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与合成》专项复习卷
《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与合成》专项复习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与合成》专项复习卷(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有机化学实验与合成有机化学实验与合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r-52 Fe-56 Cu-64 Br-80 Ag-108 第第卷卷 (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 )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共本题共 202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0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求的题目求的) ) 1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依次通过的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最
2、好为( ) A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KMnO4酸性溶液、浓硫酸 C溴水、浓硫酸 D浓硫酸、KMnO4酸性溶液 【答案】C 【解析】A 项,甲烷、乙烯与澄清石灰水不能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A 错误;B 项,KMnO4酸性溶 液有强的氧化性,会将乙烯氧化为 CO2,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B 错误;C 项,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变为 1,2-二溴乙烷,甲烷是气体,达到除杂的目的,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就得到纯净的甲烷气体,C 正 确;D 项,浓硫酸干燥,再通过 KMnO4酸性溶液会使乙烯变为 CO2,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D 错误;故选 C。 2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 3mol/L 硫酸的混合液 B温度计插入反应液面以下,以便控制温度在 140 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碎瓷片 D反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答案】C 【解析】A 项,实验室制备乙烯所用的原料为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3mol/L 为稀硫酸,故 A 错误;B 项,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液的液面下,以控制温度在 170时生成乙烯,故 B 错误;C 项,为防暴沸,需加入 沸瓷片,故 C 正确;D 项,为防倒吸,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 D 错误。故选 C。 3一个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取 1molL -1的 CuSO 4溶液和 0.5molL -1的
4、NaOH 溶液 1mL,在一 支洁净的试管内混合后,向其中又加入 0.5mL40%的乙醛,加热至沸腾,结果无红色沉淀出现。实验失败的 原因可能是( ) A未充分加热 B加入乙醛太少 C加入 NaOH 溶液的量不够 D加入 CuSO4溶液的量不够 【答案】C 【解析】A 项,乙醛和新制的 Cu(OH)2反应:CH3CHO+NaOH+2Cu(OH)2CH3COONa+Cu2O+3H2O,加热至沸 腾,加热已经很充分了,故 A 错误;B 项,该反应的本质是:乙醛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新制的氢氧化铜具 有氧化性,醛基把氢氧化铜中的+2 价的铜还原为氧化亚铜,所加乙醛的量能保证反应正常发生且有明显现 象,
5、故 B 错误;C 项, n(CuSO4)=1mol/L0.001L0.001mol,根据反应 CuSO4+2NaOH=Cu(OH)2+2NaSO4可知: n(NaOH)=2n(CuSO4)=0.002mol ,n(NaOH)=0.5mol/LV, V=4mL,反应需要在氢氧化钠过量的条件下进行, 故应该加入 0.5mol/L NaOH 溶液的体积大于 4mL,实际只加了 1mL,NaOH 溶液的量不够,无法保证碱性的环 境,故没有红色沉淀产生,C 正确;D 项,由 C 的分析可知,氢氧化钠的用量不足,不是硫酸铜的量不足, 故 D 错误。故选 C。 4为除去括号内杂质,下列有关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
6、确的是( ) A苯(苯酚):稀 NaOH 溶液,分液 B乙醇(乙酸):KOH 溶液,分液 C乙烷(乙烯):溴水,洗气 D苯(溴):稀 NaOH 溶液,分液 【答案】B 【解析】A 项,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和水,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A 正确;B 项,乙 醇和水互溶,应该蒸馏,B 错误;C 项,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溶于水,洗气即可,C 正确;D 项,溴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D 正确;故选 B。 5为了鉴别己烯、甲苯和丙醛,可以使用下列试剂组中的 ( ) A新制 Cu(OH)2悬浊液与溴水 B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 C银氨溶液及 KMnO4酸性溶液 D新
7、制 Cu(OH)2悬浊液与银氨溶液 【答案】A 【解析】A 项,新制 Cu(OH)2悬浊液可鉴别丙醛,己烯可使溴水褪色,甲苯与溴水发生萃取,现象不同, 可以鉴别,故 A 正确;B 项,酸性 KMnO4溶液和溴水都可与己烯、丙醛反应,不能鉴别,故 B 错误;C 项, 银氨溶液可检验丙醛,己烯、甲苯均使高锰酸钾褪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C 错误;D 项,新制 Cu(OH)2 悬浊液与银氨溶液都只能鉴别丙醛,不能鉴别己烯、甲苯,故 D 错误;故选 A。 6下列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12 mL AgNO3溶液,再加入过量浓氨水,振荡,混合均匀 B在洁净的试管中
8、加入 12 mL 稀氨水,再逐滴加入 2% AgNO3溶液至过量 C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12 mL AgNO3溶液,再逐滴加入浓氨水至过量 D在洁净的试管中加 2% AgNO3溶液 12 mL,逐滴加入 2%稀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时为 止。 【答案】D 【解析】A 项,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雷酸银,故 A 错误; B 项,配银氨溶液一定是先加硝酸银的,不能先加氨水,故 B 错误;C 项,配制银氨溶液时,要防止加入过 量的氨水,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雷酸银,故 C 错误;D 项,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 2% AgNO3溶液 12mL, 逐滴加入 2%稀
