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2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2020 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 9 9 月月考语文试题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曲作为综合艺术,吸收了多种其他艺术门类的优长和手段,融为一体,创造了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 帜的艺术。以武打为突出特征的武戏,堪称世界剧坛的一朵奇葩,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戏曲的中华美学特 色和独具优势的艺术表现力。 武戏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京剧形成初期,武戏依然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注重勇猛、激烈的 跌打翻扑,不太讲究造型、做戏。随着剧种的成熟、发展,经过几代艺术家特别是作为武戏文唱的引 领者杨小楼的执着进取,在继承传统
2、武打技术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技巧动作加以美化,增强舞蹈性,另一 方面强调基本技术服从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使技巧动作成为一种优美的舞姿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 并与唱、念、做结合运用,让武戏得到整体提升,留下许多具有精美观赏价值的经典之作。 武戏美在哪里?第一层次是形式感知。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演员把握自己的动作,按一定的节 奏在时间和空间中延伸,通过强与弱、快与慢、刚与柔、动与静的变化,呈现流动和瞬间的美,加上开打、 翻跌、下高、打出手等高难度惊险动作的穿插运用,带来的悬念和惊叹,显然更直观,更富于视觉的冲击 力。这也是人们被京剧吸引往往从武戏开始,京剧走出国门必带武戏的重要原因。第二个层次是同
3、情与 共感。武戏流传至今的优秀剧目,内容大多数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如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 爱国主义精神,除暴安良、抱打不平的侠义精神,塑造了许多忠臣良将和民间英雄人物,传达的是正能量。 即使是反面或性格复杂多面的角色,也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刻画,脸谱、神态、身段表演等鲜活地揭示其 本来面目,于恶中见美,美中见恶,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 美是难以被忘记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绚丽多姿,文戏、武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前些年武戏的 势弱,出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除了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还有武戏演出对场地、环 境的要求严于文戏,造成展示机会较少,多年来在大型演唱会中只能于开头、结尾烘
4、托气氛,难以尽显完 整风貌。内因则表现为传承、创新乏力,随着一代技艺精湛的老艺术家先后离去,舞台水准下滑,难以适 应新、老观众的审美需求。 当前,武戏振兴迎来新的良好机遇。以传统为根脉,不仅指具体的戏与技巧,还有前辈艺术家积累的 经验和启示。高盛麟先生曾对武戏演员提出三要:一要打好基础,意指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 唱、念、做、打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可偏废,才能真正体现武戏的整体美;二是演好人物,包括准确把握 人物的个性,处理好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要有真实感,脱离生活和人物的技巧堆积再多,也无美可言; 三要跟上时代,了解时代和观众的审美取向,对武戏有所创新,有所丰富。尤其是武戏的新剧创作很少
5、, 值得分外重视。 武戏之美亦中华文化之美。武戏的精气神,将会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摘编自刘连群弘扬武戏之美 , 人民日报2019 年 07 月 11 日) 1.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戏以武打为突出特征,极具中华美学特色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堪称世界剧坛奇葩。 B. 武戏历史久远,一直保持粗犷古朴之风,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迫求造型和做戏。 C. 武戏以动作因素为主,更直观且富于视觉冲击力,观众往往从看武戏开始而爱上京剧。 D. 武戏创新发展要以传统为根脉,传承具体的戏与技巧及前辈艺术家积累的经验和启示。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
6、章整体以纵向议论展开,主要论述了武戏之美的内涌及如何弘扬武戏之美。 B. 文章从“形式感知”和“共情与共感”等两个层次,论述了武戏究竟美在哪里。 C. 文章从内外两个方面论述了近年来武戏势弱的原因,并就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D. 文章以坚守传统为前提,通过引证法提出了武戏在新时代焕发光彩的具体措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历代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武打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如加强舞蹈性,强调服从剧情和表演 需要等,武戏观赏价值就难以得到提升。 B. 武戏传统剧目能流传至今,不仅仅是演员表演技艺能取得观众的审美认同,还在于其内容大多弘扬的是 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
7、传达的是正能量。 C. 由于大众娱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武戏受限于演出场地和环境的严格要求,加上其内在传承、 创新乏力等,所以前些年武戏显得势弱。 D. 只要武戏表演者能够准确把握人物个性,恰当处理技术与人物的关系,表演具备生活的真实感,就能够 弘扬武戏之美,使它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 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 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一直保持”错误
