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28 分)分) 1 (12 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请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芳草萋萋鹦鹉洲。 ( 黄鹤楼崔颢) 大漠孤烟直, 。 ( 使至塞上王维) 山随平野尽, 。 ( 渡荆门送别李白) ?松柏有本性。 ( 赠从弟刘祯) (2)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原名。 三峡中从侧面进一步渲染(间接描写)了山峰的高耸险峻的句子是: 。 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思想感情的句子 是: 。 2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给生命以花香,生命才会
2、还你芬芳;给人生以意趣,人生才会还你风景; 。 释下心灵的重负,给生命一点空隙,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在红尘飞舞的忙碌中仍然葆有 一份诗意浪漫的情怀,让自己在平平淡淡的生命时光里,收藏每一寸清风朗月,每一程 鸟语花香,每一天都有情有趣有滋有味地活着,平淡的生活才会有色彩有意义,人生才 能得到自我世界的恬美闲适、饱满丰 yng。 (1)给加点字注意,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空隙 葆 有 丰 y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 (3) “释下”的“释”的意思是 。 “恬美”的意
3、思是 。 (4)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3 (8 分)综合性学习。 某校开展了“弘扬好传统,传递正能量”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 与解决。 2016 年 3 月 13 日下午,济南泉城中学初二(7)班的张岩同学路经明湖小区,恰逢 明湖小区一位 82 岁高龄独自外出的老大娘不慎摔倒,当时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且老 第 2 页(共 20 页) 人摔伤严重,张岩于是马上和另外两名热心人一起把老人扶起并马上采取了有效的救护 措施,使老人转危为安。当时把老人扶起来后,他又询问了老人家庭住址,把老人送回 家并把老人安顿在床上休息,直到看着老人安全后才离开。
4、 (1)请给上面这则消息拟个标题。 (15 字左右) (2)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小华: “为什么要这么做?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呀! ” 张岩: 。 林昊: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其实不是问题,只要每个人都有一颗正直的心,所有的问题 就都会迎刃而解了。 ” (3)请你为本次活动提供一个你身边的“弘扬好传统,传递正能量”的事例。 (不超过 40 字) 4 (3 分)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 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 据地采访、考察后写成的一部 作品。它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 的真实生 活。 二、阅读(二、阅
5、读(48 分)分) 5 (17 分) 我的母亲(节选)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 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 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 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 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 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
6、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 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 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 第 3 页(共 20 页) 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 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 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 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
7、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 说: “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 “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 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 “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 好用来说嘴! ”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 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去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 师,我的慈母。 (1)每天“天刚
