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老子》-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二)
《专题01 《老子》-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1 《老子》-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二)(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专题 1 老子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 王初年,当公元前 570 年) ,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 省鹿邑县)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 (又称老子 ) ,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 世 纪 80 年代,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在世界文化名著中,
2、 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 圣经 , 其次就是道德经 。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 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 。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 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
3、名著。 道德经 ,又称道德真经 老子 五千言 老子五千文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 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 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 、下篇道经 ,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 章在前,第 38 章之后为德经 , 并分为 81 章。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 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道德经的总字数因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马王堆帛书,甲本为 5344 字,乙本为 5342 字(外加 重文 124 字) ;今本,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 5201 字(外加
4、重文 94 字)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 5162 字(外加重文 106 字) ,傅奕道德经古本为 5450 字(外加重文 106 字) 。 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 5162 字。 作品鉴赏 综述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 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 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 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 人所共需的;修道者
5、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 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 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 虚至灵的宇宙本根。 “物质” “精神” “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道”是先天一炁,混元无极, “道” 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简至易、至精至微、至玄至妙的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是造成宇宙万物的 源头根本。学科网 主题思想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
6、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 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 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 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 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 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
7、递进,由自然之道 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 的光明正道。 一、“道”与“德”之内涵界定 1、“道”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阐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 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老子对于“道”这个概念的总括性的描述:道,非当时社会一般的道, 即人伦、常理之道,也非当时 时人所能命名之道。“道”在老子那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法则之道,因为天地万 物的始基与母源在于“道”,由道开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8、三,三生万物”。由此,老子用“玄之 又玄”来描述道的特殊性与深奥性,而其实这个“道”虽然“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 弗得”,但老子所言之道并不远人,这里只是老子用“玄”来强调他所言之道与当时社会所言之道的差异 性,并且阐述他所言之道的超然性与根基性。学科!网 所以老子在后面的论述中又坦言,“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老子感慨道:“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所言之“道”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潦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 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句话意思是,在天地生成之前,宇宙中就有混沌的物体存在,它