9、NH3水,Ag +NH 3H2OAgOH+NH4 +,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时为止, AgOH+2NH3H2OAg(NH3)2 +OH-+2H 2O,此时所得的溶液即是银氨溶液,故 D 正确;故选 D。 7AD 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使用温度计的装置示意图,其中所做实验与装置不相符 的是:( ) 序号 A B C D 装置 实验 乙烯的制取 石油的分馏 银镜反应 苯的硝化 【答案】C 【解析】A 项,制备乙烯需要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温度迅速上升到 170,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到液 面以下,所做实验与装置相符;B 项,石油的分馏需要测量馏分的温度,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在蒸馏烧瓶支 管处,所做实验与装置
10、相符;C 项,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不需要温度计,所做实验与装置不符;D 项, 苯的硝化反应需要水浴加热,控制温度 5060,温度计测水浴的温度,所做实验与装置相符;故选 C。 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实验:挤出胶头滴管中的 NaOH 溶液,观察 Fe(OH)2沉淀的颜色 B实验: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产生丁达尔效应 C实验:通过观察酸性 KMnO4溶液紫色褪去,确认有乙烯生成 D实验:控制一定温度,将石油分离为汽油、柴油等 【答案】C 【解析】A 项,实验可避免氢氧化亚铁被氧化,能观察 Fe(OH)2沉淀的颜色,所以 A 选项是正确的;B 项,实验饱和
11、氯化铁滴加到沸水中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 B 选项是正确的;C 项,实验乙醇易挥发,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先除去乙醇,故 C 错误;D 项,实验装 置图正确,可用于蒸馏或分馏操作,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故选 C。 9某研究小组探究石蜡油裂解产物,设计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能证明其产物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B两支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 C可观察到 B 和 C 试管中液体褪色和分层 D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拆导管 【答案】A 【解析】A 项,碳碳不饱和键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所以本实验能证明其 产物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12、故 A 正确;B 项,由于石蜡油的裂解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烃,所以 B 试管中发生的是 氧化反应,C 试管中发生的是加成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 B 错误;C 项,石蜡油(17 个碳以上的液态烷烃 混合物)在碎瓷片催化作用下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烯烃和烷烃,烷烃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浮在液 面上,烯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羧酸,所以实验时可观察到 B 试管中液体逐 渐褪色和分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C 试管中液体褪色,不分层,故 C 错误;D 项,为防止倒吸,实验 完毕后应该先拆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故 D 错误;故选 A。 10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
13、表所示,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 最佳方法是( )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 密度(gcm 3)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酒精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 酒精以任意比互溶 A.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答案】D 【解析】根据表中的信息知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沸点差别较大,因而选用蒸馏法分离,D 项正确。 11下列分离或提纯有机物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及主要操作方法 A 苯 溴单质 加亚硫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B 淀粉 葡萄糖 水,过滤 C 甲烷 乙烯 通入酸性高锰
14、酸钾溶液,洗气 D 乙酸乙酯 乙酸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答案】A 【解析】A 项,溴可与亚硫酸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物可溶于水,而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 方法分离,故 A 正确;B 项,淀粉、葡萄糖都可透过滤纸,应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故 B 错误;C 项,乙烯被 高锰酸钾氧化生成 CO2,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故 C 错误;D 项,二者都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杂,故 D 错误。 12已知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可溶于乙醇、 乙醚等,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 156157 ,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为 35 。如图是从黄
15、花青蒿中 提取青蒿素的工艺流程,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燥时应该将黄花青蒿置于干燥管中 B操作是萃取,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 C操作是蒸馏,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温度计、锥形瓶等 D操作是酒精灯加热,然后加水溶解、过滤 【答案】C 【解析】干燥时应该将黄花青蒿置于干燥器中而不是干燥管中,A 错误;操作应该是过滤,B 错误; 操作是蒸馏,将乙醚蒸出得到粗制的青蒿素固体,C 正确;青蒿素的热稳定性差,又青蒿素在水中几乎不 溶,故操作是用 95%的乙醇溶解,浓缩、结晶、过滤,D 错误。 13下列实验操作中,可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
