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单元质量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卷(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创新/创造提防/提纲挈领省吃俭用/不省人事B炮制/炮筒 落脚/失魂落魄 兴风作浪/兴高采烈C颤抖/颤栗 晕车/晕头转向 差强人意/差可告慰D押解/解数 纤绳/纤尘不染 打草惊蛇/虚与委蛇解析:A项,chun、d/t、shn/xn;B项,po/po、lu、xn/xn;C项,chn/zhn、yn/yn、ch;D项,ji/xi、qin/xin、sh/y。答案:D2下列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是()A木(象形)休(会意)江(形声)房(
2、形声)B座(象形) 占(形声) 架(会意) 芳(形声)C固(形声) 攻(会意) 旗(形声) 本(会意)D语(形声) 究(形声) 材(会意) 见(象形)解析:B项,座形声,占会意,架形声;C项,攻形声,本指事;D项,材形声,见会意。答案:A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只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A差劲差遣参差差旅费差强人意B累赘连累累计别累着连篇累牍C和诗和睦和面和稀泥和盘托出D着落着迷着陆着火点着手成春解析:A项,ch,chi,c,chi,ch;B项,li,li,li,li,li;C项,h,h,hu,hu,h;D项,zhu,zho,zhu,zho,zhu。答案:D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
3、是多音字,其中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A置之度外忖度审时度势气度B数以万计数落数见不鲜定数C细嚼慢咽倒嚼味同嚼蜡咀嚼D狼吞虎咽咽喉咽不成声吞咽解析:A项,“置之度外、气度”读d;“审时度势、忖度”读du。B项,“数以万计、定数”读sh;“数落”读sh;“数见不鲜”读shu。C项,“细嚼慢咽、味同嚼蜡”读jio;“倒嚼”读jio;“咀嚼”读ju。D项,“狼吞虎咽、吞咽”读yn;“咽喉”读yn;“咽不成声”读y。答案:A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优美是人类最早把握的一种美的形态。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对于美的最初认识,都是“美在于和谐”,都强调美只能存在于事
4、物的多样统一之中,这种多样性的统一就是和谐,也就是优美。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是一个事物的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它首先表现为感性形式的和谐统一。优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其次它还表现为内容的完整与统一。亚里士多德就强调美的事物应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说:“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分别就在于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统一体。”再次,它还表现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即形式能够完美地适合于内容,内容和形式处于交融无间、互相适应的状态,既不是形式压倒内容,也不是内容溢出于形式。另外,这种和谐还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的和谐,即
5、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状态中,主体感到了他同外部世界的统一,外部世界成了他的自我的肯定,从而产生一种审美的愉快。优美的这一基本特征是由优美的本质决定的。美的本质和根源在于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是真和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矛盾统一,而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等便是这种矛盾统一的各种具体不同的形态。优美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这一本质,它表现为现实对于实践的单纯的肯定,而不是二者的对立、冲突和斗争;表现为对于丑的排除,而不是美丑并存的局面;表现为实践的静态成果,而不是实践的艰苦历程。在这里,现实与实践、真与善、规律性和目的性似乎是处在交融无间、相对统一的状态中,所以在形式上它
