天辟地 守望相助 抗灾治水 逐日奔月 同舟共济,1,2,3,4,5,真题精做,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
3、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每句2分,其中句式1分,内容1分),1,2,3,4,5,答题提示:首先,要读清、读准示例。“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在句式上,采用的是两个四字结构在前、六字结构在中、十三字结构在后的句式;在顺序上,是按从古到今、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最后的十三字结构有一个词语高度地概括了前面的词语。所谓仿照示例,就是仿照这些具体的内容。 其次,要对题目提供的材料分类排序。垦田、治水、脱贫,都归奋斗;共济、守望、御外,都归团结;开天、逐日、复兴,都归梦想。再按时间的前后,四、六、十三字的结构,便可排出。 题干中有一个词叫“续写”可能会对某些
4、考生有干扰,只想到续写,忽略了仿照示例写,所写的内容就不符合要求了。审准题目要求,对完成这道试题很重要。,1,2,3,4,5,2.(2012新课标全国)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拟人2分,句
5、式2分,表达1分),答题提示: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求自选话题,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1,2,3,4,5,二、逻辑式仿写 3.(2017全国)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_。 _。,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不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句式2分,逻辑合理3分),
6、1,2,3,4,5,答题提示:首先,明确所给文段的主旨: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的好处。其次,仔细研读内容,找出推断存在问题之处。文段中“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推断不合理,取得好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浓厚的兴趣只是其中之一。“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推断也不合逻辑,成绩好坏与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不存在必然联系。最后,参照例的方式表达出来即可。,1,2,3,4,5,4.(2017全国)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
7、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_。 _。,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句式2分,逻辑合理3分),1,2,3,4,5,答题提示:文段共有三句话,每句话中各有一处推断,要把太绝对的词语改过来。第一句的推断是“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太绝对。第二句的推断是“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严重影响”太绝对。第三句的推断是“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
8、经济腾飞”。“一定会”太绝对。,1,2,3,4,5,5.(2017全国)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发火灾,一旦引发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_。 _。,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并不一定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不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句式2分,逻辑合理3分),1,2,3,4,
9、5,答题提示: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所给材料中有几处推断。有三处推断:一是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三是只要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就能避免环境污染。从“势必”“这样就可以”“只要就”等可见,这三个推断都过于绝对化。明确了这三个推断的问题后,就可以仿照句来说明推断中的问题了。,1,2,3,4,5,全国卷在仿写命题上坚持“新”“老”并进的策略。所谓“老”,就是传统的仿写与修辞的结合,这里姑且称为“修辞式仿写”;所谓“新”,就是创新题型与考点,把仿写与逻辑结合在一起,这里姑且称为“逻辑式仿写”。2017年高考卷坚持创新,逻辑式仿写题横空出世;2018年高考卷继承传统
10、,修辞式仿写题强势回归。下面谈谈它们各自的命题特点: 1.修辞式仿写 题型稳定,以话题式仿写为主。 考点综合。把句式(语法)与修辞一起综合考查。修辞上多涉及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手法。 2.逻辑式仿写 考查逻辑,不考名词术语,重在语言实践中判断、推理。 逻辑与语言紧密结合,出发点是逻辑,落脚点仍是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命题微探,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题点一 修辞式仿写:形与神, 核心突破,落实比方法更重要,题点二 逻辑式仿写:表与里,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题点一 修辞式仿写:形与神,一、比喻:打比方 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11、 2.构成必需条件。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3.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4.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理解必备知识,知识运用1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我愿播进你肥沃的土地,萌发一片葱郁的生机。,答案 (示例)假如我是一个音符,我愿谱进你甜美的歌里,鸣奏一曲动人的旋律。 假如我是一滴春雨,我愿洒进你干涸的心田,滋润一段诗意的人
12、生。,知识运用2 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请体味语境,参照画线句的结构和字数拟写出中间两个比喻句的喻体。,答案 (示例)一棵向上的春苗 一朵奔腾的浪花,二、比拟:变个脸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 2.种类。拟人;拟物。 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述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注意问题。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
13、人烦闷,这里却给“秋雨”以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比拟的本体与拟体(人和物)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低低的私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 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于比拟的人和物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知识运用3 仿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另外选择一种事物,表达出一种善意。 沙发:人家都说/我的模样好像表示/“请坐请坐”/其实不是/这是一种/“让我抱抱你”的姿势。,答案 (示例)茶杯:人家都说/我的模样好像表示/“请喝水请喝水”/其实不是/这是
14、一种/“让我亲亲你”的笑容。,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而“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三、借代:做代表 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绰
15、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4.注意问题。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具有“鲜明的
16、代表性”,会造成歧义。 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做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表反面人物。如“诸葛亮”等做借体,常用来代指正面人物,而“三只手”等做借体,常用来代指反面人物。,知识运用4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B.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遥望洞庭山水色(一作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解析 D项运用的是比喻手法。 A项“衣冠”代指达官贵人。 B项“珠翠”代指宫女。 C项“孤帆”代指船。,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1)借代
17、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2)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 (3)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四、夸张:说大话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
18、。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 4.注意问题。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 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
19、见”,这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 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 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知识运用5 我国传统节气,不仅是身外纯自然的季节,更是生命的四季,四季景致莫不附着生命的律动。请仿照示例,在“立春、惊蛰、清明、夏至、寒露、霜降、大雪”这几个节气中挑选两个,写两则对节气的个人解读。要求:字数相等,意蕴贴切,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大暑骄阳似火,热到极致,繁荫蔽日,蝉歌如雨。,答案 (示例)立春春已归来,收尽余寒,草长莺飞,花香鸟语。 惊蛰轻雷隐隐,凝聚雨露,万物苏醒,虫叫蛙鸣。,五、对偶:比翼齐飞,共结连理 1.概念。对偶
20、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按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串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按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和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
21、,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按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4.注意问
22、题。现代人写的对偶句有时上下联对得并不很工整,虽然上下句字数相等,但结构只是基本相同,字面还可以重复,在词性、平仄上也不讲究。,知识运用6 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不超过30个字。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答案 (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 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解析 本题考查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见时表现出了
23、相似的感受:很面熟。两人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是前世有缘,所以才会有一见如故的感受。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六、排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2.种类。从结构上,排比可分为四类: 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 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修辞 逻辑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7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