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章末检测试卷章末检测试卷(第三章第三章)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 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 C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答案 C 解析 有的种群没有雌雄性别之分,所以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A 项错误; 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决定,B 项错误;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出人 口密度,C
2、项正确;通过年龄结构可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结构稳定型的人群数量一般 保持稳定,但还会受迁入率、迁出率的影响,人口数量并不一定保持零增长,D 项错误。 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答案 D 解析 达乌尔黄鼠是一个种群, 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该种群的密度; 采用给海龟安装示踪器、 给大雁佩戴标志环的方法, 可对其移动路线进行调查; 样方法研究的对象为相对固定的生物, 如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 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
3、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 答案 D 解析 由于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性别比例,可以推知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中的 分别是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 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4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该人群的年龄结构( ) 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 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 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 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 答案 A 解析 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故年 龄结构
4、变为增长型。 5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 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 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 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种群数量最大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答案 B 解析 种群数量在K 2时,增长速率最大,即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最多。 6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 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 b 点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c 处种群个体数量不
5、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答案 D 解析 d 处波动可能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造成的;“涸泽而渔”使鱼的种群数量过少, 小于K 2,增长速率慢,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灭鼠时杀死一半的老鼠,即剩余 K 2,鼠 群增长速率快,很快能恢复到原状;环境容纳量限制了 c 处种群个体数量的上升。 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法 B该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C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时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D在显微镜下统计酵母菌数量时视野不能太亮 答案 B 解析 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一般用抽样检测法
6、,A 项正确;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 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无需设置对照组,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 求平均值,B 项错误;为了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和计数准确,取样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C 项正确;因酵母菌和培养液的折光率比较低,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不能太亮,D 项正确。 8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B在 K 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 K 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 K 值时才能开始捕捞 答案 D 解析 根据相关原理, 要获得最大
7、的产量, 捕鱼应在 K 值前, 而保持捕获后种群数量在K 2左右。 9外来新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若有天敌存在,任何种群数量的变化都会受到天敌的制约,即不会出现,而 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10高密度混养的大、小鲈鱼,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答案 C 解析 大、小鲈鱼混养时,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
8、这属于种内斗争,而不是种间关系;蚜虫 具有刺吸式口器, 靠吸食植物汁液为生, 属于寄生关系; 蝗虫具有咀嚼式口器, 可嚼碎食物, 故蝗虫与草应属于捕食关系。 11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 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龙葵 3.0 2.0 0.4 0 0 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 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 C豚草入侵不会改变该
9、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 D该区域豚草的种群数量将保持“J”型增长 答案 B 解析 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豚草种群密度增大,狗尾草种群密度降低, 龙葵被淘汰,因而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降低;由于豚草入侵,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 向发生了改变;豚草的种群密度不断增大,种内斗争激烈,最终呈“S”型增长。 12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衣层, 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信息中
10、可以看出,森林群落中垂直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的植被,水平方向上植物 种类也有差别,这体现了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菌体 答案 C 解析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使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较大的人群中进行,如果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会使所得发病率偏
11、大;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菌体,这样得到 的数值基本上与实际相符;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要随机取样,如果选择个体较少的区域 作为样方,则计算的数值小于实际数值。 14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答案 D 解析 在生物群落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分布的变化,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 落的演化过程,称为群落的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 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
12、演替叫初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较慢,海洋和陆地均可发 生;光照条件影响着动物的分布、生理、繁殖等,故影响动物群落的演替。 1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 C 解析 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A 项正确;标志重捕法 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调查壁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 法,B 项正确;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的
13、物种组成相对稳定,但并非不再 变化, C 项错误; 近岸区和湖心区属于不同地段, 因水分和盐碱度的差异、 光照强度的不同, 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类,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 项正确。 16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制出下图,图中的 某一年的种群数量 一年前的种群数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008 年2010 年, 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2010 年2015 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该图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答案 C 解析 2008 年2010 年, 保持为
14、 2,即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总是前一年的两倍,数量一直在 增加,A 项错误;2010 年2015 年, 一直大于 1,即增长率一直大于 0,因此种群数量一 直在增加,B 项错误;环境容纳量指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图中 一直保持大 于 1,因此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不能确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C 项正确; 高中生物中的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 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用字母、 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 也包括表格、曲线、柱状图、扇形图等数学表达式),该图是数学模型,D 项错误。 17图中曲线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
15、,曲线表示其死亡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在 C 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 点之后呈“S”型曲线增长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 点对应的时期 CC 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种群死亡率逐渐升高,出生率逐渐下降;C 点时出生率 等于死亡率,说明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在 C 点之前呈现增长趋势, C 点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种群数量的增长快慢要根据增长速率来判断,而不是增长率,A 点 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虽然较大,但数量并不一定增长最快;从曲线中不能得出种群数 量变化受食物
16、影响的结论。 18下图表示某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的变化为:弱强弱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甲种群在 t1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在 t2t3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 Dt4时间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答案 A 解析 注意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分析甲、乙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它们 的关系属于竞争力悬殊较大的竞争。从结果看,乙处于竞争优势地位。如果坐标的纵轴改为 “种群中个体的数量”,则类似于课本中讲的“S”型增长曲线;t2
17、和 t4相当于“S”型曲线 中的K 2值,t3和 t5 相当于“S”型曲线中的 K 值,此时对应的甲、乙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据 此我们可以得出 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数量都增长,在 t2t3时间内,甲、乙种群数量还 是增加。 19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如图 所示)。第四种鸟丁与乙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 X 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种鸟 最可能是( ) 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 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 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 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 答案 D 解析 群落内的各种群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章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 生物群落 演替 检测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29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