8、亮”到“天大明”时,母亲总要对“我”做两件事情,是哪两件事情呢?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母亲为什么这样教训儿子?(用原文回答) 由此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3)认真品读下面这个句子体会它所包含的情感。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4)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和“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 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5)请你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 6 (15 分) 像酸枣一样活着(有删改)
9、王新芳 在我的故乡,田边地头、沟沟岔岔,遍生着一丛丛一堆堆的酸枣树。它平常之极,又 高贵之极。 或许是鸟嘴里意外滑落下的一粒籽,一捧贫瘠的土地养育了它,生根,发芽,长叶, 第 4 页(共 20 页) 开花从此在这里落户安家。 酸枣树高不足尺,满身硬刺,明知道长不成栋梁高树,却还在努力生长。它默默兀立 着,从不需要谁的关照和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顽强地成为一簇怒放的生命。六 月间,枣树开花了,小米一般,黄黄绿绿的,如夜空中的繁星,随风散布着一种沁人的 苦香。随后,在日渐寂寞的景色里,枝叶由绿转黄,树上就结出小小的酸枣,亮亮的, 红红的,像珍珠,又像玛瑙。此时,酸枣便成了乡亲们眼中的宝了。 酸
10、枣质朴无华,价值却很高。树叶可提取酸叶酮,对冠心病有较好疗效。核壳可制活 性炭,还能当柴烧。果肉可制酸枣面、酿酒、做醋,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特别是加工 生产的酸枣仁,更是名贵中药材,可养肝安神,宁心敛汁。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 心悸,盗汗。酸枣就像一盏灯,给乡亲们苦涩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冬日里,天刚蒙蒙亮,父亲就骑上一辆破自行车,戴上两条粗布制成的细长口袋,冒 着凌冽的寒风出发了。他约上几个人偷偷去外地买枣。北到临城,赞皇,南到邢台,沙 河,100 公里开外的村庄,都留下父亲的足迹。酸枣几毛钱一斤,枣仁几十元一斤,加工 后的利润少不了 20%,挣得钱相当于生产队公分的 10 倍。可观的利润让
11、父亲甘冒风险, 他从来不是一个胆小的人。 那时饭店很少,即使有,父亲也舍不得进去。他出门带着干粮,午饭时,父亲往往是 干咽窝头。遇到小河,就砸开冰面,喝一口冰水。粗劣的饭食侵害着父亲的胃。而酸枣 产地多在山区,动不动就是几里长的大坡。父亲身高一米八,体重却仅有 100 斤,竹竿 一样弱不禁风。买枣的时候,父亲常常忘记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能多买就多买,能多 装就多装。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推着 200 多斤的枣上坡的,一定是拼尽全身的力气。在推 上坡顶的一刻,父亲瘫软在地,急剧的呼吸无情地破坏了父亲的肺。 父亲大口喘息着,并不觉得痛苦。他一定还记得我手腕上的手表吧?月明星稀的打谷 场上,父亲用笔在我细
12、细的手腕上画了一个手表,很肯定地说,你以后会过上城市人的 生活。小小的我将信将疑,我不知道身为农民的父亲何以如此肯定呢?但我知道,父亲 是个开朗而明媚的人,即使经常为生活发愁,也一直有个美好的希望在心里。 父亲和酸枣加工相依相偎,干了一辈子,真正的退休要从那次晒枣核说起。 当时,父亲把枣核晒在村南的公路上,那是一个坡度很大的陡坡,一半晒枣核,一半 过人。谁知天不作美,偏偏遇上连阴雨,一下就是 10 来天,有时雨大,有时雨小,就没 个放晴的时候。父亲一天到晚长在公路边,白天打着伞,凄风冷雨,冻得父亲感冒了。 夜晚父亲住在路边的窝棚里,窝棚漏雨,父亲的被褥都湿了。 第 5 页(共 20 页) 就是
13、那一次看枣,让母亲痛下决心,坚决不让父亲再干枣仁加工生意。母亲说,钱多 了多花,少了少花,为了挣俩钱把命搭进去,那太不值得了。父亲从生意行中退了休, 每天在墙根下闲坐,不时咳嗽着,气喘着。有时他又会羡慕别人生意的红火,豪迈地说 过几天也拉一车酸枣的话,母亲马上打断他,你忘了那年晒枣核的事了?母亲一揭短, 父亲就再也不敢言语了。 又是一年枣花香,枣花小米一般,黄黄绿绿的,村庄里又弥漫着动人的药香。一只斑 鸠在鸣叫,它的叫声瞬间压住了风声。过不了多久,鲜红亮丽的酸枣就会挂满枝头,乡 亲们又会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虽然枣仁加工的过程有苦有泪,但枣仁毕竟改变 了他们的生活,所以,心存感激。 生命,
14、野草一样生生灭灭,读黄了每一片草叶,昨天和今天总是一个样,一个七天接 着一个七天的抄袭模仿。人,必须像酸枣一样活着。在黑夜里等待,在狂风暴雨里等待, 就算只出现一点点阳光,也想努力朝着那些光生长。 (1)第段画线句中的“平常至极”与“高贵至极”是否矛盾?为什么?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 六月间,枣树开花了,小米一般,黄黄绿绿的,如夜空中的繁星,随风散布着一种沁 人心脾的苦香。 遇到小河,就砸开冰面,喝一口冰水。 (3)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像酸枣一样活着的理解。 7 (16 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
15、,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 念 无与为乐者 第 6 页(共 20 页) 水中藻荇交横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完成下列填空。 文中描写月色的精妙之笔是 。 苏轼夜游承天寺的原因是:a b 。 (4)文中
16、“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 理由。 示例: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郁闷、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 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闲人” 。 三、写作(三、写作(40 分)分) 8 (40 分)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我们热爱大自然, 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与这神奇的大自然息息相关,无论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还是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也无论是山川田野,江河湖海,还是平原沼泽,冰封雪冻都 会进入我们的眼帘,进入我们的生活。 罗丹说: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镜。 ”请用你的慧眼去发现