6、呈现为和谐与相对稳定,给人们的审美感受也是单纯平静的。优美的这一本质还可以在它的各种具体形态中得到进一步说明。社会生活中的优美往往表现为人们之间的一种融洽的关系与和平宁静的生活氛围,像体现着无私的友谊、贞洁的爱情、亲子之爱等等的各种场景与行动。自然中的优美往往是那些为人们所熟悉所把握了的对象,如花颜月色、珠光宝气、鸟兽虫鱼等等,以及山明水秀的自然景色,甚至野外的荒郊小径。艺术中的优美是现实中的优美的能动反映。优美的艺术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斗争一般不具有严峻对立、不可调和的性质,而且往往以大团圆为结局;而优美的诗歌和散文,则是往往摄取一些日常生活小景,集中地表现,在形式上也力求完美和谐。5根据文章
7、内容,下列不属于“优美”范畴的一项是()A春日的傍晚,父母带孩子在公园里放风筝,满怀爱意地看着孩子欢快地奔跑。B贵州黄果树瀑布飞流急湍,直落千尺;虎啸雷鸣般的轰鸣,震耳欲聋。C王实甫西厢记中张君瑞与崔莺莺几经波折,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D江南园林中绿树掩映着亭台楼榭,湖塘倒映着灰瓦白墙,修竹遮掩着小桥流水。解析:形式上,黄果树瀑布是宏大的、变化剧烈的、棱角分明而强烈的,不属于优美范畴。答案:B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西方都认为事物的多样统一才能构成优美,事物的单一因素不会给人以优美的享受。B优美的基本特征是和谐,其感性形式是和谐统一的,因此大的、有冲突的事物不会形成优
8、美。C真和善、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矛盾统一,可以表现为优美、崇高、喜剧、悲剧等不同形态。D对于丑的排除、实践的静态成果和现实对实践的单纯肯定,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是单纯平静的。解析:原文说的是“优美的事物往往是小巧的,光滑的,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大的、有冲突的事物”未必不优美。答案:B7下列关于文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为了说明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区别。B本文论证说理方法灵活多样,既有举例分析,也有对比说理和比喻论证。C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从对优美的认识到其特征、本质,逐层展开,逻辑严密。D本文语言形象优美,生动活泼,富有
9、表现力,很好地阐明了“优美”这一美学概念。解析:A项,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是为了说明美的事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项,本文说理没用比喻论证的方法。D项,本文语言特点应该是凝练质朴,而不是“形象优美、生动活泼”。答案:C三、古代诗文阅读(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9分)李申耆治盗李兆洛,字申耆,尝官安徽凤台县。凤台称难治,其地贫瘠而俗悍,以故民多流为盗,出入淮、泗间。李既至,乃时策骑挟健役,周视乡墟,廉知豪桀有不法者,至其家,缚其魁以去。审其有材能者,贷其罚,署为县役,责以捕贼,于是凤台之盗渐戢。时百龄督两江,治盗极严。会仪征有巨绅被盗,且戕其全家以逸。百震怒,檄下所属,一月不得盗
10、,皆劾罢之。李侦知盗为蒙城人,既劫,实伏匿于凤,又知翼蔽此盗者有巨猾,若名捕,或计诱之,必不得。乃夜密招前所无用之健役,置酒于署中内室而命之饮。酒数行,李曰:“吾不日去官矣!今置酒,与若辈别耳。”群役惊相顾,有泣下者。李复徐曰:“仪征之盗案,若曹所知也,一月不获,则吾必同被劾。吾本欲遣若曹缚此盗,虑有不能,则不如吾一人任其咎。”语竟,群役进曰:“公,好官也。甘自得罪去官,不以难事属役辈,役辈之有今日,惟公生之,今请以死相报。”李慨叹,亦泣下,拊其背,许而遣之。.盗所匿巨猾家去县城四十余里,役辈乃以夜往。至时,巨猾方宴盗,室中燃巨烛如椽大,酣呼之声达户外。役突入,至其庭曰:“故人别来相念否?今敢
11、为不速之客。”巨猾睨役辈而笑曰:“君辈久已在官中,此来,岂以仪征一案耶?”役乃言李以此案将去官。巨猾指上座一客曰:“此即某也。君以李公命来,吾不忍相负,否则君不生还矣。至某之诣狱与否,君自商之。”盗某大声曰:“去去,我从汝行。李公固好官,虽罪我,当也。我岂忍以自全躯命,累李公及汝辈?”遂相将入城。.李知役去必得盗,预置槛车,并集壮丁百余人以待。及役偕盗至,即略诘狱情,盗亦直供不讳,即槛送蒙城,而亲督其行。凤台距蒙城八十里,中有巨镇,为凤、蒙交界地,亦往来所必经之要道也。李至镇,命舁槛车入旅店,自踞坐胡床于店门外。方初发凤台时,知巨猾已约期于此镇来劫盗,既至镇,即踞坐店外,与观者语刺刺不休,而潜
