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项复习卷(2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Mn-55 Fe-56 Co-59 Cu-64 Br-80 Ag-108 I-127 第第卷卷 (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 )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求的题目求的) ) 1已知 CoCl26H2O(粉红色)CoCl2(蓝色),要使二氯化钴水合
2、物的颜色由粉红色变成蓝色,可 采取的措施是( ) A降低温度 B增大湿度 C研磨 D加入吸水剂 【答案】D 【解析】要使二氯化钴水合物的颜色由粉红色变成蓝色,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即失水,故可加入吸水 剂。 2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 3mol/L 硫酸的混合液 B温度计插入反应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 140 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碎瓷片 D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答案】C 【解析】A 项,实验室制备乙烯所用的原料为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3mol/L 为稀硫酸,故 A 错误;B 项,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液的液面下,以控制温度在
3、170时生成乙烯,故 B 错误;C 项,为防暴沸,需加入 沸瓷片,故 C 正确;D 项,为防倒吸,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 D 错误。故选 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 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 加热,冷却后补加 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 SO4 2 或 SO3 2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答案】B 【解
4、析】A 项,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 pH 试纸,不能用 pH 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 值,故 A 错误;B 项,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 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 B 正确;C 项,硫酸钡和 AgCl 均为不溶于酸的 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 Ag +,故 C 错误;D 项,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 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 D 错误;故选 B。 4下列实验能
5、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 NaOH 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B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可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C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D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检验混合 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答案】B 【解析】A 项,应该用碘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A 错误;B 项,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可以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苯酚变为苯酚钠,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B 正确;C 项,碘遇淀粉显蓝色,不是碘酸 钾,C 错误;D 项,甲
6、酸钠也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产生红色沉淀,D 错误;故选 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溴乙烷中加入 NaOH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再加入 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溴乙烷中 含有溴元素 B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 C溴乙烷和 NaOH 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通入 KMnO4酸性溶液,发现溶液褪色,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 去反应 D制备新制 Cu(OH)2悬浊液时,将 46 滴 2的 NaOH 溶液滴入 2 mL2的 CuSO4溶液中,边滴边振荡 【答案】B 【解析】A 项,溴乙烷与 NaOH 溶液混合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溴离子
7、,检验溴离子先加硝酸酸化, 再滴加 AgNO3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可证明,A 错误;B 项,实验室制备乙烯时,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浓 硫酸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液液面以下,以测定反应物的温度,迅速加热至 170,B 正确;C 项,乙醇易挥发, 乙醇与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不能证明溴乙烷发生了消去反应一定生成了乙烯,C 错误;D 项,制备 新制 Cu(OH)2悬浊液时,将 46 滴 2的 NaOH 溶液滴入 2 mL2的 CuSO4溶液中,氢氧化钠不足,得不到氢 氧化铜悬浊液,D 错误;故选 B。 6对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装置(部分仪器未画出)不是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 A B C D 【
8、答案】D 【解析】A 项,实验 A 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图中白磷与红磷均为可燃物、均与空气接触及同时加热,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属于对照实验,A 正确;B 项,碳酸钠直接 加热,对应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而 NaHCO3为间接加热,温度低,对应的澄清石灰水却变浑浊,说明 NaHCO3的稳定性低于 Na2CO3,属于对照实验,B 正确;C 项,两个试管中盛放的均为过氧化氢溶液,一个加 催化剂二氧化锰,一个不加,实验时产生气泡的速度不同,属于对照实验,C 正确;D 项,很明显 D 实验中 无对照实验,D 正确。故选 D。 7已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