17、美, 用你的心灵去感悟美,用你的妙笔去描绘美。请以“最美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先为你的作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为了内容的充实,最好不要少于 600 字,书写要规范工整; 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第 7 页(共 20 页) 2017-2018 学年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学年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 卷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 (28 分)分) 1 (12 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请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 黄鹤楼崔颢) 大漠孤
18、烟直, 长河落日圆 。 ( 使至塞上王维)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 ( 渡荆门送别李白)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 赠从弟刘祯) (2)根据提示,写出古诗文原名。 三峡中从侧面进一步渲染(间接描写)了山峰的高耸险峻的句子是: 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 与朱元思书中,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向往自然、厌弃世俗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 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解答】 (8 分) (1) (4 分) 晴川历历汉阳树, 长河落日圆
19、。 江入大荒流。 岂不罹凝寒(重点字:罹凝寒) (2) (4 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点字:亭午 曦月)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重点字:鸢 戾 反)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 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 第 8 页(共 20 页) 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2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给生命以花香,生命才会还你芬芳;给人生以意趣,人生才会还你风景; 给生命 以微笑,生命才会还你精彩 。释下心灵的重负
20、,给生命一点空隙,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红尘飞舞的忙碌中仍然葆有一份诗意浪漫的情怀,让自己在平平淡淡的生命时光里, 收藏每一寸清风朗月,每一程鸟语花香,每一天都有情有趣有滋有味地活着,平淡的生 活才会有色彩有意义,人生才能得到自我世界的恬美闲适、饱满丰 yng。 (1)给加点字注意,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空隙 x 葆 bo 有 丰 yng 盈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浪慢 ”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浪漫 ” 。 (3) “释下”的“释”的意思是 放 。 “恬美”的意思是 宁静优美 。 (4)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分析】第一题考
21、查字音字形。第二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第三题考查词语释义。第 四题考查仿写句子。 【解答】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一个字读作 x,第二个字读作 bo,第三个字写作 “盈” 。 (2)本题考查查找错字并改正。 “浪慢“应写作“浪漫“。 (3)本题考查词语释义。释下的意思是放下。释的意思是放。恬淡的意思是宁静优美。 (4)本题考查仿写。作答时,需分析例句的格式和语义,仿写要与例句的格式相同,语 义相关,修辞一致。据此可仿写为:给生命以微笑,生命才会还你精彩。 答案: (1) (3 分) x bo 盈 (2) (2 分)浪慢 浪
22、漫 (3) (2 分) 放 宁静优美。 (4) (2 分)示例一:给生命以微笑,生命才会还你精彩。 示例二:给生命以勤奋,生命才会还你成功。 【点评】仿写句的类型有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 辞为主的仿写。仿写语句时要注意:一是仿写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要与例句一致; 二是所仿写的句子的内容与提示的内容要构成一个整体,语意连贯,合理顺畅。 3 (8 分)综合性学习。 第 9 页(共 20 页) 某校开展了“弘扬好传统,传递正能量”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 与解决。 2016 年 3 月 13 日下午,济南泉城中学初二(7)班的张岩同学路经明
