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苏轼词二首》课时对点练(含答案)
《第14课《苏轼词二首》课时对点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苏轼词二首》课时对点练(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4 课课 苏轼词二首苏轼词二首 一、基础巩固 1.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B.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D.杨柳岸晓风残月。 答案 A 解析 A 项属于豪放派风格的词,B、C、D 三项均属婉约派。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 _。 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 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_, 还极爱下厨
2、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_。诸如“东坡鱼”“东坡肘 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 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 其 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答案 (示例)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他不仅爱好美食 做出许多流传至今 的名菜 二、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34 题。 鹧鸪天 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 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 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描
3、摹近景:其中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 象开阔,层次分明。在短短的两句中竟然写出了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物。 B.“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水中两组 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了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C.“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殷勤”运用拟人手法,使雨 有了人的情意。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言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 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这场雨。 D.“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词人在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了他 自得其乐的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
4、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答案 A 解析 A 项既有近景又有远景。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 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 4.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两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答:_ 答案 视觉、 嗅觉相结合。 从视觉写色: “白鸟”翻飞与“红蕖”照水。 从嗅觉写味: “细 细香”香气绵长。远近结合。“翻空白鸟”是远景,“照水红蕖”是近景。动静结合。 白鸟在空中翻飞,属于动景;红蕖散发幽香,属于静景。俯仰结合。白鸟在空中翻飞,这 是仰视角度;水中红蕖,这是俯视角度。色彩搭配。白色的鸟与红色的荷花,红白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轼词二首 14 课时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