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电脑神童盖茨 巩固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 电脑神童盖茨 巩固训练(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2 课课 电脑神童盖茨电脑神童盖茨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买是买不起的,学校财政捉襟见肘 ,只买了一套电传打字机,校长还得亲自向慈善团体 求助。 B走进工厂,叫我惊讶的是悬挂于屋门前旗杆上一面如火如 荼的国旗。 C书中介绍了各种标志的洗衣方法,还有料理的基本食材、烹饪的基本方法、必备的烹饪 器具、调料等等,可谓事无巨细 。 D在全球众多的亿万富豪之中,比尔 盖茨之所以鹤立鸡群 、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对财富独 特的看法。 答案 A 解析 B 项如火如荼: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用来修饰国旗是不当的。C 项事无巨细:事 情不分大小,形容什么事都管。不合
2、语境。D 项鹤立鸡群:指像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 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此处应用“卓尔不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阅读使盖茨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生命力。阅读是他生活中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即 使是成为企业家,他也会抽空进行阅读。 B 为了防止这次新推出的软件测试版中没有程序漏洞, 网景公司实施了一项“除虫”计划, 希望能在产品销售前完善所有的程序。 C美国迪吉多公司生产的 PDP10 型电脑,在当时来说也算是世界上最小的电脑,功能强 大,价钱也比 IBM 公司产品减少了五倍。 D一些人根据电脑程序中一些错误的“小虫”,给这款软件种种“莫须有”的罪名,
3、给他 种种否定的判断,直至他放弃该软件。 答案 A 解析 B 项“防止”与“没有”否定不当,造成表意不明。C 项数目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 D 项偷换主语,结构混乱。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浪潮中,“互联网交通”处于排头兵位置。_,_, _,_,_,_,没有一个能进行集合信息、做出决策的“城 市交通大脑”。 形成了局域网孤岛 没有数据之间的相互打通融合 停留在“局域网”就相当于缺乏神经中枢 然而,目前交通领域的“互联网”建设面临着一个问题 即把“局域网”当作“互联网”,各自为战 如果把“互联网交通”比作一个人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4、 解答此题,注意关联词语的前后衔接,结合“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分析,紧接 着;结合“人”“神经中枢”分析,紧接着;结合语段最后一句内容分析,应该为 末句。故选 C。 4下图是 OTO(即 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图,请根据图表信息,对 OTO 模式下定义。要 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 答:_ 答案 (示例)OTO 模式是一种实体门店将服务、打折等信息提供到网络平台,消费者可以在 网络平台上进行挑选并下单,之后凭借平台给出的订单凭证,到实体门店提取商品或享受服 务的商业模式。 二、对点训练 (一)对点链接 “阅读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即
5、使他后来成为著名的企业家,百忙之中每天至少 也会用一个小时阅读所谓闲书,周末和星期天更花上几个小时。”“这本杂志可以扩大我的 视野,假如只阅读那些科技和商业的杂志和专栏,我恐怕只是一只井底之蛙。”良好的阅读 习惯、大量的书籍,开阔了盖茨的视野,吸引他趋向富于挑战的难以确定的事物。他从阅读 中获得的东西,远比在时间的流逝中失去的金钱要多。所以,我们也要在生活中多读书,丰 富自己,以便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因为,阅读不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进行评价,是实用类文本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考点实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6 题。 祭马思聪 文 徐 迟 历史上,放