23、湖小区,恰逢 明湖小区一位 82 岁高龄独自外出的老大娘不慎摔倒,当时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且老 人摔伤严重,张岩于是马上和另外两名热心人一起把老人扶起并马上采取了有效的救护 措施,使老人转危为安。当时把老人扶起来后,他又询问了老人家庭住址,把老人送回 家并把老人安顿在床上休息,直到看着老人安全后才离开。 (1)请给上面这则消息拟个标题。 (15 字左右) (2)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小华: “为什么要这么做?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呀! ” 张岩: 要是老 人摔倒,大家都不扶,那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再说了,也不是所有 的老人都会冤枉人的 。 林昊: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其实不是问题,只
24、要每个人都有一颗正直的心,所有的问题 就都会迎刃而解了。 ” (3)请你为本次活动提供一个你身边的“弘扬好传统,传递正能量”的事例。 (不超过 40 字) 【分析】第一题考查给新拟标题。第二题考查根据语境完成对话。第三题考查观察生活 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答】 (1)本题考查给新闻拟写标题。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标题应能 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要简明扼要。根据本则新闻的内容可概括为:中学生救助摔倒老 人传递正能量。 (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对话。由题意可知,本题实际是要求学生对扶不扶老人发表 自己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应是正面的,也就是要扶。观点明确,然后简单陈述理由即可, 不设统一答
25、案。 (3)本题考查观察生活和语言表达。作答时,从身边选择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例子表述即 可,不设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叙事清晰明了即可。 答案: (1) (2 分)示例:中学生救助摔倒老人传递正能量。 (2) (3 分)示例: “要是老 人摔倒,大家都不扶,那该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啊!再说了, 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会冤枉人的。 ” 第 10 页(共 20 页) (3) (3 分) 我坐公交车去上学,总会看到一位老人在路边擦着车次的公示牌,我觉得 他就是在传播正能量。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 ,考查学生的审题 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
26、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 新能力。 4 (3 分)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是美国记者 埃德加斯诺 冒着生命危险, 穿越重重封锁, 深入延安, 深入根据地采访、考察后写成的一部 纪实 作品。它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 中国共 产党人 的真实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有关常识的掌握情况,注意根据积累作 答。 【解答】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 ,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 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中 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 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
27、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 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答案: 埃德加斯诺 纪实 中国共产党人 【点评】名著试题形式较为稳定:要考查的形式一般为填空题;考查的篇目未超出考纲 范围;主要考点有名著的名称、作者、体裁、主要人物、重要情节、片段赏析等。 二、阅读(二、阅读(48 分)分) 5 (17 分) 我的母亲(节选)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 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
28、,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 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 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 第 11 页(共 20 页) 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 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 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 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 下。我做错了事,
29、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 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 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 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 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 说: “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 “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 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
