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过关宝典练习》专题39 说明文阅读(实战过关篇)(原卷版)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过关宝典练习》专题39 说明文阅读(实战过关篇)(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过关宝典练习》专题39 说明文阅读(实战过关篇)(原卷版)(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专题 39 说明文阅读(实战过关篇) (原卷版)说明文阅读(实战过关篇) (原卷版) 班级 姓名 完成情况 【2019 河北中考】 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 1113 题。(8 分) 何 尊 这是一件青铜尊。它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又富有变化。此刻,它被安置在国宝最高展台。 三千年前的日落,在大地上映射出两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们一个建立了一座至今依旧繁荣的都城,一个 铸造了一件记载荣光跨越十几个朝代不朽的青铜器。他们的父辈曾经浴血并肩奋战,建立了新的王朝 周朝。 这两个青年一个是周武王之子,刚刚继位五年的周成王姬诵,另一个是同宗的贵族何。虽然王朝新的领 袖姬诵才十几岁,但已经在他四叔姬旦(一位
2、令后世孔子都尊崇的儒学先驱)辅佐下开始励精图治,并依 照父王姬发临终的遗愿,为保江山永固,在距离当时王城西安三百多公里以外的洛阳建立了新的都城,这 些事迹使得同是年轻人的何热血沸腾,父亲的业绩得到一国之君的认可,自己又被新王看重,为此,他也 要做一件热血的事情。在得到批准后,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 们和新王的功绩,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 考古学家在一百二十二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的时候,无异于在方寸之间看到了埋藏了千年 的谜底。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在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 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城
3、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 的“国”字有兵戈守护。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 洛阳一带。 这些写给祖先的字迹,更像是写给数千年后十三亿中国人的信。 三千年历史演进、朝代更替,“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继而又被赋 予了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书当中。 三千年过去,那对年轻的身影早已不在,太多故事也被黄土掩盖,但洛阳城繁华依旧。同样被黄土掩埋 的青铜尊于 1963 年在陕西的一处土崖中被发现,后被命名为何尊。虽没有了最初夺目的光泽,但尊底的一 百二十二字铭文
4、却没有辜负它主人的期望,跨越三个千年,将祖先的丰功伟绩展现在后人眼前。 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 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作:中国。 11.贵族何铸造这件青铜尊的目的是什么? (3 分) 12,何事铭文中的“中国”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2 分) 13.请结合全文说说何尊为什么被称为国宝?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高价补硒是否必要? 近年来,随着“富硒大米” 、 “富硒鸡蛋” 、 “富硒茶” 、 “高硒水果” 、 “富硒康”等一系列富硒农产品和 含硒保健品在市场上的畅销,硒元素与人类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逐
5、渐为大家所关注。 硒,1817 年由瑞典化学家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发现,命名为 Selene(希腊语是“月亮”的意思) , 化学符号是 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VIA 族,是一种非金属。 硒是各种生物体(包括细菌、植物和动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硒被誉 为“生命的火种” 、 “长寿元素” 、 “抗癌之王” 、 “天然解毒剂”和“健康的保护神“等,研究表明硒在抗氧化、 抗衰老、抗癌、增强免疫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的潜能。 人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与活性较强的含氧物质结合形成健康和长寿的杀 手 “活性氧自由基” 。 目前世界
6、医学界已公认: 自由基是使人类衰老的罪魁祸首之一, 并同心血管疾病 癌 症、糖尿病等百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由基威胁,机体形成了一整套抗氧化防御体系,而 硒就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希腊雅典大学 DuntasLH 等人总结了近年来与硒相关的多项流行病学研究, 他们发现,当给缺硒人群补充一定量的硒后,许多之前受损的生理机能会得到明显改善。 硒是癌细胞的有效杀伤剂,它能阻断癌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提高癌细胞中环腺苷酸的水平,在体内 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内环境。波兰科学家曾在 2008 年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中发现,癌症的发病率 与血中硒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及食物含硒量低的国家和地区癌症
