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马致远散曲二首 学案(含答案)
《第21课 马致远散曲二首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 马致远散曲二首 学案(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1 课课 马致远散曲二首马致远散曲二首 学习目标 1.了解马致远的生平及其思想意识。 2.了解或理解马致远愤世嫉俗的叹世情 怀和写景时的深远意境。3.初步体会马致远曲中有画、咏史讽今的写法。4.体会散曲写景与 议论紧密结合的手法,学习散曲的表现手法。 双调 寿阳曲 潇湘夜雨 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 。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注 寿阳曲:曲牌名。潇湘夜雨:潇湘八景之一。宋代画家朱迪曾画八幅平远山 水, 描绘潇湘景色, 时称“潇湘八景”, 包括: 山市晴岚、 远浦归帆、 平沙落雁、 潇湘夜雨、 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江天暮雪、洞庭秋月。元代曲家多有咏此八景的,以马
2、致远所作八首 最为有名。梦回:从梦中醒过来。 诗意解读 马致远中年以后南游,大约到过湖南,这组曲子应该写于其时,本曲所写的 是传统的羁旅题材,却又不落前人的旧套。作者紧扣题目中的“夜雨”二字来写。词中没有 一个“夜”字,但读者明白地感受到是夜:“渔灯暗”是夜,“客梦回”是夜,“五更”更 点明是夜。词中也没有一个“雨”字,但读者强烈感受到有雨:一声声滴的是雨,像离人清 泪的还是雨。作者就写这夜中之客、雨中之客,写夜雨中孤舟上梦境难圆的万里客。以夜为 背景,以雨为媒介,写出离人的破碎之心,沉重悲切,动人心魄。 名句识记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考点演示 本曲取名“潇湘夜雨”是主客观情景的
3、统一,请加以赏析。 答案 远离家乡的游子在孤舟之中被雨声惊醒, 自己离家千里, 陪伴自己的只有昏暗的 灯。夜雨灯光,难以入眠,游子想到自己的坎坷命运、故乡亲人,不禁泪落如雨,因而泪水 与雨水相连,深切表明了羁旅愁思,沉重悲切、动人心魄。 一、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 1250约 1321),名不详,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宪宗、元世祖时期, 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奔走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 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从事杂剧和散曲创作,颇 负盛名,人称“曲状元”,“姓名香贯梨园”。马致远作杂剧 15 种,今存 7 种。散曲有小 令
4、 115 首,套数 16 套,残套 7 套。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家,其散曲声誉极高,被推 为元曲家第一。他的作品中大量愤世嫉俗的作品写得很有激情,足以引起封建文人的共鸣, 而作品同时表现出消极避世情绪,又迎合了许多历尽坎坷的士大夫的趣味。在艺术上,马致 远善于将传统诗词技巧与来自民歌小调的散曲的表现手法融于一体,形成了本色而又清丽、 豪放而又飘逸的独特风格,既适合民间传唱,又能供达官贵人吟赏。他是一位成就很高的元 曲作家。 二、写作背景 双调 寿阳曲 山市晴岚 这是马致远写的八景小令中的一首。据寄园寄所寄 、 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朱 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景,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1课 马致远散曲二首 学案含答案 21 马致远 散曲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