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 学案(含答案)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 学案(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5 课课 李清照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人生遭际、 文学地位。 2.认识李清照超尘脱俗的美 学观点。3.初步体会李清照词婉约和谐优美的特点,即阴柔的美。4.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议 论来画龙点睛的手法及心理活动的描写。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 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诗意解读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 已渐渐暖和起来。 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 欣喜万分。 三、 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
2、 “觉微寒” 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 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 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 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了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 念故乡。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 香气已经消散, 说明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但作者的酒还未醒, 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
3、灵, 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 名句识记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考点演示 本词通篇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这首词通篇采用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以美好的春色反 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 1151), 自号易安居士,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其父是当时的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 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摧残,她也被迫 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
4、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 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 年。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词人,工诗能文,更擅词。从她的词中可以看出, 她的生活领域和精神境界比封建社会的一般女子宽阔。 她前期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闺情思绪, 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婉约动人,清俊疏朗。南渡以后, 她的作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乡的情绪, 流露出了她对北方 失地的深切怀念。 在她后期的词作中还充分地表达了其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 深刻地反 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命运。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
5、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常 常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入词,极具体、极细致地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遣词造句有独到的创 造性,又极为贴切自然,且格律和谐,富有音乐美,人称“易安体”。早年著有词论 , 她的漱玉词已失传,现只有 70 多首。诗词以南渡为界,早期韵调优美,但多闺情相思 之作,后期含蓄深沉,社会意义较强。词语精工,善营意境,语言艺术精妙独到,可跟南唐 后主李煜比美。后人辑有李清照集 。 二、写作背景 鹧鸪天 桂花 北宋末年受党争的牵累, 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 她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约十年 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钩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悉心研究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5课 李清照词二首 学案含答案 15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