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1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1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1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15:诗歌鉴赏1【2017届中考贵州省六盘水市卷】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各题。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 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案】(1)C(2)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闲适)之情。【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解析】(2)试题分析:诗言志,读诗就要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与诗人一起共鸣“西湖”的春天是美丽的,“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湖水明净“澄鲜”,白云倒影其中游人沉醉在这“琉璃”般的世界中,荣辱皆忘,物我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之情。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017届中考贵州安顺卷】古诗词赏析(7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
3、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的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 、 。(2分)(2)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2分)(3)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答案】(1)孙权 魏尚(2)“狂”字为全篇定下了豪放的基调。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4、,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3)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解析】(1)试题分析: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进行分析,通过意象分析特征。此题注意典故的内容。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注意根据诗句分析词人举止神态、胸怀、壮志的豪放。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5、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2017届中考贵州黔东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1)至(2)题。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上阙一个“ ”字写出了作者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作者通过“ ”“ ”和“只恐”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2)这手气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名句,请作简要赏析。【答案】倦、闻说 、也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比喻(拟)或者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
6、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多。【解析】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愁”本是心中之事,抽象之物,只可意会,难以捉摸如今作者却意想天开地将它装上小船,给人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而且还怕愁太重,小船载不动,则愁又显得有重量了;再联系前句的“轻”字,似乎还可看到这
7、小船在重愁堆挤下被慢慢压向水面之状,从而获得了一种动态感其化虚为实这句运用新奇的比喻,把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这样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将愁之深重表达得具体可感而又淋漓尽致,堪称妙绝。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4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8、婵娟。(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答案】(1)“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1分)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1分)(共2分)(2)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分)【解析】(1)试题分析: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链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意和炼境方面考虑。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9、、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考点:5【2017届中考海南卷】古诗词阅读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的第二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2)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1)风飘絮、雨打萍。(2)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解析】(1)试题分析:要把握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
10、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这一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破碎的国家飘摇不定比喻成“风飘絮”,把自己坎坷的经历比喻成“雨打萍”诗中第二联,形象生动地比喻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两个短语是:风飘絮、雨打萍。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时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作答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一是在他二十一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抗元示例: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事业失败(抗元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考点
1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2017届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唐代)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23年来的人生经历。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若隔世的感慨。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2)这首诗尾联
12、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A(2)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达自我振奋精神的决心。【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长”意为振作,“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意为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暂凭杯酒长精神”流露出的不是忧愤不平之情,而是一改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示要振作精神,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13、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2017届中考黑龙江龙东卷】阅读古诗文,回答下列各题。【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解析】试题分析: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分析,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要注意结合整首诗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来分析本诗通过对自己身世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飘零,国家败亡的痛心,体现了他慷慨激昂
14、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可抓住诗句中“谁无死”、“丹心”、“汗青”等词语来理解与把握主题思想,这样就容易理解。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2017届中考湖北荆门卷】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释:下榻:指留宿处。行杯:浮杯,流觞。回:回荡,摆动 (1)诗中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最妙的当属“引”和“衔”二字,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2)请结合诗意简要分析诗中的第二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
15、杯”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作用。【答案】(1)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大雁、高山以人的情感,把愁心带走,把好月送来,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2)身处岳阳楼,仿佛是在云间下榻,天上喝酒,这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的高耸入云,抒发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的意思是: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
16、天上传杯饮酒五六两句极言岳阳楼高耸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连”、“接”,二字,是夸张之笔,用于此处同样是为了突出心情的愉快。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2017届中考湖北省襄阳卷】古诗词赏析(4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全词用语精炼传神。上片一个“ ”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 ”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2分)(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
17、心理,请具体谈谈。(2分)【答案】(1)闭 泪(2)征人们都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解析】(1)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注意分析“思乡”和“建功立业”的矛盾。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2017届中考湖南娄底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
18、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答案】(1)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2)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
19、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诗人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的颓唐落寞之感诗人借助景物,阐明事理,很含蓄地回答了白居易诗中对他遭受过多的挫折、满朝冠盖、斯人憔悴的同情,转而宽解对方,希望他能以平淡之心来看待世事变迁与宦海沉浮。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2017
20、届湖南岳阳卷】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下列各题。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
21、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答案】(1)D(2)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解析】(1)试题分析:D地名的双关,不是拟人。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15 诗歌鉴赏第01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专题 15 诗歌 鉴赏 01 2017 年中 语文试题 分项版 解析 汇编
文档标签
- 专题03
- 诗歌鉴赏第04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 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第01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
- 名著导读第01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 2018中考语文之诗歌鉴赏解析版
-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3诗歌鉴赏
- 诗歌鉴赏第01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 诗歌鉴赏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 诗歌鉴赏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
-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3诗歌鉴赏
- 诗歌鉴赏第04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原卷版
- 诗歌鉴赏第02期-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 诗歌鉴赏第02期-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解析版
-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诗歌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2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