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章末检测试卷二章末检测试卷二(第三章第三章)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18 安徽淮北一模)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立方米自来水中有 20 个大肠杆菌,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增加 C种群的“J”型增长既无环境阻力也无 K 值 D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结果偏低 答案 C 解析 每立方米自来水中有 20 个大肠杆菌,是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 错误;种 群数量还受环境的影响,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如果环境条件恶劣,种群数量不一定增 加
2、,B 错误;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若标志物部分脱落,则重捕中标志个数减少,则 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D 错误。 2 (2018 四川德阳旌阳区校级模拟)如表所示为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的调查表, 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组号 1 2 3 4 5 面积(m2) 4 4 4 4 4 田螺数量(只) 13 19 16 14 18 A.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 B稻田中田螺种群数量的多少就是田螺的丰富度 C田螺的年龄结构直接决定了田螺的种群密度变化 D田螺种群密度为 16 只/m2是种群的空间特征 答案 A 解析 丰富度是群落的特征,是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
3、多少,B 错误;出生率和 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即影响田螺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 错误;由表中数据计算可得田螺种群密度(1319161418) 5 44 (只/m2),D 错误。 3(2018 镇江模拟)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 100 个鼠笼,捕获了 68 只鼠,标志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地点放置了 100 个鼠笼, 捕获 54 只鼠,其中标志的鼠有 12 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此种鼠的种群数量约为 6854 12306 只 B该调查方法为样方法,也可用于统计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C草原上鼠
4、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时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过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答案 B 解析 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取样器取样,不适宜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 错误。 4 (2018 山东济南一中期末考试)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 可能偏 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鲫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答案 A 解析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
5、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设标志总数为 a,第二次捕到的总数为 b, 其中标志数为 c,则总鲫鱼数为 ab c,标志物脱落使第二次捕获时标志鲫鱼(c)数目减少, 所得总鲫鱼数会偏大,A 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如果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 计数前未振荡,则从上层吸出的酵母菌较少,B 错误;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 的特性,如果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会使数值偏小,C 错误;采用样方法调 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夹角中的数目,若不统计正好 在样方线上的个体,会导致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小,D 错误。 5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
6、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B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大 C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其种群数量衰退的也越快 D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 答案 A 解析 种群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种群数量,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不一 定大, B 错误; 种群数量取决于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 死亡率高的种群, 若其出生率也很高, 种群数量也可能上升,C 错误;处于生殖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D 错误。 6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志过的斜纹夜蛾,适 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 统计标志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 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
7、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志总量为 N,回收率为 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 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的年龄结构 答案 D 7.如图所示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 a 点和 b 点,该鲤鱼种群的增长率一定相等 BOd 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该鲤鱼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 Cab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bc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 答案 B 解析 据图可知,a、b 两点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相等,
8、但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其不一定相等,A 错误;ab 时间段内,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大于 1,出生率 大于死亡率,鲤鱼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 错误;bc 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D 错误。 8(2018 安徽亳州期中)如图是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甲、乙分别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 C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Da 的含义是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答案 C 解析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 错误。 9(2018 山东青岛二中期中考试)下
9、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马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年龄结构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内蒙古草原上的马可能有多个物 种。 10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结构的三种类型,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a、b、c 可分别表示同一物种的三个不同种群中各年龄段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三 个种群中处于成年的个体数大小关系是 abc 三个种群的出生率大小关系是 abc 三个种
10、群的迁入率与迁出率大小关系是 abc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分析题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a 是增长型、b 是稳定型、c 是衰退型,由此可推知三个种群 的出生率大小关系是 abc,但由于 3 个种群的个体数量可能不同,所以三个种群中处于成 年的个体数大小关系是 abc 就不成立;据年龄结构的模式图无法判断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大 小,错误。 11. (2017 全国,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 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 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
11、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 D 12外来新物种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会( ) 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其种群数量增长不受天敌等外界因素的制约 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其种群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若有天敌存在,任何种群数量的变化都会受到天敌的制约,即不会出现,而 都是有可能出现的。 13如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 K 值提高 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 Cbc 段种群增长速率
12、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比较曲线 Y 与曲线 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的增长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答案 C 解析 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至 0,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C 错误。 14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 处波动可能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造成的 B“涸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 b 点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Dc 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答案 D 解析 d 处波动可能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波动造成的,A 正确;“涸泽而渔”使鱼的种群数 量过少
13、,小于K 2,增长速率慢,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B 正确;灭鼠时杀死一半的 老鼠,即剩余K 2,鼠群增长速率快,很快能恢复到原状,C 正确;环境容纳量限制了 c 处种 群个体数量的上升,D 错误。 15如图表示某种鼠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准确计算出该种鼠的种群密度 B该种鼠在第 9 年达到此环境的环境容纳量 C调查期内该种鼠在新环境中呈“S”型增长 D第 5 年后该种鼠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呈负增长 答案 C 解析 用标志重捕法只能估算出该种鼠的种群密度,A 错误;第 9 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 不为 0,说明此
14、时还没有达到 K 值,B 错误;第 5 年到第 9 年,种群的增长速率下降,但数 值大于 0,说明种群的数量仍在增加,D 错误。 16 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 并研究 Nt 1 Nt 随时间的变化趋 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 Nt表示第 t 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 t1 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 A甲种群在 t1t2段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B乙种群在 t1t2段的种群数量一直减少 C乙种群在 t3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D甲种群在 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 答案 C 解析 甲种群在 t1t2段, 先小于 1,种群数量减小,后又大于 1,
15、种群数量增加,故甲种 群在 t1t2段的种群数量先减小后增加,A 错误;同理 B 错误;甲种群在 t3后, 大于 1,且 保持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 错误。 17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 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 C田间的玉米合理密植,有高有矮 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 答案 C 解析 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 嵌状的分布状态为群落的水平结构;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为群落 的垂直结构;田间玉米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结构。 18高密
16、度混养的大、小鲈鱼,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答案 C 解析 大、小鲈鱼混养时,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这属于种内斗争,而不是种间关系;蚜虫 具有刺吸式口器, 靠吸食植物汁液为生, 属于寄生关系; 蝗虫具有咀嚼式口器, 可嚼碎食物, 故蝗虫与草应属于捕食关系。 19(2018 江苏宿迁模拟)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自然演替过程相关阶段的物种数等进行了数年 追踪研究,结果如图。AI 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调查的当地全部植物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17、B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在群落发育晚期即群落稳定阶段,该群落中的物种数保持不变 D群落只有遭受了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才会出现演替现象 答案 B 解析 群落是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的总和,所调查的当地所有生物可以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 落,A 错误;在群落发育晚期即群落稳定阶段,该群落中物种数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 并不是不变,C 错误;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只有遭受了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才会出现演替现象,D 错误。 20(2018 辽宁本溪明山区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 生物群落 演替 单元 检测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29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