12、使壮丁在店中饱食后,即随槛车破后墙先行,疾驰至蒙。行时,巨猾率徒追于后,然已后槛车十余里矣。李既械盗入蒙城狱,具狱词以上,云仪征盗已获,今由凤台解蒙城,不日可归案。百得牒,大喜。(选自清稗类钞,有删节)8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贷其罚,署为县役贷:赦免B百震怒,檄下所属 檄:下令C不以难事属役辈 属:交付D即槛送蒙城,而亲督其行 督:掌管解析:督:监督。答案:D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李申耆善于攻心之谋的一组是(3分)()李侦知盗为蒙城人,既劫,实伏匿于凤。吾本欲遣若曹缚此盗,虑有不能,则不如吾一人任其咎。李慨叹,亦泣下,拊其背,许而遣之。君以李公命来,吾不忍相负。既至镇,
13、即踞坐店外,与观者语刺刺不休。巨猾率徒追于后,然已后槛车十余里矣。ABCD解析:是李申耆察知盗贼所在的过程;以巨猾之口表现李申耆的德望;是巨猾劫囚失败的结果。答案:B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申耆到凤台后,时常带领下属巡行乡里,到那些不遵守法度的豪强家里去抓人。B凶犯藏匿于凤台某奸猾之徒家中,对他公然抓捕或是诱捕,李申耆都没有十足把握。C如果一个月之内抓不到凶犯李申耆就将被免官,因此他在家中摆酒与众差役告别。D从凤台出发时,李申耆便已知道有人要劫囚车,使用巧计把囚犯平安押送至蒙城。解析:摆酒的目的是起用这些差役去抓捕盗贼,并非为了作别。答案:C11把文中
14、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会仪征有巨绅被盗,且戕其全家以逸。(5分)译文:_(2)我岂忍以自全躯命,累李公及汝辈?(5分)译文:_答案:(1)恰逢仪征有个大户人家被盗,并且(盗贼们)杀害了他的全家之后逃跑了。(2)我怎么忍心因为保全我自己的生命,而拖累李先生和你们这些人呢?参考译文:李兆洛,字申耆,曾经在安徽凤台县做官。凤台县以难于治理著称,那里土地贫瘠而民风剽悍,因此很多百姓都流落为盗贼,在淮水、泗水一带活动。李申耆到了凤台以后,就时常骑着马带着一些体壮的差役,在乡野间巡察,查知有不遵守法度的豪强,到他们的家里,抓走他们的头领。仔细考查这些人当中有能力的人,赦免他们的刑罚,登记
15、为县里差役,责令他们抓捕盗贼,于是凤台县的盗贼日益收敛。当时百龄督察两江,治理盗贼非常严厉。适逢仪征有个大户人家被盗,(盗贼们)杀害了他们全家之后逃跑了。百龄非常愤怒,下令下属的官员,一个月内抓不到盗贼,把他们都弹劾罢职。李申耆侦察了解到盗贼是蒙城人,抢劫之后,实际上藏在凤台,还得知有个特别狡猾的人藏匿了这个盗贼,如果以抓捕之名前往,或用计谋诱使他交出盗贼,都是不能实现的。于是夜里秘密招集之前没有发挥用途的那些差役,在官衙的内室之中安排酒宴邀他们同饮,酒过三巡之后,李申耆说:“我过不了多久就要丢官了!今天请大家喝酒,是和你们告别。”众差人吃惊地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有的人流下了眼泪。李申耆又缓缓说
16、:“仪征的盗窃案,你们是知道的,一个月没有抓到人,那我也一定会同其他人一样被弹劾。我本来想派你们去抓这个盗贼,担心你们做不到,那么不如让我一个人承担处分吧。”话说完,众差人上前说:“你,是一个好官,甘愿自己获罪罢官,也不把这难办的事移交给我们这些差人,我们这些人有今天,是你使我们有生路,现在就让我们用死来回报你吧。”李申耆不禁感叹,眼泪也流了下来,拍着他们的背,答应派他们去抓盗贼。盗贼藏身的地方距离县城四十多里,差人们连夜前往。到的时候,那个奸猾之徒正设宴款待盗贼,屋里点着很粗的蜡烛,醉酒的呼喊声直传到屋外。差人们冲了进去,进入他的庭院中说:“老朋友别来无恙吧?今天我们冒昧地做一回不速之客。”
17、那个狡猾之徒不屑地看着差人们笑着说:“你们早已是官府的人,这次前来,难道是因为仪征的案子吗?”差人于是说了李申耆因为这个案子将被免官的事。那狡猾之人指着坐在上首的一个客人说:“这就是你们要找的人,你们受李先生的命令而来,我不忍心对不起他,不然你们就不能活着回去了。至于这个人愿不愿意进监狱,你们自己和他商量吧。”那个盗贼大声说:“去去,我跟你们走,李先生本来就是一个好官,即使降罪于我,也是应当的。我怎么忍心因为保全我自己的生命,而拖累李先生和你们这些人?”于是差人们带着他回到了城里。李申耆知道差人们此去一定会抓到盗贼,预先安排了囚车,又招集了一百多个壮丁等在那里。等到差人们把盗贼带到,粗略地盘问