6、逐、出奔这类事不少,屈原、但丁是有名的例子。在“文革”中,我中华民 族的著名作曲家马思聪先生,受尽极“左”路线的残酷迫害,被迫于 1967 年出走国外,以抗 议暴徒罪恶,维护了人的尊严,他根本没有错,却还是蒙受了十九年(19671985)的不白之 冤。 1984 年 11 月,当我在美国费城和他会晤之时,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最令我惊奇。虽然他 还和过去一样的故人情重,且神志泰然,并相当乐观,还在勤奋作曲,我感到他和以前却有 所不同。我没有去深入思考他在哪一点上跟以前不同。我只是从他的声音笑貌中,感到他似 乎不时流露着一点点不易觉察的细微凄怆,却未能体会他心灵深处,埋藏着巨大的痛苦。 后来在他女儿马
7、瑞雪回忆她父亲最后日子的文章里说到一个晚上,马思聪听着贝多芬的 第五(命运)交响乐 。 他忽然失声痛哭, 他求他夫人王慕理让他哭一个够。 后来, 他含泪说: “这个世界很美”他为什么哭?他哭他内心的哀伤,他哭他离开了祖国大地,这么久了 没能回去。但这个世界很美,很美。 有一次,中央音乐学院一位前副院长和我谈到他们在“文革”中的往事。这位前副院长 在黯然神伤中, 突然颜容扭曲, 喘息哽咽地说道: “有人用有钉子的鞋猛打他们的马院长 怎么打得下去!”他说不下去了! 那年年底我回到国内, 不久便听说我国已公开为马思聪先生平反。 不白之冤终于昭雪了。 从此我就等他回国。1985 年 8 月 16 日,
8、他从美国寄给我一封长信,其中讲到他“读了叶浅 予 文章,谢谢他的真情。那时代的人好像比较真情,文革把人弄坏了”。 看来我真不如浅予。 在 为马思聪饶舌 一文中浅予写道: “受过欺凌而被迫出亡的人, 最懂得祖国的可爱,爱国之心也是最切。只有那些口口声声教训别人如何如何爱国,而自己 却横着心侮辱善良灵魂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马思聪不欠祖国什么,那些窃国篡权的人却欠 他太多了。”叶浅予说得又慷慨,又体贴。我们许多人却都没有说什么,以帮助他解除那凝 冻住他内心的深沉痛苦啊! 那封长信是他从欧洲旅游回来写给我的,他写到了南斯拉夫的钟乳石岩洞,威尼斯舟子 的金色歌喉,罗马的铁伏黎喷泉的音乐和瓦格纳常去喝咖啡
9、的一家希腊咖啡店。他还写到翡 冷翠的大教堂、比萨的斜塔。还有,如入仙境的瑞士雪山,以及大雪纷飞之下雪山餐厅里的 丰盛午餐。还有他的那一别已半个世纪的巴黎,他写到巴黎他的母校国家音乐学院的陈旧的 铁门。最后他到了伦敦,这次旅游快要结束了,他忽又悲从中来,说:“盛衰转换,月圆月 缺,周而复始,自是天地之轨道。”什么引起他的感慨万端?他为何要自苦了呢?想来是因 为他能作欧游,还不能回国。他只在信尾说了,“待我从西双版纳出来,立刻跑新疆”。这 却不是说他想去一次云南和新疆。不,他说的是他正在修改那五易其稿的、以云南民歌为主 要旋律的A 大调钢琴协奏曲 ,等到他修改完工,从这曲中,从云南旋律中跑出来,便
10、要立 刻跑到以新疆民歌为主要旋律的一部写新疆生活的大歌剧热碧亚 赛丁的创作中去。他人 在北美心在祖国。他只是没有法子给我说他暂时还不能回国来,虽然他正驰神于云南的热带 雨林和新疆的天山南北牧场上。 因为他不知道回来的话会怎么对待他。他也许是心中在想,他既然出走了,他还能回去 吗?他童年时是一个固执的小孩,到了晚年他还是一个固执的老人。在“文革”中他有勇气 出走,现在他无勇气回来。出走是不得已的事,在国外十九年是不得已的事,暂时不回来也 是不得已的事,如今永远不会回来,更是不得已的事。这中间,恐怕只有叶浅予等少数人, 只有少数亲友,给过他巨大痛苦的心灵一点儿慰藉。 他保持了他独特的性格。除了他音
11、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外,他还有最纯洁的最天真的 最美的音乐的个性。他还有一点疑虑。还没有回来,等待着一个能够回来的时机,等待着他 疑虑的被消除。不幸他没有能等到那一天,他的灵魂已经飞升到了万里云天之外,但是他的 灵魂,正像在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的结尾,是“得到了拯救”的。 1988 年 5 月 20 日,马思聪逝世一周年。他在无可奈何中生,在无可奈何中死,生离死 别,徒呼负负。呜呼哀哉,作文奠祭。(有改动) 注 马思聪(19121987),广东海丰县人,我国著名小提琴音乐作曲家与演奏家。叶浅 予(19071995),浙江桐庐人,国画家、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院教授。 5作者在美国费城和马思聪
12、会晤之时,为什么“感到他和以前却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不同”? 答:_ 答案 (1)音容笑貌中流露着细微凄怆,心灵深处埋藏着巨大的痛苦。(2)因为马思聪内心有哀 伤,离开了祖国大地十几年没能回去。 6马思聪先生活着时一直没有能等到回国,作者认为他的灵魂是“得到了拯救”的,请结合 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答:_ 答案 在国外他相当乐观,一直在勤奋作曲。他人在北美心在祖国。在国外十九年不 得已,仍有亲友给他巨大痛苦的心灵一点慰藉。他保持了他独特的个性。除了他音乐的民 族性和世界性之外,他还有最纯洁的最天真的最美的音乐的个性。虽蒙冤十九年,但最终 得以平反昭雪。 (三)技法归纳 _ _ _ 归纳
