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苏武传(节选)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 苏武传(节选)ppt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古风余韵,第14课 苏武传(节选),学习重点 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结构,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品味精彩语句的语言表达效果,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探讨在新时代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课前 阅读识记,课堂 读写探究,语文大视野,内容索引,课前 阅读识记,一、班固名言警句 1.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2.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 3.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4.安者非一日之安也,危者非一日之危也,皆以积
2、渐然。 5.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 6.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7.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8.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9.臣事君,犹子事父也。,二、了解文本常识 1.作者名片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司马迁的史记和其父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汉书由其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2.背景探寻 汉武
3、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3.文学知识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
4、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单音字 厩监( ) 缑王( ) 阏氏( ) 煴火( ) 啮雪( ),牧羝( ) 纺缴( ) 斧钺( ) 汤镬( ),ji,u,yn zh,yn,ni,d,zhu,yu,hu,(2)多音字,数,数通使( ) 数量( ),当,相当( ) 当时( ),行,丈人行( ) 行动( ),重,重负国( ) 重复
5、( ),畜,畜牧( ) 马畜( ),说,说足下( ) 说话( ),见,安所见( ) 见面( ),更,更嫁( ) 更加( ),分,自分( ) 分别( ),shu,sh,dn,dn,hn,xn,zhn,chn,x,ch,shu,shu,xin,jin,n,n,fn,fn,(3)辨形组词,廪( ) 禀( ),驰( ) 弛( ),廪食,禀赋,奔驰,松弛,掘( ) 崛( ),挖掘,崛起,旄( ) 旌( ),诛( ) 株( ),节旄,旌旗,诛灭,株连,侍( ) 待( ),侍中,等待,2.涵咏词义 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意思。 (1)稍迁至栘中厩监( ) (2)汉亦留之以相当( )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6、 (4)因厚赂单于( ) (5)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 (6)以状语武( ) (7)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 (8)见犯乃死,重负国( ),逐渐升迁,抵挡,抵偿,辈分,赠送财物,熟识,要好,动词,告诉,受审讯,副词,更加,(9)会论虞常( ) (10)副有罪,当相坐( ) (11)律知武终不可胁( ) (12)陵降,不敢求武( ) (13)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 (14)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 (15)武等实在( ) (16)陵尚复何顾乎( ) (17)前以降及物故( ),共同判决定罪,相连坐治罪,威逼,访问,台阶,没有定规,确实活着,眷顾,留恋,死亡,3.识记文言实词和虚
7、词 (1)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通 , 。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通 , 。 与旃毛并咽之 通 , 。 空自苦亡人之地 通 , 。 信义安所见乎 通 , 。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通 , 。,女,汝,你,畔,叛,背叛,旃,毡,毛织的毡毯,亡,无,没有,见,现,表现,祠,祀,祭祀,法令亡常 通 , 。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通 , 。 武父子亡功德 通 , 。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通 , 。 通 , 。,亡,无,没有,亡,无,没有,亡,无,没有,衿,襟,衣襟,决,诀,辞别,(2)一词多义,数,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_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_ 刘