18、了一下案情,盗贼也供认不讳,就用囚车装了押送蒙城,亲自监管他们押运。凤台距离蒙城八十里,中间有一个很大的乡镇,是凤台、蒙城交界的地方,是来来往往的人必经之路。李申耆到了镇里,命令下属抬着囚车进入了旅店,自己则坐在店门外。刚刚从凤台出发之时,李申耆就知道那个奸猾之人已经与人约定到这个地界来劫囚车,等到了镇里,就坐在店门外,与围观的人说个没完,暗中却让壮丁们在旅店中吃饱后,就押着囚车推倒后墙先走,一路奔驰至了蒙城。走时,那奸猾之人率领众人在后面紧紧追赶,然而已经被囚车甩出十余里远了。李申耆押送盗贼进入蒙城的监狱之后,准备好案情文书呈上,称仪征的盗贼已经被抓获,现在已从凤台被押解到蒙城,不久就可归案
19、。百龄得到文书,非常高兴。12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更漏子温庭筠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1)陈匪石旧时月色斋词谭:“词必须融情入景,由景见情。”请分析本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4分)答:_(2)“梧桐”“细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作表达思念之情的意象,试举例说明。(4分)答:_答案:(1)“秋思”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思。作者通过陈设华美、寂静冷清的画堂,将其与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美丽的画堂里,只有玉炉之香、红烛之泪与女主人相伴。炉烟共情思袅袅,红烛替主人垂
20、泪,情与景浑然一体,勾勒出女主人愁肠百结、无限幽思的形象。(2)古语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的就是梧桐叶。用细雨、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可见,“梧桐”“细雨”总是与“愁”字分不开的。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句)(5分)(1)静女其姝,_。爱而不见,_。(诗经邶风静女)(2)牵衣顿足拦道哭,_。(兵车行)(3)_,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4)岁暮阴阳催短景,_。(阁夜)(5)不获世之滋垢,_。(屈原列传)答案:(1)俟我于城隅搔首踟蹰(2)哭声直上
21、干云霄(3)粉身碎骨浑不怕(4)天涯霜雪霁寒宵(5)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四、现代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苦夏冯骥才四季是来自宇宙的最大的节拍。在每一个节拍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节拍,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正是那长长的夏么?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
22、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捕捉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后来父亲挨斗,挨整,写检查;我劝慰和宽解他,怕他自杀,替他写检查那是我最初写作的内容之一;这时候父亲那种强大感便不复存在。生活中的一切事物
23、,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
24、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在维瓦尔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听“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动,胜过春之蓬发、秋之灿烂、冬之静穆。友人说“夏”的一章,极尽华丽之美。我说我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夏的苦涩与艰辛,甚至还有一点儿悲壮。友人说,我在这音乐情境里已经放进去太多自己的故事。我点点头。年年夏日,我都会这样体验一次夏的意义,从而激情迸发
25、,心境昂然。一手撑着滚烫的酷暑,一手写下许多文字来。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14第一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答:_答案:从结构、内容两方面作答。(1)承上启下,前文将自然四季与生命四季巧妙联系起来,此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夏季的
