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6 书本里的蚂蚁》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6 书本里的蚂蚁》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6 书本里的蚂蚁》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6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墙 趴”等 3 个字,会写“孤、零”等 8 个字,会写“孤零零 睡觉”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小蚂蚁住进书里之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2.复述课文,体会童话神奇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书本里的蚂蚁这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从而培养热爱语言文字与阅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那些新奇有趣的事情。难点:复述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
2、标】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蚂蚁图片【此处为课件 2】。2.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蚂蚁的知识。(教师小结补充)3.师: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关于生活在书本中的小蚂蚁的童话,怎么样?4.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学法指导:【此处为课件 3】1、标:标出自然段。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4、问:不懂的问题。(二)讨论: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1.教师配乐范读。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3.检查生字情况1. 同桌合作,读通课文。主要把生字和
3、生僻字读准2. 指名读生字,集体正音。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4】孤 零 睡 随 荚 碎 挺 编 墙 趴 蕊(1)读准字音注意:“随 碎”是平舌音,“睡 蕊”是翘舌音,“编”是前鼻音,“零 挺 墙”是后鼻音。(2)指导写法:【课件出示 5】出示会写字:孤 零 睡 随 夹 碎 挺 编 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如何把字写正确、美观?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孤”左窄右宽,注意左边“子”字旁中间一提的写法,右边是“瓜”不是“爪”;“夹”字注意笔顺:横 点 撇 横 撇 捺;“睡”左窄右宽,右边的“垂”,共四横,写时注意间距均等,但长短不同,最后一横最短,第二横最长,两个短竖插在地二个横上面。“挺”左窄右宽,注意
4、右边是个“廷”,“编”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扁”里面是一横两竖。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记住字形,当场听写。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展示交流如下: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睡 碎 挺 编熟字加偏旁(熟字):子+瓜=孤 雨+令=零 有+辶+阝=随形近字比较:来一夹 狐一孤 偏一编 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6】孤零零 睡觉 随手 细碎 密密麻麻 编故事 墙角 花蕊 注意“零”在这里读轻声。4.理解词语:【课件出示 7】孤零零:本文指孤单、孤独,没有依靠。细碎:细小而零碎。密密麻麻:非常的密集,像鱼鳞那样排列着。形容又多又密。花蕊:花的雌蕊和雄蕊的统称。三、自由读文,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
5、文,提出不懂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上做批注。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3.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共同解疑。归纳质疑:【课件出示 8】书本里为什么会有一只小蚂蚁?书本里的这只小蚂蚁都做了什么呢?书本里的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四、小结从此,小蚂蚁就在这本旧书里面安家落户了,自从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全文。并能复述课文。2.通过学习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从而培养热爱语言文字与阅读的兴趣。【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抽读生字卡
6、片。2.听写生字。3.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只小蚂蚁无意中被一个小姑娘夹进了一本旧书里,被压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后,他居然发现这本旧书里的字全都会说话,而且后来非常乐意自己也当它们的一员,成为一个字,从此在旧书里安家落户,我们来看看自从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二、精读课文,重点突破(一)学习第 1、2 自然段:【课件出示 10】指名读 1、2 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说)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这只小蚂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扁扁的了,你们会想些什么呢?(二)学习 3-6 自然段【课件出示 11】师:接下来,被书本压成了扁扁的小蚂蚁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7、请同学们自读 3-6 自然段。(讲述了小蚂蚁与书本里的字对话,并挺乐意做一个字。)练读,分角色朗读 3-6 自然段,读出小蚂蚁奇怪的神态与非常乐意做一个字的快乐。(三)精学 7-13 自然段。1.学习 7、8 自然段【课件出示 12】指名读第 7、8 自然段,其他同学边读边思考,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指名说(旧书不在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2.学习 9、10 自然段【课件出示 13】(1)生自读 9、10 自然段,还有哪些更新奇的事情发生呢?指名说(字天天做运动,小姑娘每天看到不一样的新故事。)(2)做“文字窜门”游戏。【课件出示 14】出示:“他们向蚂蚁学习跳舞。”(改变文字顺序,变成一个意思
8、不同的新句子。)预设:蚂蚁向他们学习跳舞。(3)练读 9、10 自然段,读出小姑娘的惊奇。3.学习 11-13 自然段【课件出示 15】故事为什么每天都和昨天的不一样呢?指名分角色读 11-13 自然段。(语言文字就是如此神奇,同样的文字以不同的形式排列组合,就组成了新的词,新的句,表达出新的意思,当然也就每天产生和昨天内容不一样的新故事了。)(四)齐读课文。指名复述课文。三、畅谈感受,教师小结。1.对比一下这篇童话和以往的童话有什么不同。2.谈一谈你学了这篇文章的感受。(让学生充分谈感受,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看法。)3.小结:通过这篇神奇的童话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在享受快乐的同时,能够像小蚂蚁一
9、样,活跃起来,去丰富自己的生活、创造新的生活。【板书设计】书本里的蚂蚁原来的小蚂蚁变成了一个会走动的字原来从没想过要走动的字变成了到处走动的字原来的那个故事变成了新的故事【课后反思】在给孩子们上“书本里的蚂蚁”的时候,首先以提问的形式导入“你们见过蚂蚁吗?请孩子们来说说蚂蚁的外形及生活习惯。”孩子们发言很积极,都说见过,说“蚂蚁是黑色的,头上有两个触角,身体像个圆桶分成三节,蚂蚁喜欢吃的东西很多:小米粒、碎面包”它们靠触角交流”一下子就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本课教学主要采取朗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说、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文字的魅力,课中我设计了“文字串门”游戏,让学
10、生变换标点和文字顺序改变句子的意思。学生对这个游戏尤为感兴趣,连平日里不怎么爱动脑的同学都举起了小手,很多同学在游戏结束了还意犹未尽。我不由想到,如果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相应的在教学中组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和语言活动,不是更能激发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与阅读的主动性吗?“文字串门”游戏从形式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学资源创新教案书本里的蚂蚁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吗?读过哪些童话?(生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的故事,板书课题书
11、本里的蚂蚁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蚂蚁怎么到书本里了?到书本里后发生了那些故事?等)那我们就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畅。边读边圈生字并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熟练。2检查朗读情况,理解词语“花蕊”“陈旧”“密密麻麻”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看看你能否解决上课提出的问题?(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变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在它的感染下,书本里的字跳舞、串门。每天都能编出新的故事。)四、走进童话,领略神奇。 1.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鄂教版 2018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书本 蚂蚁 教案 作业题 答案
文档标签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13 守信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七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冀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第6课泥姑娘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二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四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1 信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五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三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八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4 煮书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20 天鹅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鄂教版2018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15 信任教案及作业题含答案
- 书本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