30、一顿。她说: “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 好用来说嘴! ”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 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去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 师,我的慈母。 (1)每天“天刚亮”到“天大明”时,母亲总要对“我”做两件事情,是哪两件事情呢?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指出并纠正“我”昨天做错的事情 催“我”去上学 (2)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母亲为什么这样教训儿子?(用原文回答) 由此可以看出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 (3)认真品
31、读下面这个句子体会它所包含的情感。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4) “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和“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 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 (5)请你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 【分析】本文通过记叙作者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母亲重重的责罚;作者患眼疾, 母亲想尽办法为其医治体现了母亲“教之严” 、 “爱之慈”和刚强的品性,表达了作者对 第 12 页(共 20 页) 母亲的敬爱、感激之情。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第二段中的“她看我清醒了,便对 我说昨天
32、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和“她才把我的 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可概括为:指出并纠正“我”昨天做错的事情和催“我”去 上学。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分析人物性格。根据第三段中的“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 别人听的。 “可知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她不想让人知道他的儿子犯错,可见母亲好强的性 格。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感情。细读此句可知,这里对母亲治我眼病的动作描写,在这些 动作中蕴含着母亲对我的深情与挚爱,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根据全文内容可知,母亲不当着别人打我,是为了保 护我的自尊心,而在夜深人静,四下无人时打我,是对我
33、做错事的惩戒,让我明白自己 的错误,永不再犯。两者出于不同的目的,所以并不矛盾。 (5)本题考查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联系文本内容可知,一旦我犯了错,母亲就会在四 下无人时狠狠的责罚我,这是对我严厉的惩罚,但当我患病时,母亲却可以为了舔病眼, 可知母亲的慈爱,所以在母亲身上,既有真挚的疼爱,又有对我严厉的要求与惩罚。 答案: (1) (4 分)指出并纠正“我”昨天做错的事情。 催“我”去上学。 (2) (3 分)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1 分) 表现了母亲刚强(好强) 的性格。 (2 分) (3) (3 分) 语句质朴、 真切、 饱蘸真情, 表现母亲对 “我” 的挚爱,
34、 字里午间渗透着 “我” 对母亲的爱戴和感激之情。 (4) (4 分)不矛盾。 (1 分)她不在别人面前打“我”是为了保护“我”的自尊心;她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罚“我” ,是对“我”有所惩戒,让“我”反省。 (3 分) (5) (3 分)提示:既有真挚的慈爱,更有严厉的惩罚。 【点评】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 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 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6 (15 分) 像酸枣一样活着(有删改) 第 13 页(共 20 页) 王新芳 在我的故乡,田边地头、沟沟岔岔,遍生着一丛丛一堆堆的
35、酸枣树。它平常之极,又 高贵之极。 或许是鸟嘴里意外滑落下的一粒籽,一捧贫瘠的土地养育了它,生根,发芽,长叶, 开花从此在这里落户安家。 酸枣树高不足尺,满身硬刺,明知道长不成栋梁高树,却还在努力生长。它默默兀立 着,从不需要谁的关照和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顽强地成为一簇怒放的生命。六 月间,枣树开花了,小米一般,黄黄绿绿的,如夜空中的繁星,随风散布着一种沁人的 苦香。随后,在日渐寂寞的景色里,枝叶由绿转黄,树上就结出小小的酸枣,亮亮的, 红红的,像珍珠,又像玛瑙。此时,酸枣便成了乡亲们眼中的宝了。 酸枣质朴无华,价值却很高。树叶可提取酸叶酮,对冠心病有较好疗效。核壳可制活 性炭,还能当柴
36、烧。果肉可制酸枣面、酿酒、做醋,有健胃助消化的功能。特别是加工 生产的酸枣仁,更是名贵中药材,可养肝安神,宁心敛汁。主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 心悸,盗汗。酸枣就像一盏灯,给乡亲们苦涩的生活带来了希望。 冬日里,天刚蒙蒙亮,父亲就骑上一辆破自行车,戴上两条粗布制成的细长口袋,冒 着凌冽的寒风出发了。他约上几个人偷偷去外地买枣。北到临城,赞皇,南到邢台,沙 河,100 公里开外的村庄,都留下父亲的足迹。酸枣几毛钱一斤,枣仁几十元一斤,加工 后的利润少不了 20%,挣得钱相当于生产队公分的 10 倍。可观的利润让父亲甘冒风险, 他从来不是一个胆小的人。 那时饭店很少,即使有,父亲也舍不得进去。他出门