13、提示 1准确判断 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必须作出客观周全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不 可主观臆断。文本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文本采用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材 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对文本材料的解读、对作者材料处理与评议的分析是我们获取文本 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离开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准确判断,就 失去了对其进行“负责任”的评价的基础。 2独立思考 在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再参照自己平素对真、善、美的评判 标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进行评价,同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进行分 析,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评价
14、。离开了自身的体悟与感知,离开了自己的思想 情感,是不会有“独立”的判断的。 3客观公正 我们要求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作出“独立”的评价,这个“独立”也就是具有个性 色彩的,但在强调个性评价的同时,我们绝对不可以纯粹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对文本的 观点倾向进行是非褒贬,要做到客观公正。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刘慈欣: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 2013 年 8 月 23 日,一个消息震惊了中美科幻界:著名科幻读物出版社托尔出版 社宣布,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科幻扛鼎之作三体 ,即将登陆美国这是中国长篇科幻 小说首次在海外主流出版社出版。 刘慈欣,1963 年出生于北京,当
15、时他父亲是北京煤炭设计院的干部,母亲是一名复员军 人。“文革”爆发后,全家被下放到山西阳泉一家煤矿,父亲做矿工,母亲当小学教师。高 中毕业后,他考入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读的是水电工程专业。 追溯刘慈欣爱上科幻文学的源头,当是那本父亲从北京带回来的凡尔纳的地心游记 。 读到这本书,刘慈欣说自己“一下子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就像是寻找了好久,终于找到 了”。在父亲床下的一个小木箱里,他还看到了卡赞采夫的太空神曲 、叶弗列莫夫的仙 女座星云 。入了迷的刘慈欣手不释卷,把这些书看了一遍又一遍。 “文革”结束后, 一些外国的科幻作品在国内解禁, 他又读到凡尔纳的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环游
16、月球及一些苏联的科幻文学作品。英国科幻作家亚瑟 克拉克 的作品, 更使刘慈欣领略到科幻的震撼和巨大魅力。 刘慈欣说自己从克拉克的作品中感受到宇宙 的广袤和神奇,看到科幻“像造物主般”创造出一个个“真实到精致可触摸的想象世界”。 1978 年,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面世,初版就销售一百六十万册。看到中国 人写的科幻小说,刘慈欣倍感亲切,从而跃跃欲试。这个当时只有十五岁的初三学生开始尝 试写作科幻小说。这篇小说虽然没有发表,却开启了他的想象之门。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 科幻文学陷入低谷,许多科幻作家纷纷搁笔,而迷恋科幻的刘慈欣欲罢不能,他一有想法, 就写出来,稿子写了不少,却连能投稿的杂
17、志都找不到。短篇写得不过瘾,刘慈欣又摆弄起 了长篇。1989 年,他完成了中国 2185 ,两年后的 1991 年,又写了超新星纪元 。后者 被评论界赞誉为“一部文明浴火重生的宏大史诗”。创作于 20 世纪末的“大艺术三部 曲”(梦之海 诗云和欢乐颂),已凸显出刘慈欣在写作上新的感悟:细节写得越细, 越能显示出作品的宏大。 1999 年发表于科幻世界杂志的鲸歌 ,标志着刘慈欣真正走上了科幻与社会现实 相结合的道路。刘慈欣从此走上了创作优秀作品的快车道。 书评人彭忠富说:“他的科幻都是根植于现实之上的科幻,而不是毫无根据的捏造。他 为未来打开一扇窗口,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自己。在这种未来与现实的有
18、机杂糅中,充满了 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悲鸣,对未来人性的拷问和反省。” 沉积了二十余年, 寂寞了二十余年, 刘慈欣火了, 拥有了无数的粉丝。 而在现实生活中, 他低调内敛,甚至在“三体”系列在中国文坛大红大紫之后,他的同事对他的写作仍一无所 知。一天,一位要好的同事见到他,说:“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写科幻小说的人很火,他的名 字竟然也叫刘慈欣!”刘慈欣听了,一笑置之。 在中国文坛,科幻文学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而刘慈欣的出现,引起了主流文学的广泛 注目。刘慈欣认为:“真正好的科幻作品是要把很虚幻很空灵的东西描写得很真实,像新闻 报道那般真实。”科幻作品要持续不断地突破想象的边界,一般科幻作家在创作