7、发病率明显高于含硒量高的国家和地区。 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德国研究人员对近十年来硒与 心脑血管系统正常功能及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科学补硒对于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 等心脑血管疾病可能有较好的作用。 虽然目前关于确的各种生理功能及其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科学家们已经获得了一 些重要成果,然而迄今为止,硒维系人体健康的主要分子机制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关系尚不完全清 楚,未来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础与临床科学研究。我们期望通过越来越多硒相关的生物学实验并结合临床实 践,进一步发掘并验证硒的“洪荒之力 ” ,服务人类健康生活。 虽然
8、硒在维系人体健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体内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因此需要不 断从饮食中补充新陈代谢所需的硒。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含硒高的天然食物,比如肉、蛋、鱼、海产品及动 物的心、肝、肾等脏器,其中蛋类含硒量多于肉类。蔬菜中如荞菜、芦笋、豌豆、大白菜、南瓜、洋葱、 番茄等也含一定量的硒。多吃这些食物可以安全有效地补硒。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硒虽然重要,但并非补得越多越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成年人每人每日硒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为 60 微克,可耐受的 最高摄入量为 400 微克。正常人群,平时只要不偏食、挑食,注意均衡营养,就可以摄取充足的硒,无需 特别的补充;而缺硒成年人
9、每日食物外补硒 50 微克即有保健作用。 补硒需要精确到微克,人体对硒的需求量距离硒中毒的量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 发不良后果。 有些人自认为缺硒,就把富硒食物当作营养品来长期服用,使人体处在一个高硒状态,而长期处在高 硒状态下可能会发生硒中毒。 一旦硒中毒, 人体会表现出皮肤痛觉迟钝、 四肢麻木、 头昏眼花、 食欲不振 头 发脱落、指甲变厚、皮疹、皮痒、面色苍白、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补硒虽有必要,但也不能多补!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补硒,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测来确定。 1你认为文章的题目拟写的好吗?请说明理由。 2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
10、。 3文中加点词语“洪荒之力”的含义是什么? 4为什么说“补硒虽有必要,但也不能多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西礼节的差别 我国传统礼节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礼节,从根本上说是相同的,都强调人际交往要友善,要礼让,举 止要文明等。但是,由于传统、信仰、习俗的影响,二者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有明显差别。 先说见面礼。我国的传统礼节,基本,上都属于非肢体、非肌肤接触性礼节,如跪拜、作揖、拱手、鞠 躬等等。施礼时,双方身体保持一定距离,特别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出现男女肢体、肌肤接触,就会 有伤风败俗之嫌。西方则不同,不论男女,其礼节多属肢体、肌肤接触性的,如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 手
11、等。西方人认为,以肢体、肌肤接触对方,更能直接表达自己的亲密、亲热的情感。而我国传统认为, 礼、德互为表里,即“礼发诸外” , “德辉动于内” ( 礼记 ) ,在人与人交往中,强调礼要发自内心,强调 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 再说座次。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座次的。因为座次要分尊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 “堂”是举 办活动的地方,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 ,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 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 。 “室”是用来居住的,一般 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连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至于“左”与“右”
12、,谁尊谁卑的问题, 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 场合而定。直到明朝建立之后,才固定“左尊右卑” ,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西方,人们通常把主人右边的 座位看成贵宾席,这种习俗的来源很有意思。正好像西方人见面握手总是先仰出右手一样,这些习俗的背 后,又常常出于某种具体的需要,在每个人都佩戴武器的时代,伸出右手表明“我不会向你施加武力” ,这 种朴素的表达友好的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了西方表示礼节的一种习俗。 最后说说用餐。中国餐桌上绝大多数菜是一桌人共享,而西方人习惯“各吃各的、各人一份” 。在中国人 的餐桌上,从倒酒、敬酒到饮酒,都有
