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
《5.2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2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和谐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30 分钟) 对点强化 强化点 1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保护措施 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外来物种入 侵因其缺少天敌制约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 价值,潜在价值则是指尚未发现的价值。 答案 C 2.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内许多原有的特有物种面临灭绝威
2、胁,为保护这些特有 物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严格控制污染 解析 由于大坝建成后,原有物种无法在原地生存,为保护这些物种应将它们移 入动物园、植物园或其他专门地区进行迁地保护。 答案 B 3.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一般不选用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迁地保护 C.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 D.引入被保护动物天敌的天敌 解析 引种应当谨慎,随意引种可能会导致外来物种加入当地食物链后,打破原 来较为稳定的营养结构。外来物种在入侵地往往因无天敌制约而迅速繁殖,对原 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破坏较大。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育
3、是在动物数量少、自 然繁殖困难等情况下采取的保护措施。 答案 D 4.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激发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解析 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 保持作用、调节气候等,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答案 B 5.2008 年北京奥运会已圆满结束。北京“绿色奥运”中“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 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
4、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生 态、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在城市绿化时应尽量使用本地树种、草种 B.垃圾资源化的生产模式应是一个绿色城市首选的生产模式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D.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的生态旅游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解析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是指其生态功能,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 一种生物数量减少,就会影响这个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稳定,此外,还有森林和 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旅游观赏应 属于直接价值。 答案 D 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5、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群落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B.为了增加当地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昆虫多数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多样性是一种威胁 D.生物多样性是治疗人类疾病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各种生物所 拥有的全部基因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基因库。引入外来物种需要谨慎,否则会导 致当地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 互制约,共同维持生态平衡,一种生物的灭绝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 平衡。 答案 D 7.截至 2007 年底,我国国内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 239
6、 只,而以长期合 作研究方式圈养在国外的大熊猫有 27 只,见下表: 合作国家 美国 日本 泰国 奥地利 西班牙 合计 由中国提供 8 只 4 只 2 只 2 只 2 只 18 只 繁殖幼子 4 只 4 只 1 只 9 只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工圈养能为即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之一是其栖息地被破坏 C.人工圈养属于易地保护,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对大熊猫进行科学研究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 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而人工圈养属于
7、易地 保护。 答案 C 8.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分别表示遗传(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图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 C.图反映出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共存 D.图反映出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小气候特点 解析 由题图可获得的信息有: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即遗传(基因)多样 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解答本题要从分子水平和进化角度入手分析 生物多样性,然后再分析比较。 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内容指向 联系分析 A 图表示的是基因多样性,图表示的是物种多样性,图表
8、示的是生态 系统多样性 B 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的基因,可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 基因,是遗传多样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C 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因此具有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 相对稳定地共存 D 不同的生态系统可以形成不同的小气候,其特点也各不相同 答案 C 强化点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任务 9.下列关于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B.野生生物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还要保护所有的野生植物 C.自然保护要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并举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唯一方法 解析 本题测试的知识点是
9、“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 考查考生对自然保 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较强,且试题难度较 小,涉及教材中的许多具体实例。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 利用,而不是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要求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 地开发与利用;野生生物的保护主要是保护濒临灭绝的生物种类,并不是指对所 有的野生动植物都不加任何选择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加强立法、执法、 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理性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自觉形成符合生态 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方法, 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答案 C 10.目前中国生态现代化整
10、体水平较低,名列全球倒数第 18 位,国内也只有北京 一地生态现代化水平超过平均水平,下列有关中国生态现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应当是先污染,后治理,再向生态现代化转型 B.应当是发展“原料产品废料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 C.采用综合生态现代化原理,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建设 D.应当是先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再进行城市生态建设,最后再进行生态现代化建 设 解析 在可持续发展中,生产模式应是“原料产品原料产品” ,生产过程应 当是没有废料, 从而减少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等; 只有采用综合生态现代化原理, 协调推进绿色工业化和生态现代化建设,才能缩短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否则差距 会越来越
11、大。 答案 C 11.“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 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解析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 其基本成分包括: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循环利用,而能量却只能 单向流动,不能循环。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单靠其自身的调节能 力,不能保证它向对人类最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2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 创造 人与自然 和谐 课后 分层 训练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2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