8、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_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_,坐,副有罪,当相坐:_ 王曰:“何坐?”曰:“坐盗”:_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_ 停车坐爱枫林晚:_,数目,数量,定数,命运,计算,列举,连坐,犯罪,通“座”,座位,因为,由于,发,方欲发使送武等:_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_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_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_ 须发尽白:_,辞,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_ 今者出,未辞也:_ 大礼不辞小让:_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_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_,派遣,起事,出动,揭露,暴露,头发,审讯,告辞,辞别,计较,考虑,致辞、说话,借口,以,武字子卿,
9、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_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_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_ 何面目以归汉:_ 匈奴以为神:_ 险以远,则至者少:_,(3)虚词归纳,介词,由于,连词,来,介词,把,连词,而,介词,把,连词,而,因,因厚赂单于:_ 君因我降:_ 因泣下沾衿:_,相,数通使相窥观:_ 副有罪,当相坐:_,介词,趁机,介词,经由,通过,副词,于是,就,副词,互相,代词,偏指一方,你,四、速读感知课文 1.速读课文,填写下面表格,理清文章结构。,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虞常谋反 牵连苏武,卫律逼降 苏武不屈,流放北海 持节牧羊,李陵劝降 完全失败,苏武归汉 名垂青史,2.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
10、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 ”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 为主,适当运用 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顺叙,插叙,课堂 读写探究,一、词句梳理 1.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_ 今义:副词,表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_ 今义:业绩。,答案,相抵挡,相抵偿。,提拔。,(3)兄弟亲近 古义:_ 今义:动词,靠近。 (4)我丈人行也。 古义:_ 今义:岳父。 (5)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_ 今义:相当于“所以”。,答案,
11、亲近的侍臣。,对男子长辈的尊称。,趁这时。,答案,(6)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_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_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 古义:_ 今义:诚实、老实。,妹妹。,年纪。,确实活着。,2.词类活用 (1)单于壮其节:_ (2)欲因此时降武:_ (3)空以身膏草野:_ (4)反欲斗两主:_ (5)何久自苦如此:_ (6)天雨雪:_ (7)羝乳乃得归:_ (8)杖汉节牧羊:_,答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使动用法,使投降,使动用法,使肥沃,使动用法,使争斗,使动用法,使受苦,名词作动词,下雨,名词作动词,生育,名词作动词,拄着,(9)孺
12、卿从祠河东后土:_ (10)惠等哭,舆归营:_ (11)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_,答案,名词作动词,祭祀,名词作状语,用车子抬,名词作状语,向上,3.文言句式 (1)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_ (2)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_ (3)单于募降者赦罪:_ (4)信义安所见乎:_ (5)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_ (6)子卿尚复谁为乎:_,答案,省略句。省略代词。,疑问句。安,哪里。,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宾语前置句。“谁为”应为“为谁”。,被动句。语义被动,“生得”,被生擒活捉。,被动句。“为所”表被动。,4.翻译句子 (1)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
13、之以相当。 译文:_ _ (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译文:_ _ (3)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译文:_,答案,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有十几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他们以相抵。,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我本来就没有参加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4)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译文:_,答案,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答案,二、重点突破 5.单于为什么要杀死虞常?交代张胜请降有什么作用? 答案 单于杀死虞常是想达到招降苏武的目的。交代张胜请降,与苏武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了苏