26、作用,引出下文对夏的感悟。(2)两个“最”的反复和反问句式的运用,突出了对夏天的赞美之情,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15结合原文,完成(1)(2)题。(6分)(1)作者在第二段结尾处写道:“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夏天的意味全都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原文,指出“夏天的意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答:_ (2)请解释第三段画线句“苦,原是生活中的蜜”在文中的含意。(3分)答:_答案:(1)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酷热的夏天充满快乐;遭遇人生的艰难后,难熬的夏天象征了人生的苦难。(2)苦难从根本上说能磨砺人的意志,让人成为生活中的强者。16文章第五段写作者欣赏音乐四季中“夏”的乐章的感受,有什么用意?(
27、4分)答:_答案:突出了作者对夏天的独特感受(或喜爱),强调(衬托、或呼应了上文)对夏天的深刻认识,丰富(或充实)了文章的内容。17在文章的结尾段,作者说自己“充满了夏之崇拜”。结合全文,分两点概述作者产生“夏之崇拜”的原因。(6分)答:_答案:(1)夏天酷热难耐,象征人生的苦难;但苦难能使人坚韧苦斗,成为生活中的强者。(2)夏天用自焚的形式创造出火一样辉煌的顶点,启发人们迸发昂扬的斗志和激情,充分发挥才干,创造人生的辉煌。五、语言文字应用(15分)18下面文段画线处有一处词语使用不当,请写出这个词语的序号,并加以修改。(4分)印度总理莫迪2015年5月14日抵达西安,开始为期3天的访华之旅。
28、莫迪到达之时,西安城万人空巷,人民盛情欢迎。莫迪不负众望地表示要继续加强中印之间的经贸关系,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一臂之力。媒体对相关消息的报道无孔不入,纷纷解析莫迪的访华重点是经济合作领域。词语使用不当的序号:_修改:_答案:词语使用不当的序号: 修改:换成“不遗余力”。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一臂之力: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无孔不入:比喻利用一切机会(多指做坏事)。含贬义。不遗余力: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19下图是土耳其摄影师奥斯
29、曼萨厄尔在陷入战乱的叙利亚拍摄的一张照片,当他举起相机时,这个4岁的孩子竟然误把相机看作武器,跪下来并举起双臂投降。请用简短的语言揭示照片的内涵。(不超过60字)(5分)答:_答案: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内心恐惧,给儿童造成严重的心灵创伤,表达了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强烈愿望。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尽管我们的四周还布满阴云,有时候还会雾霾四起,但只要心存善意,_;尽管我们所处的季节仍然是冰天雪地的严冬,但只要我们坚守善心,_;尽管一棵小草一朵鲜花的力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善行,坚持我们的爱心,坚守我们的真诚,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幸福其实距离我们不远,_。_答案:我们的社会就有希望春天就不会离我们远去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手中六、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唐代著名的慧宗禅师酷爱兰花,在寺院里种了数十盆兰花。有一天他外出讲经,众弟子一时疏忽,数十盆兰花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打得花叶凋零。第二天,禅师返回寺院,弟子们忐忑不安,等待责罚。得知原委,禅师却说:“当初,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细细想来,看似平淡的话语却蕴藏人生智慧,昭示生活哲理。以“人生的智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标题。答案:参考2016年高考评分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2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