16、目的 A 苯和溴水混合后加入铁粉 制溴苯 B 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 确认该有机物含碳碳双键 C 将与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共热一段时间, 冷却, 向 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中和氢氧化钠然后再滴入硝酸银溶液, 观察生 成沉淀的颜色 检验该有机物中的溴原子 D 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检验乙醇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解析】A 项,苯和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制备溴苯,不能是溴水,A 错误;B 项,炔烃也能与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不能根据溴水褪色判断有机物含碳碳双键,B 错误;C 项,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乙 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 错误;D 项,乙醇具有还原性,
17、能 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导致紫色褪去,D 正确;故选 D。 14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实验方法(或操作)与对应的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方法(或操作)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中的溴 裂解汽油萃取 碘在裂解汽油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分液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从蛋清中提取蛋白质 加入硫酸铜溶液 浓盐溶液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 D 尿液中尿糖的检验 加入新制 Cu(OH)2、加热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答案】D 【解析】A 项,裂解汽油中含有不饱和键,与溴发生反应,不能用作萃取剂,A 错误;B 项,乙酸乙酯 和乙醇的密度不同,但是可以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B 错
18、误;C 项,硫酸铜是重金属盐,会使蛋白 质变性,C 错误;D 项,新制 Cu(OH)2会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可检验尿糖,D 正确。答案选 D。 15有机物 A 是合成二氢荆芥内酯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检验 A 中官能团的试剂 和顺序正确的是( ) A先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加银氨溶液,微热 B先加溴水,后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先加银氨溶液,微热,再加入溴水 D先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微热,酸化后再加溴水 【答案】D 【解析】A 项,先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醛基和碳碳双键均被氧化;B 项,先加溴水,醛基被氧化、碳 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C 项,若先加银氨溶液,可检验醛基,但考虑到银氨溶液显碱性,若
19、不酸化直接加溴 水,则无法确定 A 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16实验室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学原理如图 1 所示,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气氧化,苯甲醇的沸点为 205.3 ,苯甲酸的熔点为 121.7 ,沸点为 249 ,溶解度为 0.34 g;乙醚的沸点为 34.8 ,难溶于 水,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过程如图 2 所示,试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图 1 图 2 A操作是萃取、分液 B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 C操作蒸馏所得产品甲是苯甲醇 D操作过滤所得产品乙是苯甲酸钾 【答案】D 【解析】由流程可知,苯甲醛与 KOH 反应生成苯甲醇、苯甲酸钾,然后加水、乙醚萃取苯甲醇
20、,则乙 醚溶液中含苯甲醇,操作为蒸馏,得到产品甲为苯甲醇;水溶液中含苯甲酸钾,加盐酸发生强酸制取弱 酸的反应,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的溶解度小,则操作为过滤,则产品乙为苯甲酸。A 项,操作分离乙醚 与水溶液,则为萃取分液,正确;B 项,由上述分析可知,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正确; C 项,操作分离互溶的乙醚、苯甲醇,蒸馏所得产品甲是苯甲醇,正确;D 项,由上述分析,操作为过 滤,则产品乙为苯甲酸,错误。 17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A三颈烧瓶中的混合液的滴加顺序是苯、浓硝酸、浓硫酸 B恒压滴液漏斗有利于液体顺利滴入三颈烧瓶中 C加热装置可
21、换成水浴加热 D反应结束后三颈烧瓶中下层液体呈油状 【答案】A 【解析】A 项,三颈烧瓶中的混合液的滴加顺序是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故 A 错误; B 项,恒压滴液漏斗,漏斗中压强和烧瓶中压强相等,有利于液体顺利滴入三颈烧瓶中,故 B 正确;C 项, 加热温度大约 55C 左右,因此加热装置可换成水浴加热,故 C 正确;D 项,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反 应结束后三颈烧瓶中下层液体呈油状,故 D 正确。故选 A。 18超临界状态下的 CO2流体溶解性与有机溶剂相似,可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浸泡时加入乙醇有利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浸出 B高温
22、条件下更有利于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 C升温、减压的目的是实现 CO2与产品分离 D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中药材具有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 【答案】B 【解析】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为气态,而萃取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 CO2流体,故高温条件下不利于 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B 项错误。 19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蒸馏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 混合物统称精油,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 90%以上是柠 檬烯(柠檬烯)。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将 12 个橙子皮剪成细碎的碎片,投入乙装置中,加入约 30mL 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项复习卷 2020年高考化学实验专项复习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