8、。结合原文内容“在京剧形成初期,武戏 依然保持着粗犷的古朴之风,注重勇猛、激烈的跌打翻扑,不太讲究造型、做戏”分析可知,但随着后来 的不断发展,在造型和做戏上有所创新,所以“一直保持”不合原意。故选 B。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 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 二步, 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 项, “并 就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证”无中生有。结合“前些年武戏的势弱,出自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
9、除了大众娱 乐日趋多元,流行文化的冲击,还有武戏演出对场地、环境的要求严于文戏,造成展示机会较少,多年来 在大型演唱会中只能于开头、结尾烘托气氛,难以尽显完整风貌。内因则表现为传承、创新乏力,随着一 代技艺精湛的老艺术家先后离去,舞台水准下滑,难以适应新、老观众的审美需求”分析可知,文章并没 有论述武戏势弱内外两个原因之间的关系。故选 C。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 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 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 项,“只要
10、就”错误。结合“高盛麟先生曾对武戏 演员提出三要:一要打好基础,意指基本功要规范、扎实、过硬,唱、念、做、打可以有所侧重,但 不可偏废,才能真正体现武戏的整体美;二是演好人物,包括准确把握人物的个性,处理好技术与人物的 关系,表演要有真实感,脱离生活和人物的技巧堆积再多,也无美可言;三要跟上时代,了解时代和观众 的审美取向,对武戏有所创新,有所丰富。尤其是武戏的新剧创作很少,值得分外重视”分析可知,演好 人物是弘扬武戏之美的一个条件,不是唯一条件。这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故选 D。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 般范围比较大,
11、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 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 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 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 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7 月 11 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 2号在上海顺利交付。这标志着 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津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断的突破。 据雪龙 2号总设计师吴
12、刚介绍,它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技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 360自由转动。双向破冰均具有以 2-3 节船速 连续破 1.5 米冰加 0.2 米积雪的能力,舰部破冰能实现在 20 米当年冰冰脊(含 4m 堆积层)加 20 厘米雪层 不被卡住,可实现无限航区包括极区航行和作业。 该船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满足无限航 区要求,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雪龙 2号作为科考破冰船,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 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生物多样
13、性调查等科学考察, 进而成为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调查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 这艘极地科考船交付后,将正式加入我国极地考察序列,开展船载科考设备调试等工作,计划今年下 半年和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共同执行我国第 36 次南极考察任务。 (摘编自陆雪苑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 2号今交付使用 , 人民日报2019 年 7 月 11 日) 材料二: 今天上午,中国第 35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考察任务,顺利返回上海码头。中国第 35 次南极考察队 于 2018 年 11 月 2 日从上海出发,先后 4 次穿越西风带,总航程 30800 余海里,其中冰区航行 2102 海里, 历时 13
14、1 天。 今年 1 月 19 日,在阿蒙森海密集冰区航行中,雪龙号因受浓雾影响与冰山碰撞,船艏桅杆及部分 舷墙受损,无人员受伤,船上设备运行正常。科考期间,考察队克服了碰撞冰山后带来的各种困难,在科 学考察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 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能以 1.5 节航速连续冲破 1.2 米厚的冰层(含 0.2 米雪) 。自 1994 年 10 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以来,雪龙号已先后 22 次奔赴南极、9 次驶向北极,执行 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到今年为止,飞雪龙号服役时间已达 25
15、 年,足迹遍布五大洋,创下了中国 航海史上多项新纪录。 此外,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雪龙 2号今年也将完成交付,并开始执行极地考察任务。 雪龙 2号将成为未来我国开展极地海洋环境与资源研究的重要基础平台。 (摘编自解敏克服碰撞冰山困难,雪龙号安全返回上海码头 ,东方网 2019 年 3 月 12 日) 材料三: 中国雪龙号实施的救援近日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各国媒体对中国在南极活动的报道相较几个 月前更中立了。美国媒体称:在这一连串牵动人心的遇险和救援行动中,中国雪龙号扮演了迄今当 之无愧的主角。这是一艘中国科考船,肩负着前往建立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的任务,但收到 1 俄罗斯南 极船绍卡
16、利斯基院士号的受困求救信号后,雪龙号义无反顾前往出事海城,以其科考船的能力面 对已被俄船脸证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雪龙号这次救援表现了中国的国际合作精神的一个缩影,表 明了中国人很愿意自己的国家融入国际社会,成为负责任的成员。 中国在极地位置争先赛中属于后来者,但其对南极的兴趣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而持续增长。最新的科 考站将是中国在南极洲的第五个科考站,这也将超过一些先于中国进入南极的国家。能取得这样的进展, 除了归功于中国持之以恒地投入巨资参与极地勘探和研究外,还得益于美英等国因资金受限以及将科研勘 探让位于其他国际事务而回撤。 一项国际条约暂停了所有针对南极洲的领土诉求,事实上将其划为科学保
