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7课《咬文嚼字》ppt课件(4)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7课《咬文嚼字》ppt课件(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7课《咬文嚼字》ppt课件(4)(4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猜字迷: 老鼠掉进书箱里,咬文嚼字,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咬文嚼字”的含义,比较: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像这样描写得精辟的句子还有很多,曹雪芹呕心沥血撰红楼,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古人对文字的斟酌还有这样一些名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颈须(唐代卢延让的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2、杜甫)。 古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着实令我们钦佩。那么今人对待语言文字的运用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今天就让我们借助现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章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恰当的使用语言文字。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朱光潜,执教:四川省简阳市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陈阳,教学目标 1、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之间的密切关系。 2、体会作者关于咬文嚼字的实例,列举体现出的道理。 3、学会咬文嚼字的方法。 4、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教学设计】 通过对比阅读来引导学生思考“咬文嚼字”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不同美学追求。,朱光潜(1897-1
3、986),安徽桐城人。笔名孟实、孟石。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代表作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 、 诗论、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等。 他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作者简介,重点掌握的字词,咬文嚼字 没镞 啰嗦 锱铢必较 憎恶 斩截 深恶痛嫉
4、 索然无味 岑寂 倒涎,( jio ),( lu su),( zng ),( su ),( m z ),( z zh ),( zhn je),( cn ),( j),( xin ),听课文朗读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咬文嚼字(课文未选部分) 朱光潜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
5、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
6、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这是一个善用联想意义的例子,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
7、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数籍还是“付梓”“杀青”。象这样例子举不胜举。他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版反应”(stock response)。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版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套版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
8、的意料所及。沿着习惯去做总比新创更省力,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落入下乘。以上只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例子举不尽道理也说不完。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业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本着这个精神,他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
9、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它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第3段)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第3段)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5段),一、阅读课文找出本文中作者的观点(原文),1、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第3段)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第3段) 3、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第5段) 4、其实
10、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第5段) 5、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第5段),二、阅读课文找出本文中含有“思想感情”四字字眼的句子,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咬文嚼字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2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第二层(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 第三层(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阐述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直接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第一层(1-2):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
11、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憎恶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四、课文分析理解,比较以下语言: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剧本屈原 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红楼梦 你这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革命家
12、的风度 郭沫若不好的援例,虽然只改变了一个字,但是句式已经变化。而且“你这”一般都带有极端憎恶的语气,表示强烈的情感,因而也一般用于骂人时,在赞美是不适宜。因此,不同的情感要用不同的句式。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家,用词还斟酌很久,甚至有些地方用的不妥。更何况我们呢?因而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一定要咬文嚼字,有一字都不可以放松的谨严。,改得好,表达了强烈的感情色彩,郭沫若屈原改“是”为“这”,改得不好,影响了情感表达,探究,郭沫若剧本屈原中的例子、红楼梦中的例子、郭沫若不好的援例说明的道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的运用必须
13、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探究,比较以下语言: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王若虚修改史记李广射虎,改得不好,失去一些情感的韵味,第二层(3-4):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说明的道理:文章的字数不同,意味也不同。文章的好坏,主要是意味,是表达效果,而不在繁简。,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原文中“发现
14、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你认为动词推与敲,哪一个更恰当,更准确,更生动? 而韩愈为什么要选择“敲”?,炼字比较,这是“推 敲”的故事,两个字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意境,第三层(5):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朱光潜先生在里,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语文 基础 模块 下册 咬文嚼字 ppt 课件
文档标签
- 咬文嚼字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3课雷雨ppt课件4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7课雨巷ppt课件4
-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8课咬文嚼字ppt课件3
-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8课咬文嚼字ppt课件2
-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8课咬文嚼字ppt课件1
-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2课蝉ppt课件4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3课劝学ppt课件2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创造宣言ppt课件4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3课劝学ppt课件1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3课劝学ppt课件4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7课咬文嚼字ppt课件2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6课登高ppt课件4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7课咬文嚼字教案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7课咬文嚼字ppt课件1
- 第7课 铸剑ppt课件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7课咬文嚼字ppt课件3
-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7课咬文嚼字ppt课件4
- 第7课 日喻ppt课件
- 人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1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