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2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三校协作三校协作 20192019- -20202020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联考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人:永安一中命题人:永安一中 曾韶华曾韶华 德化一中德化一中 陈思琼陈思琼 漳平一中漳平一中 连美波连美波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50150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150150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2、”,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 逊色得多。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 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 了很多消极的意义。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 式的重要意义。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 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这可能是传说。桀是夏代有 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
3、后稷教人稼穑一样去“作瓦屋”。但陶器的 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 事情。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齐 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 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 雅斯干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玩。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 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
4、,便用“瓦 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 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形体很大,长可达到一两米,圆形井壁 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 周易 庄子都有记载。秦汉瓦井已很普遍。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 口的土坑,“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此外,瓦还可以 作乐器和棺材等。 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用圆型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 落,成为瓦坯。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古人的确很聪明。 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
5、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一次战斗,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晚于春秋。 B. “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此时的“瓦”已经成为专有名称。 C. 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D. 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B. 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
6、、制作过程等。 C. 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 D. 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 B. 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C. 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D. 周易 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7、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 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 项,“此时的瓦已经成为专有名称”错误,由原文“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 可以称瓦。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意思是生 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玩。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可 知,此时的“瓦”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C 项,“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错误,因果倒置,原文第四段是“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 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 D 项, “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错误, “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
8、 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一不是“将 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而是“成为瓦坯”;二表述不完整,不是“把圆型模具做胎”,而是“用圆型模 具做胎,熟泥片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 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错误,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 土坑。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9、。要善于抓住 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 案。 C 项,“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错误,于文无据,相关信息第三段“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 玩。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但是并无重男轻女。 故选 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 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 分析论
10、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 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 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 年 12 月 8 日凌晨 2 点 24 分,嫦娥四号发射成功,踏上了奔赴月球背面的征程。1 月 3 日,嫦娥 四号探测器顺利着陆月球背面预选区域。嫦娥四号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
11、着陆 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在嫦娥四号 35 天的任务中,“鹊桥”中继星连续提 供对地、对月中继通信服务。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嫦娥四号探测器落月以来,完成了中继星链路连接、有效载荷开机、两器分离、巡视器月午休眠及唤 醒、两器互拍等任务。“鹊桥”中继星在距离月球 6 万公里的轨道上实现了对地、对月的中继通信服务, 国内外多个深空测控站连续跟踪中继卫星,中继星成为名副其实的“鹊桥”。 2019 年 1 月 11 日 16 点 47 分,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 两器互拍,这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四号工
12、程任务圆满完成后,嫦娥四号任务将转入科学探测阶段,着陆器和巡视器将继续开展就位 探测和月面巡视探测。 (摘编自环球网百家号,2019 年 1 月 11 日) 材料二 科学家介绍,嫦娥四号登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直径约 2500 公里、深 13 公里,是太阳系已知的最 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国家航天局 11 日公布了一批嫦娥四号经过“鹊桥”中继星传回的影像。其中 一张 360 度全景图,是在玉兔二号驶上月面后,由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环拍的 80 张照片拼合而成的。 从这张全景照片上可以看到嫦娥四号着陆在许多小环形坑中间,相当惊险。附近就有一个直径约 20 米、深 度约 4 米的环形坑。崎岖不平