17、护区。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 考察办公室主任秦为稼在上月召开的极地年会上表示: 这为快速发展中国的极地基地提供了宝贵机会。 新西兰梅西大学讲师马克兰藤嘉说: 中国将是少数几个在南极洲地区拥有多个基地的国家之一。 这表明, 中国已经成为南极洲的主要力量。 (摘编自王晓雄译外媒:雪龙号出发,中国也加入极地权力游戏 , 环球时报2017 年 11 月 9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了新突破的“雪龙 2”号交付后, 将独立执行我国第 36 次 南极考察的任务。 B. “雪龙”号科学考察船自首次科考以来,已经创下了中国航海史上多项
18、新纪录,其装载的相关设备,都 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C. 救援俄罗斯考察船有很大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但中国“雪龙”号科考船义无反顾前往救援,充分体 现了国际合作精神。 D. 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对南极的兴趣更浓,不断投入巨资,先后建起了五座科考站,已经成为拥有 基地最多的国家和南极洲勘探和研究的主要力量。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雪龙 2”号是全球首次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冲撞破冰能力和全 球航行能力的极地破冰船,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 B. “雪龙”号服役时间已达 25 年,足迹遍布五大洋,曾 22 次奔赴南极,9
19、 次驶向北极,是我国执行极地 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的重要基础平台。 C. “雪龙”号扮演了时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救援的主角, 这表明了中国对自己尽国际义务的态度, 愿意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员。 D. 外媒称,中国虽然是极地争先赛的后来者,但取得的成就将超过先进入的国家。这主要是英美等国因资 金紧张造成的。 6. 这三则材料都是围绕中国极地科考船展开的,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D 6. 材料一,侧重介绍了我国自主建造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考察船“雪龙 2号”的设计理念、性能, 以及即将执行的任务。材料二,侧重介绍了南极科考船“雪龙号
20、”的船载装备,科技含量,以及完成科考 任务的情况,重在功能。材料三,侧重介绍了南极科考船“雪龙号”科考对于中国发展的现实意义,以及 救援俄罗斯考察船所表现出的中国负责任态度和担当国际义务的能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 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 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 项,“将独立执行我国第 36 次南极考察的任务”理解有误,由材料一 “和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
21、船共 同执行我国第 36 次南极考察任务”可知,并非“独立执行”。 B 项,“其装载的相关设备,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是错误的。由材料一“雪龙 2号作为科考破冰船, 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物理海 洋、海洋化学、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科学考察”可知,原文没有谈到“其装载的相关设备,都是全世界最先 进的”这一事实,属于无中生有。 D 项,“已经成为拥有基地最多国家”是错误的。由原文“这也将超过一些先于中国进入南极的国 家”“中国将是少数几个在南极洲地区拥有多个基地的国家之一”可知,中国在南极拥有多个基地,但没 有说到基地数量是不是最多,属于无
22、中生有。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明确具体的考核 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D 项,“这主要是英美等国因资金紧张造成的”是错误的。由原文“能取得这样的进展,除了归功于中国持 之以恒地投入巨资参与极地勘探和研究外,还得益于美英等国因资金受限以及将科研勘探让位于其他国际 事务而回撤”可知,中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英美等国因资金紧张,属于以偏 概全。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
23、容都 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 从材料一第三段“该船融合了国际新一代考察船的技术、功能需求和绿色环保理念,县备全球航行能力, 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在极区大洋安全航行。雪龙 2号作为科考破冰船,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 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生物多样性调 查等科学考察”等处可看出,材料侧重介绍了“雪龙 2号”的设计理念、性能,以及即将执行的任务。材 料二第二段“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极地考察 船, 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
24、前行的船只, 能以 1.5节航速连续冲破 1.2 米厚的冰层 (含 0.2米雪) 。 自 1994 年 10 月首次执行南极科考和物资补给运输任务以来,雪龙号已先后 22次奔赴南极、9 次驶向北极,执 行科学考察与补给运输任务”等处可看出,材料侧重介绍了“雪龙号”的船载装备,科技含量,以及完成 科考任务。从材料三第一段“是一艘中国科考船,肩负着前往建立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的任务,但收到 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受困求救信号后,雪龙号义无反顾前往出事海城,以其科考船的能力面时已 被俄船脸证的破冰难度和各种风险。雪龙号这次救援表现了中国的国际合作精神的一个缩影,表明了 中国社会对自己尽国际义务所持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湖北省 黄冈市 月考 语文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