9、的熔点为 101 ,170 分解。下列选用的装置和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 的是( ) A B C D 制取 SO2 制取 NO2 H2C2O42H2O 分解 分离苯与溴苯 【答案】D 【解析】铜片和稀硫酸加热时不反应,应该用铜片和浓硫酸加热制取 SO2,A 项错误;常温下浓硝酸使 铝钝化,不能在常温下用浓硝酸和 Al 反应制取 NO2,B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草酸晶体的分解温度高 于熔点,即草酸晶体先熔化后分解,故试管口不能向下倾斜,C 项错误;苯和溴苯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 故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二者,实验过程中需要加入碎瓷片以防止暴沸,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进,上 口出,D 项正确。 8
10、某学生探究 0.25 molL 1 Al 2(SO4)3溶液与 0.5 molL 1 Na 2CO3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 1 实验 2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 1 中,白色沉淀 a 是 Al(OH)3 B实验 2 中,白色沉淀 b 中含有 CO 2 3 C实验 1、2 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与混合后溶液的 pH 有关 D检验白色沉淀 a、b 是否洗涤干净,不可使用相同的检验试剂 【答案】D 【解析】实验 1 在过量的 Al2(SO4)3溶液中加入 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得到白色沉淀 a,加入稀 H2SO4, 沉淀溶解,没有气泡,说明白色沉淀 a 是 Al(OH)3;实验
11、2 在过量的 Na2CO3溶液中加入 Al2(SO4)3溶液,过滤、 洗涤得到白色沉淀 b,加入稀 H2SO4,沉淀溶解并产生少量气泡,说明白色沉淀 b 中含有 Al(OH)3和碳酸盐。 由以上分析可知,A、B 项正确;实验 1、2 中加入试剂的顺序不同,混合后溶液的 pH 不同,生成的沉淀不 同,说明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同与混合后溶液的 pH 有关,C 项正确;检验白色沉淀 a、b 是否洗涤干净,都可 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 SO 2 4的方法,故可使用相同的检验试剂,D 项错误。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目的 A 将充满 NO2的密闭玻璃球分别浸
12、泡在冷、热 水中 反应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的一种因素 B 向 2 支试管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酸性 KMnO4溶液,再分别加入同体积不同浓度过 量的 H2C2O4溶液 溶液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种 因素 C 向稀 HNO3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 滴入 KSCN 溶液 稀 HNO3具有氧化性,能将 Fe 氧化成 Fe 3 D 向盛有 1 mL AgNO3稀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 NaCl 溶液,再向其中滴加 Na2S 溶液 不同沉淀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将充满 NO2的密闭玻璃球分别浸泡在冷、热水中,通过玻璃球中气体颜色的深浅变化,可以说 明反应温度是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之一,A
13、 项正确;控制酸性 KMnO4溶液体积、浓度相同,加入相同体积不 同浓度过量的草酸溶液,通过酸性 KMnO4溶液紫色消失的快慢,可以说明溶液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 素之一,B 项正确;稀硝酸与过量铁粉反应,生成 Fe(NO3)2、NO 和 H2O,C 项错误;向 AgNO3稀溶液中加入足 量 NaCl 溶液,生成白色 AgCl 沉淀,再滴加 Na2S 溶液,通过沉淀颜色的变化,可以说明 AgCl 沉淀转化为 Ag2S 沉淀,D 项正确。 10 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 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 4 个实验, 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相同温
14、度下的盐酸反应时,两者快慢相同 B盛有相同浓度双氧水的两支试管,一支加入 MnO2放在冷水中,一支直接放在冷水中,前者反应快 C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下,发现强光下的浓硝酸分解得快 D升高温度,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原因是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 次数增多 【答案】A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镁、铝的活泼性不同,故两者与同浓度的盐 酸反应快慢不同。 11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欲使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下列操作一定达不到目的的是 A向甲烧杯中加入适量 CaO B向甲中试管内滴加适量浓硫酸 C向乙烧杯中加入适量冰块 D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
15、 【答案】D 【解析】A 项,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向甲烧杯中加入适量会使甲中反应温度高 于乙,反应速率大于乙,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 A 错误;B 项,向甲中试管内滴加适量浓硫酸,浓硫酸稀 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 B 错误;C 项, 向乙烧杯中加入适量冰块,反应温度会低于甲,反应速率小于甲,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 C 错误;D 项, 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都不是气体,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不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甲中试管先出现 浑浊,故 D 正确;故选 D。 12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16、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要在相同条件下,只改变温度,才能比较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3下列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A 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 影响 向 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 FeCl3溶液 B 探究乙醇能发生氧化反应 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 C 探究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不都是 烷烃 将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中 D 探究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 有葡萄糖 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 水浴加热几分钟后, 再加 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 【答案】D 【解析】A 项,可根据反应速率是否发生变化判断是否起到催化剂的作