13、自己的一套相应的规则和礼仪。其中敬酒是最重要最讲究的一环, 规则也是最复杂的。通常,中国人还习惯频繁敬酒以表示热情、尊重等意。对西方人而言,酒是饮食的陪 衬,作用在于衬托饮食的美味,什么时候喝,要喝多少都由个人自己决定。频繁敬酒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勉 强他人,不尊重他人自主意识的行为。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中西礼节虽然在形式和内涵上有不同,但都注重人际交往时要友善、礼让、文明。 B西方人习惯在见面时拥抱、吻手、接吻以及握手等,米直接表达自己亲密、亲热的情感。 C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在堂屋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D中国传统用餐礼仪中,人们常
14、常通过频繁敬酒来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尊重之意。 2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中西礼节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旅居海外多年的长沙人孙梅,和她的英国文夫一起回乡探亲,受邀前往昔日恩师蒋老师夫妇 家吃饭,共叙师生情谊。 (1)作为主人的蒋老师准备按照西方礼节招待客人,安排座位时,他应该把孙梅的英国丈夫安排在自己的 左边还是右边?为什么? (2)蒋老师提醒妻子席间不要劝菜劝酒,理由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拥抱 VR 技术 躺在自家沙发上,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就会“穿越”到世界各地的商场集市,自由挑选逛街了这不 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 VR 技术来到我们身边,正在把这
15、一切变成现实,进入 21 世纪,我们开始拥抱 VR 技术。 何为 VR 技术?VR 是 Virtual Reality 技术的缩写,中文的意思就是虚拟现实,其具体是指借助计算机及 最新传感器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人 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使用者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立即进 行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 3D 世界影像传回,产生临场感。 那么,VR 虚拟现实技术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呢?。 它让旅游更奇妙。通过一小段意大利 VR 旅游的视频,你就可以坐在自家的沙发上,提前体验水上小城威 尼斯的魅力,或是在圣马可
16、教堂体验哥特式建筑的风采。北京西山龙泉寺推出了一项虚拟现实应用“全景 龙泉寺” ,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龙泉寺的全景风光,身临其境参与佛堂早晚课等。 运用 VR 技术,让新闻更逼真。传统新闻报道的模式就是文字、照片、声音、现场视频。日前,美国广播 公司(ABC)推出一种虚拟现实新闻报道,通过 VR 技术可以让读者身处新闻现场并自由移动。目前,首个 VR 新闻报道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行,ABC 的新闻用户得到了“亲临叙利亚战区”才能获得的浸入式体 验。 通过 VR 技术,可以体会装修后的家庭立体实景效果。在装修领域,多数用户都对装修效果抱有超前的期 待心理,希望可以提前看到装修后的家庭立体实
17、景效果,而并非简单的设计图纸和电脑绘制效果图。但此 前由于技术限制,这种概念性的需求无法满足,而 VR 则弥补了这一短板,在视觉平面效果基础之上,用户 还可感受家装立体实景效果。国内已经出现了虚拟现实家装服务公司,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装修开始之前 就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方案和装修入住后的实际效果。 通过 VR 技术,也可以与教育结合,颠覆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由对全班同学进行无差别教学,变为真正 的个性化因材施教,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听老师为自己讲课,还能与老师对话。想象一下, 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时候,你好似亲自参加了雅尔塔会议,会议内容你还能忘掉吗? 虽然虚拟现实技术可广泛应用于
18、购物、旅游、教育等行业,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领域的虚拟现实应用尚 有距离。随着科技的发展,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想象一下,你住在济 南的某个小区中,带着 VR 虚拟现实头盔就能游览世界的各个角落,不仅能看到各国的美景,甚至能伸手触 及它们的材质,闻到气味。 拥抱 VR 技术,会让生活更美好。 1结合课文,请给 vr 技术下定义。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有什么好处? 3通读课文,概括 VR 技术的功能作用。 4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5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但到目前 为止,这些领域的虚拟现实应用尚有距离。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
19、,完成下列小题 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有一条电视新闻:一个老头养只鸭子做宠物,老头走到哪里,鸭子就跟到哪里。带着鸭子逛街散步,鸭 子表现得非常听话,有趣极了。类似的报道经常出现在新闻中。可是,你知道吗?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容 易,你也完全可以。 1930 年,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纳德洛伦兹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灰鹅的蛋分为两组,一组由母鹅孵 化,一组由孵化箱孵化。结果由孵化箱孵化出来的小鹅把洛伦兹当成了妈妈,洛伦兹走到哪儿,小鹅就跟 到哪儿。如果把两组小鹅扣在同一只箱子下面,当提起箱子时,小鹅会有两个去向,一组向母鹅跑去,一 组则跑向洛伦兹。 很显然,这种现象是小鹅一出生就接触母鹅和洛伦兹形