13、的地形为玉兔二号的路线规划造成很大困难。 由于潮汐锁定,月球绕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周期相同,因而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正面,人类拥有太空探 测器之前,月球背面一直是神秘世界。越来越多的环月探测器显示,月球背面与正面有很大不同:正面相 对平坦,而背面崎岖不平,遍布坑坑洼洼的撞击坑。月球背面具有独特性质,嫦娥四号登陆的是从未实地 探测过的处女地,或许能获得突破性发现。月球背面更为古老,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 价值。 (摘编自新华网,2019 年 1 月 11 日) 材料三 LND,全名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简称粒子辐射探测仪) ,是嫦娥四号落月后第一批开机测试的 仪器。这个神秘的仪器,在
14、 4 块 10 厘米见方的电路板上,需要手工焊接几千个大小不一的芯片,并且要能 经受住发射时的剧烈震动、着陆时的巨大冲击以及月表的高寒高热等严苛考验。这一中德合作的载荷探测 仪,由基尔大学地外物理系罗伯特教授的团队研制,中方参与设备测试,双方共同拥有科学数据并开展科 学研究。令人惊异的是,这个仪器仅用 13 个月就研制成功。研制过程中,中德双方共享了许多技术细节, 如中方提供部分接口电路设计给德方,并被德方采纳,德方的一些设计同样也给了中方启发。 同时,搭载嫦娥四号升空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整流罩涂装多了 4 个新标志。他们是嫦娥四号任务 的外国合作方,提供了 4 个国际载荷。除了德国的粒子辐
15、射探测仪之外,还有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荷 兰的低频射电探测仪和沙特的月球小型光学成像探测仪。 中欧在空间领域的合作,并非始于探月工程。早在 2011 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中德就联合开 展了 17 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去年在不来梅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中国已经表示,愿意在嫦娥六号的轨道器和着陆器上,为国际 合作伙伴提供 10 千克的载荷。这一表态赢得了欧洲航天局的高度赞赏。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2019 年 1 月 12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四号于 2018 年 12 月 8 日 2 点 24 分奔赴月球背面,35
16、 天后,其任务在“鹊桥”中继星的支持下取 得圆满成功。 B. 嫦娥四号任务具有划时代意义,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勘察、月球 背面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C. “鹊桥”中继星架起了对月、对地中继通信的“鹊桥”,它的正常运转,使得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 号巡视器顺利完成了互拍。 D. 在人类拥有太空探测器之前,人类对月球的认知有限,不过自嫦娥四号登陆月球预选区域之后,人类将 有突破性发现。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嫦娥四号肩负多项重要使命,实现了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同时也是中欧在空间技 术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的又一次
17、成功尝试。 B. 嫦娥四号借助“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一张 360 度全景图,从这张全景照片上可以看到嫦娥四号着陆地颇 具惊险的地形地貌。 C. 鉴于嫦娥四号登陆区域及着陆点附近的地形会导致玉兔二号的路线规划困难,嫦娥四号登陆过程相当惊 险,因而其价值仍旧是个未知数。 D. 中德合作的载荷探测仪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是嫦娥四号落月后首批开机测试的仪器,其具有 抗冲击、耐高寒高热的特点。 6. 联系文本,简要概括嫦娥四号探测任务的重大意义。 【答案】4. D 5. D 6. 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及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继嫦娥四号探测任 务圆满完成标志着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多项
18、关键技术;嫦娥四号实现对月球背面的登陆,对研究月球和太 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意味着有突破性发现的可能;嫦娥四号任务有诸多外国合作,为中外在空 间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合作平台和示范样本。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 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 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 项“人类对月球的认知有限”“人类将有突破性发现”错误,原文材料二为“人类拥有太空探测器之前, 月球背面一直是神秘世界”,不是有限是未知;“或许能获得突破性发现”,
19、是或许不是必然。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 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A 项“同时也是中欧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尝试”错误,材料三“研制过程中,中德 双方共享了许多技术细节,如中方提供部分接口电路设计给德方,并被德方采纳,德方的一些设计同样也 给了中方启发”,可知是技术层面的合作。 B 项“嫦娥四号借助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一张 360 度全景图”错误,材料二“其中一张 360 度全景图,是 在玉兔二号驶上月面后, 由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环拍的 80 张照片拼合
20、而成的”, 可知“360 度全景图” 这是“公布”的照片,是“拼合而成”的。 C 项“因而其价值仍旧是个未知数” 错误,属强加因果,过度解读。 故选 D。 【6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 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嫦娥四号 探测任务的重大意义,在材料一里有“嫦娥四号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 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 ,可知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 察及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在嫦娥四号 35
21、天的任务中,鹊桥中继星连续提供对地、对月中继 通信服务,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可知继嫦娥四号探测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深空探测 领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材料二“月球背面具有独特性质,嫦娥四号登陆的是从未实地探测过的处女地, 或许能获得突破性发现。月球背面更为古老,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可知嫦娥 四号实现对月球背面的登陆,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意味着有突破性发现的可能; 材料三“中德合作”“他们是嫦娥四号任务的外国合作方,提供了 4 个国际载荷。除了德国的粒子辐射探 测仪之外,还有瑞典的中性原子探测仪、荷兰的低频射电探测仪和沙特的月球小型光学成像
22、探测仪” 可知 嫦娥四号任务有诸多外国合作,为中外在空间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合作平台和示范样本。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 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 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 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
23、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 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虚拟 毕飞宇 深夜四点,我被手机叫醒了,是父亲打过来的。一看到父亲的号码我就知道,我的祖父,我们这个小 县城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没了。都没有来得及悲伤,我即刻叫醒我的女儿,赶紧的,太爷 爷没了。 祖父却没有死,好好的。看见我把女儿都带过来了,祖父有点不高兴,说:“这么冷,你把孩子叫过 来做什么?”祖父神情淡然,但他的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这一次我知道,
24、祖父的大限不远了, 他要对我交代什么。 父亲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退了出去。祖父望着父亲的背影,很轻地咳嗽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 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当年是有机会上大学的,但是,祖父把他的时间全部给了他的学生,他每 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五十七个学生的身上。父亲没有考上 大学,而祖父的五十七个学生考取了三十一个。在当年,这是一个“放卫星”一般的天文数字,祖父在我 们县城一下子成了传奇。省报派来的记者为祖父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整整一个版,标题很吓人, 春蚕到 死丝方尽 。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突然有了愧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永安 一中 德化 漳平 2019 2020 年高 学期 第二次 联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