37、带着干粮,午饭时,父亲往往是 干咽窝头。遇到小河,就砸开冰面,喝一口冰水。粗劣的饭食侵害着父亲的胃。而酸枣 产地多在山区,动不动就是几里长的大坡。父亲身高一米八,体重却仅有 100 斤,竹竿 一样弱不禁风。买枣的时候,父亲常常忘记自己并不强壮的身体,能多买就多买,能多 装就多装。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推着 200 多斤的枣上坡的,一定是拼尽全身的力气。在推 上坡顶的一刻,父亲瘫软在地,急剧的呼吸无情地破坏了父亲的肺。 父亲大口喘息着,并不觉得痛苦。他一定还记得我手腕上的手表吧?月明星稀的打谷 场上,父亲用笔在我细细的手腕上画了一个手表,很肯定地说,你以后会过上城市人的 生活。小小的我将信将疑,我不知
38、道身为农民的父亲何以如此肯定呢?但我知道,父亲 是个开朗而明媚的人,即使经常为生活发愁,也一直有个美好的希望在心里。 第 14 页(共 20 页) 父亲和酸枣加工相依相偎,干了一辈子,真正的退休要从那次晒枣核说起。 当时,父亲把枣核晒在村南的公路上,那是一个坡度很大的陡坡,一半晒枣核,一半 过人。谁知天不作美,偏偏遇上连阴雨,一下就是 10 来天,有时雨大,有时雨小,就没 个放晴的时候。父亲一天到晚长在公路边,白天打着伞,凄风冷雨,冻得父亲感冒了。 夜晚父亲住在路边的窝棚里,窝棚漏雨,父亲的被褥都湿了。 就是那一次看枣,让母亲痛下决心,坚决不让父亲再干枣仁加工生意。母亲说,钱多 了多花,少了少
39、花,为了挣俩钱把命搭进去,那太不值得了。父亲从生意行中退了休, 每天在墙根下闲坐,不时咳嗽着,气喘着。有时他又会羡慕别人生意的红火,豪迈地说 过几天也拉一车酸枣的话,母亲马上打断他,你忘了那年晒枣核的事了?母亲一揭短, 父亲就再也不敢言语了。 又是一年枣花香,枣花小米一般,黄黄绿绿的,村庄里又弥漫着动人的药香。一只斑 鸠在鸣叫,它的叫声瞬间压住了风声。过不了多久,鲜红亮丽的酸枣就会挂满枝头,乡 亲们又会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虽然枣仁加工的过程有苦有泪,但枣仁毕竟改变 了他们的生活,所以,心存感激。 生命,野草一样生生灭灭,读黄了每一片草叶,昨天和今天总是一个样,一个七天接 着一个七天的抄袭
40、模仿。人,必须像酸枣一样活着。在黑夜里等待,在狂风暴雨里等待, 就算只出现一点点阳光,也想努力朝着那些光生长。 (1)第段画线句中的“平常至极”与“高贵至极”是否矛盾?为什么? (2)结合语境,赏析下列句子。 六月间,枣树开花了,小米一般,黄黄绿绿的,如夜空中的繁星,随风散布着一种沁 人心脾的苦香。 遇到小河,就砸开冰面,喝一口冰水。 (3) “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像酸枣一样活着的理解。 【分析】前三段介绍了酸枣的生长环境,形态和价值,从而引出对父亲的回忆,父亲生 活节俭,吃苦耐劳,为了一家的生计四处奔波,做着酸枣生意,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
41、 也因为母亲的阻止,他不在做生意了,但心中却仍存有希望,开朗乐观,对生活充满了 信心。最后一段点明主旨:人一定要像酸枣一样,默默无闻,独立顽强;满怀希望,努 力生长。 【解答】 (1)本题考查句子分析。作答时,需联系具体语境分析。根据语境可知,说酸 第 15 页(共 20 页) 枣平常,是因为了到处都有,身材矮小。而说它高贵,是因为它默默无闻,依靠自己的 力量努力绽放生命。前者形容的是外在,后者形容的是内在。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先明确所用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 的效果即可。第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枣花比作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枣花的 形状,表现了枣花的多。 “黄
42、黄绿绿的“为视觉。 “随风散布着一种沁人心脾的苦香“为 嗅觉。第二句话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父亲砸冰喝水的举动,表现了他的节俭和生活的 艰辛。 (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作答时,需结合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根据自己的情感体 悟分析即可。从父亲约上同个人偷偷去外地买枣,挣的钱相当于生产队工分的 10 倍可以 看出父亲是一个头脑灵活、敢于冒险的人。从从冬日里,天刚蒙蒙亮,父亲就骑上一辆 破自行车去买枣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从父亲用笔在“我”的手腕上画一 个手表,并肯定的说“我”以后会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的人。 从父亲在困难和生病的日子里,一直对未来充满信心可以看出父亲
43、是一个开朗乐观,心 存希望的人。 (4)本题考查赏析题目的含义。作答时,需联系全文内容和主旨来分析。结合文本中对 酸枣的介绍和对父亲的回忆可知,父亲与酸枣都默默无闻,对生活满怀希望,努力地活 着,同时也是作者希望大家学习的。据此分析可表述。 答案: (1) (3 分)不矛盾(1 分) “平常至极”是因为酸枣树身材矮小,满身长刺,极易生长 的酸枣树到处都有(1 分) “高中至极”是因为酸枣树默默无闻,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绽 放生命(1 分) 。 (2) (5 分) (1) (3 分)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描写了枣花的颜色和气味(1 分) ,运用比 喻的修辞手法,将枣花比作夜空中的繁星(1 分) ,形象
44、地写出了枣花的形态,突出了枣 花的繁多(1 分) 。 (2) (2 分)运用动作描写(1 分) ,突出了父亲的节俭和生活的艰辛(1 分) 。 (3) (4 分)示例:父亲是一个头脑灵活、敢于冒险的人,从父亲约上同个人偷偷去 外地买枣,挣的钱相当于生产队工分的 10 倍可以看出。父亲是一吃苦耐劳的人,从冬 日里,天刚蒙蒙亮,父亲就骑上一辆破自行车去买枣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关爱孩子 的人,从父亲用笔在“我”的手腕上画一个手表,并肯定的说“我”以后会过上城里人 的生活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开朗乐观,心存希望的人,从父亲在困难和生病的日子 第 16 页(共 20 页) 里,一直对未来充满信心可以看出。