9、幽静无声, 广阔无边,无依无靠又长存不改,它就是化育万物的慈母。“我”老子不知道它的名字,就勉强称它 为“道”,命名为“大”。 由此得知,老子所言之道首先具有物质性,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原始动力源,并且它的存在独立而不可 丈量,具有无限性。对于“道”这种力量,老子自己是无法给予它确切的描述的,所以他认为,道只是权 宜之称。 道的特性: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道体似虚而实,所以体内蕴含用之不竭的物质和 能量,但不会因自满而溢出。老子认为,道体柔而不刚,内部单纯,外部朴素无华,且清澈透明,长存于 天地之间。所以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
10、然,返璞归真。这里的“自然”字面解为自己如此,但是道与自然规律是同一的,也即“国中四大”皆应 效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特性,从而保持自身“天长地久”。 老子所处当时西周社会,诸侯各国穷兵黩武,战乱频仍,社会之礼仪伦理已无法恢复,所以老子看透 人类社会之所以会纷争不已,都是由于圣人、礼仪、法令、欲望、智慧等有为措施所引起的,正是因为社 会看中名利、实力、好胜等荣誉,所以天下才会出现资源有限性的占有之争。老子因此提出回归自然,顺 应无为而治、清净绝智的自然世界的规律,从而才能守弱胜强,达到小国寡民的平静生活,“民至老死而 不相往来。” 2、“德” 老子认为,上德主张无所事事,一切顺应自然,带有明显的
11、“无为”特征,可理解为因循自然的行为 规范。这种因循自然的德重生命,轻名利,持守清静,戒除贪欲,息心止行,悟道四达, 自然无为,同时 以百姓之心为心,将自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归于道。下德由上仁、上义及上礼组成,需要人实际去实 行与推广,带有明显的“有为”特征,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老子眼里,孔子推行的 仁义理智信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没有达致真正无为超脱的上德境界,所以贬之为下德。上德的无为境界 与法本身需要国家制定、国家干预以及公之于世的特性相违背,所以法律不过是下德的范畴而已。但是下 德之中,法律与仁、义、礼又有所不同,老子并没有把法纳入到下德的探讨范围之内,似乎可以得出,
12、老 子认为,仁义礼是高于法律的,而法律不过是一种治国之器物。 老子之德与孔子之德有区别,同时也不同于“礼”,但是世俗之法与礼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 种程度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之间是合为一体的。孔子之德在老子看来是属于“下德”范畴,是属于 人为规范的领域,而老子认为,上德表现为无为,即不去考虑德与不德的问题,反而是最大的德。 二、“道法自然”的本体论意义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河上公注:“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湛泊 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道清静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王弼注:“法
13、,法则也。人不违地,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 全覆也;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自然 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用智不及无知,而形魄不及精象,精象不及无形,有仪不及无仪,故转相法 也。道顺自然,无故资焉;地法于天,人故象焉,所以为主,其一之者,主也。”可见,“法”此处并非 法令制度,而作动词“效法”之意。道德经第 25 节中,老子第一次提到“法”字,据帛书记载,即“人 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俗理解为,道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母,因此人要效法地,地 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道法自然”并
14、不是把道与自然对立起来,道是终极的、绝对的,没有 “外”,所以“道”就是“自然”。“自然”这一概念在老子的学说中一般有三方面构成,即一是不干预, 自由发展,二是不勉强,三是出于天然,不假人工造作者。 由此可以看见,老子所言之道,即因循自然之规律达致“无为而无不为”之境。此处,“法”一词在 句中作为动词,即效法、因循、遵守之意,而无法则、法律之意。 当然,法“道”也有超越世俗法律之上的自然法则之意,即遵循社会常理、常识、常情,而这些既是 “道”的引申义,从而也可作为世俗法律之根基与合理性之评判。 2、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于古书一般没有标点与分段,所以后人在加注的时候,囿于不同的学
15、识,从而对此句话产生不同的 意义理解。这种划分是由唐代李约在道德真经新注断句而成,他将“人”改为“王”而衔接上句国中 四大之君王大。 李约注:“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是谓“域中四大”。王者“法地”“法天”“法道”之三 自然而理天下也。天下得之而安,故谓之“德”。凡言人属者耳,其义云“法地地”如地之无私载。“法 天天”,如天之无私覆。“法道道”,如道之无私生成而已。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例也。后之字 者谬妄相传,皆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则域中有五大非四大矣。岂王者只得“法地”, 而不得“法天”,“法道”乎?天地无心,而亦可转相法乎?又况“地 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
16、道为 天地之父,自然之子,支离决裂,义理疏远矣。高明也在帛书老子校注中认为,李说虽辨,而历代学 者多弃之不用或谓“乃小儿牙牙学语”单词重叠,非老子之。虽说不词,但确为古之一说,况且如今尚有 信从者。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所言非王者只得“法地”而不得“法天”“法道”,而谓人,地, 天皆法于道也。若此句法如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虽谓“三生万物”不言 而喻,生万物者当为“道”绝不会理解为生万物者“三”耳。 古棣在老子校诂中解释此四句说:“法地地”,是说以地之所以为地者,为法,地之所以为地, 即地无私载;“法天天”,是说以天之所以为天者,为法,天之所以为天,即天无私覆;
17、“法道道”,是 说以道之所以为道者,为法。 道之所以为道者的特质,即“道法自然” 。“自然”便是自己如此,即自因、自成、自本、自根,“道 法自然”,即道以自己如此,自成、自因为法,而不横加干预,亦即“无为”。这里“法”字有法则之意, 君王要以大地的无私载、谦卑无争为法,以天之无私藏为法,以道之自然为法,从而道与自然归一。来源:Z#xx#k.Com 此处之法乃道之法,对道的遵循可以使得天、地、人三界秩序井然,得以理治。高定彝认为,此句表 达了古人的系统论的观点, 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人、天、地、自然等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结构、整体的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当然由王到地、天,最后到道、自然,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专题01 老子-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二 专题 01 中学生 国学 课外读物 选粹 初中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