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群落的动态 学案(含答案)
《2.2.2 群落的动态 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2 群落的动态 学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群落的动态群落的动态 情景导入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1.举例总结群落演替的过程。 2.理解群落的稳定性。 3.活动建议: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关键术语 群落的演替 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顶极群落 对干扰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群落的演替 基础梳理 1概念 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2规律 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变化的过程。 3原因 群落内部关系(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和外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控制演替 的主要因素有: (1)群落内部因素。 (2)外界环境因素。 (3)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其他所有生态因子。 4结果
2、顶极群落:群落与周围环境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思维激活弃耕农田的演替是否一定能演替成森林? 提示 不一定。如果水分不充足,可能只发展到稀疏灌木阶段。 合作探究 1群落演替的类型 类型 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 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 消灭了的地方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 时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 缓慢 较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特别提醒两种类型演替的主要不同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湖泊演替为森林属于初生演替。 拓展延伸演替的过程 (1)初生演替的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
3、替为例) 阶段 优势种 特征 裸岩阶段 地面上只有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和岩石 地衣阶段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 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 成土壤的过程, 使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 渐增多 苔藓阶段 苔藓在与地衣争夺阳光的竞争 中处于优势 苔藓的生长会进一步使岩石分解, 土层 加厚, 有机物增多, 土壤中微生物的群 落越来越丰富 草本植物阶段 较高的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优势 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 在动 植物的共同作用下, 土壤中的有机物越 来越丰富,通气性越来越好 灌木阶段 灌木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 成为许多鸟类的栖息地; 物种的多样化 使得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同时抵御环境 变化的能力增
4、强 森林阶段 乔木比灌木具有更强的获得阳 光的能力,最终占据优势 树林的形成进一步改善了生物生存的 环境, 物种进一步多样化, 生物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更加丰富多样, 于是群落演 替到了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的过程(以采伐迹地云杉的演替为例) 2过程 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 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 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 完善,有比较固定的
5、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3方向 方向 简单复杂 复杂简单 稳定 实例 大多数自然群落 受污染的水体 顶极群落 能量变化 增加 减少 基本不变 有机物变化 增加 减少 基本不变 整个群落的呼 吸量与光合量 光合量呼吸量 光合量呼吸量 光合量呼吸量 特别提醒群落自然演替的结果不一定是使群落越来越复杂。 群落演替的原因不一定是群落结构受到干扰和破坏。 群落演替与无机环境是相互影响的。 巩固 1生物群落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 一些物种的种群消失了,另一些物种的种群随之兴起,最后达到一个稳定阶段,这就是群落 的演替。一般来说,群落自然演替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2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