17、用,A 正确;B 项,如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则铜丝变成红色,B 正确;C 项,如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证明有烯烃生成,C 正确;D 项,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D 错误。 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将海带剪碎,加蒸馏水浸泡,取滤液滴加几滴稀硫酸和 1 mLH2O2,再 加入几滴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B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取 5mL0.1mol/L 的 KI 溶液,滴加 0.1mol/LFeC13溶液 56 滴,充分 反应,可根据溶液中既含 I2又含 I 的实验
18、事实判断该反应是可逆反 应 C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 H2SO4, 加热一段时间, 冷却后加入新制 Cu(OH)2, 煮沸,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D 比较Cu(OH)2、 Mg(OH)2的Ksp 相对大小 向 2mL0.1mol/L 的 MgSO4溶液中加入 2mL0.2mol/LNaOH 溶液, 再滴加 56 滴 0.1mol/LCuSO4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及其颜色的变化 【答案】D 【解析】A 项,验证海带中含碘元素,先将其中碘元素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碘化物,水浸提取碘化物后, 再将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用淀粉检验。故海带剪碎后,须灼烧成灰,A 项错误;B 项,使用少量 F
19、eC13溶 液,必有 KI 剩余。故反应后溶液中有 I2证明反应已经发生,有 I 不能说明反应有一定限度,B 项错误;C 项,检验淀粉是否水解,须在碱性条件下用新制 Cu(OH)2检验有无产物葡萄糖。故应向淀粉水解液中先加入 NaOH 溶液,以中和催化剂 H2SO4,C 项错误;D 项,2mL0.1mol/L MgSO4溶液与 2mL0.2mol/LNaOH 溶液恰好反 应生成 Mg(OH)2沉淀,再滴加少量 0.1mol/LCuSO4溶液,若白色沉淀变蓝色,则 Ksp:Mg(OH)2Cu(OH)2,D 项正确。故选 D。 15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20、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 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D 【解析】A 项,中灼热碎玻璃起加热作用,浓硝酸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 NO2,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降 低,必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只能为氧元素,因此,还有 O2生成,产生的气体为混合气体,A 项正确;B 项, 由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所以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发 生反应产生的,B 项正确;C 项,中浓硝酸挥发才能与红热木炭接触,产生的 NO2是还
21、原产物,C 项正确; D 项,红热的木炭还可与空气中的 O2反应生成 CO2,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了 CO2,D 项错误; 故选 D。 16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实验 方案 实验 目的 验证 FeCl3对 H2O2 分解反应有催化 作用 探究温度对平衡 2NO2N2O4的影响 除去 CO2气体中混有的 SO2 比较 HCl、H2CO3和 H2SiO3的酸性强弱 【答案】B 【解析】A 项,温度和催化剂都可影响反应速率,比较催化剂的影响,应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对比 实验,故 A 错误;B 项,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
22、反应方向移动,其它条件 相同,只有温度不变,所以可以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来分析,故 B 正确;C 项,CO2和 SO2都可与碳酸钠溶 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除杂,故 C 错误;D 项,盐酸易挥发,不能排除盐酸的干扰,应先通过饱和碳酸 氢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故 D 错误。 17Fenton 法常用于处理含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往调节好 pH 和 Fe 2+浓度的废水中加入 H 2O2,所 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能氧化降解污染物。现运用该方法降解有机污染物 pCP,控制 pCP 的初始浓度相同, 恒定实验温度在 298K 或 313K 进行实验。实验测得 pCP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23、,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由可得,降解反应在 50150s 内的反应速率:v(pCP)8.010 6molL1s1 B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降解反应速率,但温度过高反应速率又会变慢 C目的为探究溶液的 pH 对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D298K 下,有机物 pCP 降解速率 pH10 时比 pH3 快 【答案】D 【解析】A 项,根据图象可知,曲线中在 50s 时的浓度为 1.210 3mol/L,在 150s 时浓度为 0.410 3mol/L,则 50150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pCP) 8.010 6 mol/(Ls), 故 A 正确;B 项,温度较高时,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项复习卷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项复习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0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