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9课《说“木叶”》学案
《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9课《说“木叶”》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第9课《说“木叶”》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9 9 课课 说说“木叶木叶”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他曾告 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 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 这笔精神财富近 20 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 上世纪 80 年代林庚 从北大退休, 便一直居住在这里。 他在园子里种了花草, 学生们从门口偶尔路过, 能看到在那扇油漆有些脱落的大门里, 林庚先生正静坐在藤椅上, 看着花丛思索, 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 这些学生再也听不到林庚讲课了。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
2、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 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 关键处, 会举起右手, 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 他从不用讲稿, 偶尔看看手中卡片, 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鸣还记得,一次听林庚讲“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 归后”,讲到“风满袖”的意蕴时,他平静地、引经据典地讲着,站在写满优美 板书的黑板前,静静地看着学生。张鸣忽然“感到了先生绸衫的袖子仿佛在轻轻 飘动”,虽然那时教室里并没有风。 “从那时起,我才感受到了诗的魅力,那是一种静默中的召唤。”张鸣说。 林庚给他的学生留下了这样的笑容:“他抬起头,微
3、微含笑,望着屋宇的东 方,目光中有坚毅,有安详,有回忆,有思索,有自足,有憧憬。”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 信心和自豪感。 二、作者连线 诗人学者一肩挑的林庚 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1933 年毕业于清华 大学中文系,当时,林庚先生与吴组缃、季羡林、李长之 4 名学 生风流倜傥,才华出众,被称为清华园里的“四剑客
4、”。他专于 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并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 完美地统一起来。主要著作:诗集夜春野与窗北平情 歌冬眠曲及其他问路集等,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 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三、背景探寻 学会欣赏诗歌艺术的佳作 本文选自唐诗综论。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是 把这一课题的研究提到了现代学术的高度, 同时也把唐诗风貌的系统化研究留给 了后人。本文作者在“木叶”上所下的工夫,对我们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 颇有启发。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该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 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四、文体知识 文学评论 文学评
5、论又叫“文艺评论”, 既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 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 式。 其任务在于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 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 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 评价有一个论证过程。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五、归纳整理 1.字音 筌 (qun) 袅 袅(nio) 寒砧 (zhn) 桅 杆(w i) 歧 路(q ) 浦(p) 橘 颂(j ) 皎 皎(jio) 窸窣
6、 (x s) 亭皋 (go) 冉 冉(rn) 迢 远(ti o) 翩 翩(pin) 2.字形 筌(qu n)言筌 诠(qu n)诠释 漂(pio)漂白 剽(pio)剽掠 歧(q )歧路 岐(q )岐山 绵(mi n)绵长 锦(jn)锦绣 3.词语 (1)启发 启示 【辨析】 二者都含有“开导、指引,使人受教育”的意思。侧重点不同。“启 发”着重点在“发”, 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阐明事例, 促使对方思考、 领悟。 如: 启发式教学。“启示”着重点在“示”,指直接揭示事物中的道理,让人有所认 识提高。如:从中获得了重要的启示。 【运用】 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 正
7、是从这里得到了 。 我爱读寓言故事,因为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 。 答案 启发 启示 (2)留传 流传 【辨析】 二者都有传下去的意思。“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这是祖 上留传下来的烟嘴。“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如:英雄故事世代流传。 【运用】 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 到遥远的后世。 50 多盆精品兰花亮相北濠桥东村社区,其中不乏清朝民国 名品。 答案 流传 留传 4.成语 (1)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2)相去无几:指二者距离或差别不大。相去,互相间存在距离。无几,没有 多少。 (3)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用在不好的事)。 (4)不落
8、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一、合作探究 1.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答: 答案 “树叶”, “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 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 干燥之感, 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 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 是属于沉沉的阴天, 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 还更显得空阔,它连
9、“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以“说木叶”为标题有何好处? 答: 答案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谈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 言的暗示性” , 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 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 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 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 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 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 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 学态