45、(概括和分析各(1 分) ,答出两点即可。 ) (4) (3 分) “像酸枣一样活着”的意思是,我们要学习酸枣的精神(1 分) :默默无闻, 独立顽强;满怀希望,努力生长。 (2 分) 【点评】人物性格会分析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答题方法: 1、结合对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 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 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 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 7 (16 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
46、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 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月色入户 门 欣然 起行 高兴的样子 念 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 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根据你对短文的理解,完成下列填空。 文中描写月色的精妙之笔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夜游承天寺的原因
47、是:a 被贬,心情郁闷 b 月色很美 。 (4)文中“闲人”一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写出你的理解,并说明 第 17 页(共 20 页) 理由。 示例: “闲人”表现出苏轼的郁闷、悲凉之情,他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受污遭贬, 不愿做闲人却只得做闲人。 “闲人” 表现出苏轼的自得(愉悦)之情。月色处处都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 种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 。 【分析】参考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 1083 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 , (我)脱下衣服准备 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 (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 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
48、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 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 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 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 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句子翻译为: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户:门; 句子翻译为: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欣然:高兴的样子; 句子翻译为: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句子翻译为: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交横:交错纵横。 (2)本题考查
49、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 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 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 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 有: 亦:也; ,相与:共同,一同。句子翻译为: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 (于是)我们一起 在庭院中散步。 但:只是;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句子翻 译为: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本题第一问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文中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第二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可知,月色 第 18 页(共 20 页) 很美;再由最后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作者因为被贬,心情郁闷。 (4)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以及概括文章思想情感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分析作者的情 感,结合文章的“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月色处处都 有,可只有他和张怀民这种情趣高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