19、过程中时时 有枯竭之虞。而刘慈欣却一部接一部地出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在他看来,比起主流文学, 科幻的世界广大丰富得多。他说:“现在主流文学,为什么手法变革那么快?有种说法是, 因为故事已经讲完了,只能在形式上面创新。但是科幻的故事还没有讲完,科学也在继续为 我们提供新的故事。每年科学都提供大量的新故事,而最普通的科学,比如牛顿三定律,仍 然有巨大的故事资源,要写完,很难。” 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一文,对科幻文学的边缘化地位发出了不平之声: 在主流文学中,由于人性超越一切的吸引力,太阳和其他星辰都是围绕地球转的。太阳的存 在只是为了照亮纯朴的田园,月亮的存在只是为了给海边的情侣投下影子,银河
20、系的存在几 乎没有必要,好在有个东方的神话用到了它,虽然那对情侣即使以光速跑过鹊桥,也要花十 万年时间才能拥抱。在刘慈欣看来,主流文学就是一场人类的“超级自恋”,而科幻文学恰 恰是文学“再一次睁开眼睛的努力”,超越主流文学的“超级自恋”,让文学与宇宙重新连 接起来。 (名人传记2015 年第二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刘慈欣也喜欢钻研科幻文学理论。 他认为, 作为一种文学类型, 科幻文学既涉及文学, 也涉及科学,希望“科幻与科学永远成为好基友”。他还曾对文学界一直奉为圭臬的“文学 是人学”的理论提出了疑问。 (重庆日报网 “刘慈欣与中国科幻文学”研讨交流活动综述 ) 刘慈欣的写作,构思宏大,善于
21、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注重表现科学的美 感,又兼具人文关怀。通常,科幻小说似乎并不被主流科学家看好,甚至被后者轻视,但大 刘的书是个例外。科普作家李淼说:“他的书特别有想象力。看了大刘的东西,就像看金庸 一样,你都不想看别的同类作品。大刘对物理学非常熟悉,这是让人吃惊的,他想探索现代 物理学给未来提供的无限可能性。”(南都周刊人物:本土科幻作家刘慈欣)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是刘慈欣爱上科幻文学的源头,克拉克的作品更使刘慈欣领略到 科幻的震撼和巨大魅力。 B 叶永烈的 小灵通漫游未来 让刘慈欣产生了创作的欲望, 中国 2185 和 超新星纪元
22、 给刘慈欣带来了赞誉。 C1999 年发表的鲸歌 ,标志着刘慈欣真正走上了科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道路,他也从 此走上了创作优秀作品的快车道。 D刘慈欣的作品富有想象力,构思宏大,善于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注重表现 科学的美感,又兼具人文关怀。 答案 B 解析 刘慈欣的中国 2185没有给他带来赞誉,两年后的 1991 年,他又写了超新星纪 元 ,这部作品被评论界赞誉为“一部文明浴火重生的宏大史诗”。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慈欣的科幻扛鼎之作三体在著名科幻读物出版社托尔出版社出版,这标志着 中国长篇科幻小说在海外产生重大影响。 B刘慈欣深受家庭科幻氛围
23、的熏陶,从小就爱上了科幻文学。当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 时,他非常兴奋,感觉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C“文革”结束后,一些外国的科幻作品在国内解禁,刘慈欣又读到凡尔纳和一些苏联的 科幻文学作品,尤其是英国作家克拉克的作品,使他收获颇丰。 D刘慈欣“寂寞了二十余年”,科幻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后来他大红大紫,拥有无数 粉丝,但在生活中依然保持低调作风,十分可敬。 答案 C 解析 A 项“这标志着中国长篇科幻小说在海外产生重大影响”无中生有。B 项“家庭科幻 氛围的熏陶”夸大其词。D 项“科幻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缺少根据。 9“当代科幻第一人”刘慈欣成功的主观因素有哪些?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给你的启示。 答:_ 答案 (1)刘慈欣的成功离不开如下因素: 浓厚的兴趣:没有兴趣他就不能广泛地阅读,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对物理学非常熟悉。 不懈的坚持:当中国科幻文学陷入低谷之时,他却在坚持阅读、写作。 持久的沉积:寂寞了二十余年,一部一部地推出作品,因其沉积而走上了创作优秀作品的 快车道。 不骄不躁的平常心:在他大红大紫粉丝众多之时,连同事都不知道他出名了。 (2)刘慈欣的成功启示我们:要从兴趣出发选择自己热爱的事,并努力坚持,持之以恒,调整 心态,终有一天会取得成功。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