20、成的印象导致的。康纳德洛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 “印痕行为” 。 “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后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所以称为“印痕”学习,它是动物 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只需一次经验(或最多数次) ,即可形成印痕,对动物行为发生长远的影响。 印痕行为大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某些动物的某些本领也只有在印痕时期才能 学到,过了这个时期,就很难学会了。如许多鸟类最易掌握飞翔本领的时间恰值羽毛始丰之际,若在出生 后几个月内剥夺了它们学习飞翔的机会,那么它们以后就很难学会飞行了。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 其中的原因。据估计,可能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只
21、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 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印痕学习了。 印痕行为虽然发生在早期,但对晚期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这些动物更愿意与 由于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甚至对其表示出求偶的意向。有一次,洛伦兹就被 他饲养的八哥当成了求爱的对象,八哥不断地往他嘴里塞食物。这也许就是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 成年后难以成功繁殖的原因之一吧。 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自然也会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美国卡斯卡底猛禽中心执 行主任路易丝施美尔有一次收到了一只被遗弃的会尖声叫的小猫头鹰。送来的人说,一天前在砍倒一棵树
22、之后,在窝里发现了这只小猫头鹰。施救者走了之后,施美尔打开装着猫头鹰的盒子,那只小鸟就立即跳 到了她肩膀上。施梅尔急忙把送鸟人叫回来,问他们究竟养了这只鸟多久。 “哦,你怎么知道的?”施救者 非常诧异,但很快就承认,他们实际上把这只小猫头鹰当作宠物养了几个星期。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几个 星期正是这只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因而它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在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为了避免出生的熊猫宝宝对人产生印痕,饲养员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 工作,猛看上去这些穿熊猫服的饲养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样做的目的,正是为了减少可能发生的印痕 行为。 1下列关于动物“印痕行为”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3、) A “印痕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学习结果是由直接印象造成的。 B “印痕行为”都发生在动物的幼年时期,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C “印痕行为”对动物的晚期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繁殖行为。 D人为干预会让动物产生不适当的印痕行为。 2根据原味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动物的印痕行为” ,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B第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动物对人类产生了不适当的印痕。 C一些自幼由饲养员养大的动物更愿意与由印痕学习行为所认定的父母(同类、人类)结伴。 D四川大熊猫人工繁殖基地饲养员工作时都穿上特制的“熊猫服” ,这是为了避免出生的熊
24、猫宝宝对人产 生印痕。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目前 ,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这其中的原因。据估计 ,可能 是因为在生命的早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 状态,只有这一时期才能接受这类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也会逐渐发生改变,就不能再进行 印痕学习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PM25阴霾杀手 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翻译软件有道词典推出 2011 十大英文词汇。 位居第二名的是 “PM2 5” ,“PM2 5” 是什么?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的“榜眼”?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过关宝典练习 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过关宝典练习专题39 说明文阅读实战过关篇原卷版 2020 年中 语文 考点 过关 宝典 练习 专题 39 说明文 阅读 实战 原卷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