10、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 点。 3.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 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 答案 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 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4.按字义分析,“木”“树”含义差不多,可是古人写诗为什么多用“木叶”而 不用“树叶”呢? 答: 答案 古人常借深秋季节写离人游子的愁绪,所以他们对“秋”有特殊的敏感。 写“秋”,莫过于写叶子凋零的树木。尽管木与树含义差不多,但人们由“木” 和“树”这两个字所产生的联想却很
11、不相同。我们由“木”可以联想到“木头、 木料、 木板” , 接着联想到 “树干” , 继而联想到 “落叶” , 然后联想到 “秋天” , 以此寄托“离人游子的愁绪”。而我们由“树”联想到“满树的叶子”,继而联 想到“浓荫”,这不是秋天的形象,不能寄托离人游子的愁绪。 5.本文以精细的美学触觉,辨析了诗歌史上使人钟爱的形象,旁征博引又细致入 微, 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文学研究方法。但也有人对作者这种“咬文嚼字”的欣 赏法不以为然。你认为如何呢? 我的观点: 观点一:我以为“咬文嚼字”的欣赏法是可取的。只有“咬文嚼字”,才能把躲 在概念后面的暗示性读出来。在诗歌鉴赏中,不仅要玩味语言的言内义,而且要
12、 玩味语言以外的意义,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鉴赏诗歌的旨趣。 学完 说 “木叶” 可知,文中对“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 “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 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 观点二:我认为“咬文嚼字”的欣赏法不可取。研究诗歌时,我们不但要细细品 味诗歌的字字句句,还应当先了解诗歌的背景、诗人的生平,对诗歌要写的真正 是什么、在写的又真正是什么进行反复的推敲。诗作中,特别是对于一些思想性 比较强的朦胧诗、讽喻诗等等来说,都是“深入而不浅出”的,它们的主旨首先 往往就不大明显, 那么在此基础上若是只讲究研究文词,
13、 那就真只是 “只知皮毛” 了。 二、归纳总结 图解文章 主旨探微 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例句,通过对诗句的深入分析和比较发现,在诗 歌的艺术领域里, “木叶”之于“树叶”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 里,从而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具有暗示性。 一、百变素材 (一)盛唐少年精神的林庚 他是一位诗人,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 致;他是一位学者,一位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 考的“九五之尊”,留给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他是一位导师,一位“有 童心,毫不世故”的导师,始终坚守他的布衣精神,以平常心,做平常事,过平 常日子。 他
14、为人治学都是那样率真洒脱。他爱生活,爱家人,爱学生,爱诗歌,爱音 乐,爱运动他当年在清华大学上学时,是学校篮球队的前锋,直到他九十高 龄时, 还常在院子里引吭高歌威尔第和莫扎特的歌剧在林先生身上,始终闪 耀着盛唐的少年精神。 (二)锤炼与推敲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 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 用简短的几个字, 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 使人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诗对仗工整,意境悠远。诗人 站在江边, 听树叶萧然飘飘、 看长江波涛滚滚, 不由得感慨万千。 仔细推敲, “落 木”一词正如说“木叶
15、”林先生所说,不仅有动感,更有秋韵的质感,真是 熨帖极了。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可见,在文学语言 的运用上,确需提倡语言的推敲和锤炼,无论是炼字还是炼句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诗歌的暗示性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古代诗歌的 意象, 都有固定的感情倾向, 这是千百年来文化积淀的成果。 例: 柳, 姿态婀娜, 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 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相传长安东有一 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 送别之词,“柳”和“
16、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所以柳 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更觉得离别后的萧索凄凉。 二、技法学习 比较分析,由浅入深 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采用比较分析法, 引领读者一起进入“树叶”与“木 叶”等的不同意境,品味“木叶”的形象魅力。如“树”与“木”、“树叶”与 “木叶”、 “木叶”与“落叶”、 “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 作者均作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如先由诗句总结“木叶”出现的场合,再由此 深入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由于作者紧扣诗句, 并对诗句意境进行想象挖掘, 读者也
17、一同进入诗歌鉴赏的境界, 这样由浅入深地学会品味诗歌的外部语言和内 部语言。 迁移运用 “板桥”就是木板桥,却比“木桥”更有诗味儿。刘禹锡杨柳枝:“春 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温庭筠 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板桥”这个词也有一种特殊的 情意,换成“木桥”就索然无味了。请你试作分析,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文字。 【示例】 虽然“木”与“板”表面上看,没有什么深刻含义,但是在运用中“板桥” 就是木板桥, 却比 “木桥” 更有诗味儿,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诗人一般用 “板桥” 来诠释“木桥”。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脍炙人
18、口,极受称赞。作者仅用了几个名词,就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充满形、神、影、色 美感的山村早春拂晓图,诗人用板桥而不用木桥,是因为板桥常给人以一种回忆 而又亲切的感觉,木桥常给人以一种冰冷无情的形式,如果换成“木桥”就索然 无味了。刘禹锡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 别,恨无消息到今朝”中也是如此。“木桥”太过乏味,“板桥”能表现出意境 深远,格调高雅,诗歌语言的情韵义是由于诗人反复使用而逐渐涂上去的。这种 情韵在诗里所起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词语原有的意义更重要,它可以给人以多方 面的启示和联想,使诗的含义更加丰富饱满 三、考点链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19、态度是指作者在行文中借助文字表现出来的对自己所描 写的人、事、物、景的主观倾向,或者说所包含的情感。具体来说,就是作者赞 扬什么,针砭什么;讴歌什么,讽刺什么;喜爱什么,厌恶什么等。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明显,有时候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 求我们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看法,并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和概括,避免对 作者观点态度的单纯罗列。 从题型来说,“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主要有以下几种命题方式: 考查关键词。这种题型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来考查我们对作者观点态度 的把握。 考查修辞。命题者采用“文章运用何种修辞手法”的形式,来考查我们对 作者在文中的感情态度的分析理解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说“木叶” 部编版 语文 必修 下册 木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2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