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为世界工作 巩固训练(含答案)
《第7课 为世界工作 巩固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为世界工作 巩固训练(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7 课课 为世界工作为世界工作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人工智能正在大规模地替代人工,在各产业当中,首当其冲 的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大量的 工作将为机器人所取代。 能够流传千古,依旧被人们品头论足 的名著,很多并不是因为它有多深涩难懂,反而是因 为它的通俗,因为它的平易近人而又不失深刻。 这几十年的中国大学院校,像钱老这样有良知,不为金钱名利所动,一心做学术研究的真 正学者专家实属百里挑一 了。 传统小说家竭力把人物刻画得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卡夫卡则随心所欲 地将城堡 中的主人公 K 打发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符号。 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
2、子迷恋上了手游,有的还到了废寝忘食 的地步,已严重影 响学习和生活,这引起了家长和老师们的一致担忧。 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同时又是极美好的精神享受,在老师的带动 下,我们班学习古典诗词的风气已经蔚然成风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使用正确。品头论足:无聊的人随便谈论 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望文生义,应为“津津乐道”。百里挑一:一百 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十分出众。不合语境,应为“凤毛麟角”。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 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合语境,应为“漫不经心”。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 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使
3、用正确。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 风气。与前面的“风气”有重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遵照古姆佩尔特医生的劝告,马克思决定在 1874 年到卡尔斯巴德去。 B拉法格认为,如果马克思在年轻的时候更多地从事体育活动,他必定会成为一个异常强 壮的人。 C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 会主义。 D要保障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并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工人阶级必须组成与有产阶 级一切旧政党对立的独立政党。 答案 B 解析 A 项语序不当,将“在 1874 年”移至“决定”前。C 项重复,将“即”去掉。D 项搭 配不当,将
4、“保障”改为“保证”。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 1999 年,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 BBC 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 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他 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因为他是一位时代的巨人,_。 创立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并继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影响了 20 世纪的人 类生活 他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 A B C D 答案 A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一个民
5、族的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以及在自身发展中长期形成的思维程式等,使一个民 族 的 文 化 发 展 往 往 带 有 鲜 明 的 民 族 性 , 除 此 之 外 , 一 个 民 族 的 文 化 发 展 _。文化发展适应新的时代,呈现出蓬勃态势的民族,才是有 希望的民族。 相反, 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_, 这种征候发展到一定程度, 文化便由衰落走向灭亡, _。 答案 (示例)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就必然会呈现衰落的征候 这个民族也随之沉 沦 二、对点训练 (一)对点链接 本文主旨是表现马克思为世界而工作,文中却用了较大篇幅写马克思在文学和数学方面的研 究和成就,这样写是为了说明马克思
6、一生都在工作,他是一个革命家,也是一个科学家。作 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对社会发展作规律性总结, 把对文学和数学的研究当做一种休息,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这也 是作者的目的所在。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是探究类题目的一个重要设题点。 (二)考点实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6 题。 金岳霖:一言难尽的“哲学动物”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湖南长沙人,哲学家、逻辑学家。 徐志摩曾这样描述他那个研究逻辑的朋友金岳霖:“金先生的嗜好是捡起一根名词的头 发,耐心地拿在手里给分。他可以暂时不吃饭,但这头发丝粗得怪讨厌的,非给它劈开了不
7、 得舒服” 金岳霖主讲逻辑学,有学生感到这门学科十分枯燥,便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要搞逻 辑学?”金教授答:“我觉得它很好玩。” 在西南联大授课时,金岳霖曾开设一门选修课:符号逻辑。对很多人来说,听这门课犹 如听天书。因而每次上课,教室中只有零星几个人。其中一个叫王浩的学生却是例外,颇能 懂得个中奥妙。金岳霖经常会在讲授过程中停下来,问道:“王浩,你以为如何?”于是, 接下来的这堂课便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 作为金岳霖最得意的学生,王浩后来赴美留学,成为国际一流的逻辑学家,曾在哈佛大 学、牛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等世界名校任教。 1922 年,还在留学的金岳霖在国内发表文章优秀分子与今日的社会
8、 。他在文中说, 第一希望知识分子能成为“独立进款”的人,他说:“我开剃头店的进款比交通部秘书的进 款独立多了,所以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第二希望知识分子不做官,也就是“不做政客,不把官当做职业独立过自己的生活”。 1955 年,金岳霖离开北大,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另一位副所长告诉他应 该坐在办公室办公。可他在办公室待了一上午,也没弄明白如何“办公”。他说:“他们说 我应该坐办公室办公。我不知公是如何办的,可是办公室我总可以坐。我恭而敬之地坐 在办公室,坐了整个上午,而公不来,根本没有人找我。我只是浪费了一个早晨而已。 如果我是一个知识分
9、子的话,我这个知识分子确实不能办事。” 1926 年,金岳霖留学回国后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哲学论文。他在文中说:“世界上似乎有 很多的哲学动物,我自己也是一个,就是把他们放在监牢里做苦工,他们仍然是满脑子的哲 学问题。” 后来,这个“哲学动物”于 1953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自 己说:“解放后,我们花大工夫,长时间,学习政治,端正政治态度。我这样的人有条件争 取入盟入党,难道我可以不争取吗?不错,我是一个搞抽象思维的人,但是我终究是一个活 着的、具体的人。” 研究者称,金岳霖的转变,乃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选择。 王浩不曾面临这样的选择。在他的记忆中,1939 年
10、到 1946 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他享受 到生活贫苦而精神食粮丰盛的乐趣,因为与金先生有着“共同的兴趣”和“暗合的视为当然 的价值标准”,他觉得心情愉快。 当年的经历,使王浩衷心地希望:愈来愈多的中国青年可以有机会享受这样一种清淡的 幸福!(有删改) 5本文的传主是金岳霖,但文中却两次谈到金岳霖的学生王浩,这有什么作用?请分别加以 说明。 答:_ 答案 作用:衬托传主。第一次提到王浩,说课堂上只有金岳霖和王浩一问一答进行交流, 衬托金岳霖哲学知识的渊博及其虚心、耐心的精神;第二次提到王浩是在文章结尾处,衬托 金岳霖在研究哲学的过程中也拥有这种清淡的幸福。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课 为世界工作 巩固训练含答案 世界 工作 巩固 训练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