14、武以死保全气节、镇静无畏的使臣风度和高贵品质。 6.卫律是否真的要杀死苏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苏武是怎么做的? 答案 不是。他只是在对苏武威逼利诱,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迫使苏武投降。苏武在危难之时,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投降也不怕死。,答案,7.卫律、李陵都是投降匈奴的汉臣,他们的性格是否一样? 答案 不一样。卫律:卖国求荣、傲慢无礼、阴险狡诈。李陵: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坚定,因一己之私而背叛祖国投靠匈奴。,三、疑点探究 8.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写得特别详细,作者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答案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
15、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的信念始终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答案,语文大视野,苏武在何处牧羊 毕淑敏 坐船拜谒贝加尔湖。导游是个俄国小伙子,30岁,名叫万尼亚。 契诃夫曾写道:“贝加尔湖异常美丽,难怪西伯利亚人不称它为湖,而称之为海。湖水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岸上群山连绵,森林覆盖。” 万尼亚从船舷摘下一个水桶,把桶抛向湖面,荡起绳子,小桶一个筋斗扣进湖中,盛满水后被揪得蹦跳起来。万尼亚举着滴滴答答落着水珠的小桶对大家说,请,喝吧。 我们说,就这样?喝?,万尼亚说
16、,贝加尔湖中心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非常洁净。在盛夏,水温也只有3摄氏度,冰镇的,矿泉水。 我们一仰脖,咕咚咚喝下去,果真甘美如泉。 船舷边,万尼亚说,很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中国人似乎对贝加尔湖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这是为什么? 我说,你知道我们汉代的苏武吗? 他说,知道。万尼亚手搭凉棚看着天边,蓝色的眸子反映出天空的流云。他说,你们的苏武,当年在这里的哪个地方牧过羊呢? 大地苍凉,湖水澄澈。看着湖底的水草,会产生一种错觉,想起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海面像最蓝最蓝的矢车菊花瓣,在这晶莹剔透,的水底,一定隐藏着另外一个世界。贝加尔湖周边逶迤的山脉和丘陵,是中国北方部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盛夏时分,正是这
17、里最好的季节,在船上还感到沁骨的寒意。一过了9月,严寒就奔驰咆哮而来。湖畔降到零摄氏度。山峰和盆地约为零下30摄氏度,巨大的气压差形成强大的风暴贝加尔季风,搅得周天寒彻。冬天,更是锥心刺骨的寒冷。当地人说,温度可达零下50摄氏度,走到外面猛吸一口气,你就变成一个医学家,对呼吸系统如何分布有了最切身的了解。你知道所有的气管走向,每一个肺泡都变成冰珠。贝加尔湖面更是整块巨冰,把万物间的每一丝暖气都吸入脏腑,镇守着无边无际的银白。,苏武是汉朝使节,出使匈奴。匈奴游说苏武背叛,软硬兼施都没有用,就把他流放到北海。单于对苏武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 苏武牧羊的“北海”并非大海,就
18、是我们脚下的这个贝加尔湖。在苦难恶劣的气候下,苏武呆了19年。 我觉得单于十分卑鄙,要杀就杀,说什么公羊产羔!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有了试管婴儿克隆技术,公羊也尚不能生育,实在是欺人太甚。苏武每天拿着使节棒放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棒上的毛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19年之后,苏武回到汉朝,受到热烈欢迎。据说苏武回国后,一直保持着吃羊肉棒骨、喝羊肉汤的习惯,不知道是不是这种食谱的好处,受尽磨难的苏武活到了80多岁。,万尼亚指着一方草木丰美的谷地说,苏武可能就曾在那里牧羊。我说,苏武一定在湖边最高的山上牧羊,怀里抱着公羊,不是为了生仔,而是为了取暖。摩挲着手中的汉节棒,饮雪吞毡,眺望家
19、乡。 航行至贝加尔湖深处,万尼亚很兴奋地拿出几个小戈比,发给一人一枚。我们问,干什么用呢? 万尼亚说,看我的。说着,一扬胳膊,把戈比投向幽远的湖水。他说,把硬币交给贝加尔湖,然后许一个愿,不要讲出声,就放在心里。贝加尔湖会听到的,他会帮助你实现愿望。很灵的。 我们感谢他的好意,依次把手中的戈比投向贝加尔湖。硬币划出一个美丽的弧形,边缘如划割圆木的轮锯,切开贝加尔水晶般的湖面,,缓缓降入。贝加尔湖的水非常清澈,据说可以透视到水下40米深的地方。那枚褐红色硬币在碧绿的水草中悄然飘荡,衬着垩白色的湖底岩石,宛如就要谢幕的小舞蹈家。 我有一个愿望,贝加尔湖知道。,点评 一颗敏感的心总是善于发现那些历史中渐渐沉淀下来的凝重。俄国导游万尼亚心中不解的疑惑,引出了作者心中弥久的牵挂。置身于澄澈的贝加尔湖,作者在异国他乡追忆着苏武在北海的日日夜夜。匈奴单于的险恶用心,孑然一身的艰难处境,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一切却只能让苏武的归汉之心更加坚定。而苏武一个守候了19年的大汉使节,早已化成了人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于是,一枚小小的戈比带着作者的“一个愿望”划破了水晶般的湖面,沉淀到湖底。相信作者的这个愿望,不只贝加尔湖知道,你我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一样明了。,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