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三国志·菁华》-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三)
《专题03 《三国志·菁华》-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 《三国志·菁华》-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三)(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专题 3 三国志菁华三国志菁华 陈寿(233297) ,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西晋史学家。他少好学,就有志于史 学事业,对于尚书 春秋 史记 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师事同郡学者谯周(蜀国天文学 家) ,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 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 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 开始撰写三国志 。 三国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 、私撰的鱼豢魏略 、官修的韦昭吴书
2、,此三书 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 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 魏书三十卷, 蜀书十五卷, 吴书二十卷。 三国志名:为 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 志尊魏为正统。 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叡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 刘禅为后主传;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从篇幅来看, 魏书约占全书的二分之一, 吴书约占三分之一, 蜀书约占将近四分之一,
3、这可 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在陈寿撰三国志以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 、 鱼豢的魏略 、韦昭的吴书等,可供陈寿参考取材。但蜀汉不像魏、吴二国设有史官,这造成了蜀汉 史料的缺乏。 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 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这虽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关键人物史料不足的缺点。 作品评价 总述 三国志主要善于叙事,文笔也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 书,看到三国志,认为也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本来的著作。 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一些史书中,独有
4、陈寿的三国志可以同史记、汉 书等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还一直流传到今天。 南朝人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讲:“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 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 寡要。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 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这就是说,那些同类史书不是立论偏激,根据不足,就是文笔疏 阔,不得要领。只有陈寿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文字表述的统一。 自古以拥长安、洛阳为正统。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 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 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
5、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学科网 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 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 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 辽、乐进是良将,同时,孙权性多嫌弃,果于杀戮。陈寿对其也直言批评,这都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 正面评价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 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 志书成之后,
6、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和称赞。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 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文采斐然 三国志整体上的文采虽略逊一筹,却也不乏精彩的描写。比如赤壁之战,陈寿将相关史料分别放 置在蜀书诸葛亮传,蜀书先主传,吴书吴主传,吴书周瑜传,吴书鲁肃传 等几个纪传中,通过各有侧重的描写,把赤壁之战渲染的有声有色,尤其是其中吴蜀双方,各自君臣之间 的对话,非常传神。 良史实录 陈寿还能在叙事中做到隐讳而不失实录,扬善而不隐蔽缺点。陈寿所处时代,各种政治关系复杂,历 史与现实问题纠缠在一起,陈寿在用曲折方式反映
7、历史真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三国志 对汉魏关系有所隐讳, 但措词微而不诬, 并于别处透露出来一些真实情况。 如建安元年 (196) 汉献帝迁都许昌,本是曹操企图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臣之举。陈寿在这里不用明文写曹操的政治企图,这 是隐讳。但写迁都而不称天子,却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这就是微词了。 另外,他在荀彧传、董昭传和周瑜鲁肃吕蒙传中都揭露了当时的真实情况。陈寿对蜀汉 虽怀故国之情,却不隐讳刘备、诸葛亮的过失,记下了刘备以私怨杀张裕和诸葛亮错用马谡等事。 这也是良史之才的一个表现。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 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
8、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 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 历史事实和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学科!网 取材精审 三国志 取材精审。 裴松之 三国志注 记汉魏交替之际的表奏册诏有 20 篇之多, 陈寿在 三国志 文 帝纪中,只用一篇 173 字的册命就把这件大事写出来。对孙策之死,舍弃搜神记等书上的妄诞传说, 只记孙策为许贡的刺客以至重伤而死。这些都反映了他对史实认真考订,对历史负责,慎重选择的态度。 行文简明干净 三国志行文简明。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先主传记曹操与刘备论英雄,当曹 操说出“今天下英雄
9、,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之时,“先主方食,失匕箸”的记载使刘备韬 晦的心情,跃然纸上。周瑜鲁肃吕蒙传记载的曹操听到刘备占据了荆州之时,“方作书,落笔于地” 的情态,生动地烘托出刘备在曹操心目中和当时局势中的地位。书中写名士的风雅、谋士的方略、武将的 威猛,大多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后世所称赞,也为我们今天对历史的 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 负面评价来源:学科网 ZXXK 叙事太简 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因黄皓弄权,陈寿 不肯阿附黄皓。因此被遭排挤。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
10、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 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还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 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 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 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 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 曲笔回护 陈寿受后人批评的另一弊病是书中时有曲笔,多所回护。刘
11、知几在史通直书篇说“当宜、景开 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陈寿、王隐咸杜其口而无言。” 批评陈寿和王隐在修史时对当权人物曹操、司马懿为之回护。 在三国志魏书中确实没有看到刘知几所论的内容,对此,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六中“三 国志多回护”写到:春秋书天王狩于河阳,不言晋侯所召,而以为天子巡狩,既已开掩护之法,然此 物为尊者讳也。至于孩父之事,则大书以正之,如许止、赵盾之类,皆一字不肯假借,所以垂诚,义至严 也。自陈寿作魏本纪多所回护,凡两朝革易之际,进爵封国,赐剑履,加九锡,以及禅位,有诏有策, 竟成一定书法。以后宋、齐、梁、陈诸书悉奉为成式,直以为作
12、史之法固应如是。然寿回护过甚之处,究 有未安者。 三国志中最为严重的曲笔是高贵乡公被杀之事,据汉晋春秋、魏氏春秋以及世语、 魏末传所载是高贵乡公曹髦与司马昭冲突,三国志对此如付阙如,但记载了郭太后历数曹髦“罪 过”的令和司马昭等人单方面的表章。赵翼感叹道:“本纪如此,又无列传散见其事,此尤曲笔之甚者矣, 然此犹曰身仕于晋,不敢不为晋讳也。至曹魏则隔朝之事,何必亦为之讳。”赵翼的责难,尖锐深刻,例 证还多,余如曹操征陶谦时滥杀无辜,记曹魏对蜀之战“专以讳败夸胜为得体”,最后,赵翼认为陈寿不 仅牵涉到当权统治者的本纪多回护,而列传中也多所讳。 (一) 武帝纪(节选)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
13、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 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 光和末,黄巾起。拜骑都尉,讨颍川贼。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 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金城边章、韩遂杀刺史郡守以叛,众十余万,天下骚动。征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 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 乱。
14、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 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来源:学|科|网 初平元年春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时俱起兵,众各数万, 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 卿老母在彼,可 去。 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 夫人孝 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以为鲁相。 十三年春,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有删改) 【
15、译文】 魏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代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曹操)年少时 候机智警觉,有谋略,然而凭借勇力扶助弱小、帮助他人,放纵自己、不受约束,不从事正当的职业,因 此世上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乔玄对太祖说: 天下将要大乱 (出现动乱的局面) ,不是闻名于世(没有治国之才)的人是不能拯救天下(拯救国家,或:挽救局势)的, 能使天下(国家)安定的,大概只有您(就是你)了! 二十岁的时候通过察举孝廉被推荐为郎(帝王侍 从官的统称) ,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又升迁为顿丘县令,被皇帝征召授予为议郎。 广和年末,黄巾军起事。太祖被授予骑都尉一
16、职,讨伐颍川的反贼。后来又升迁为济南相,济南境内 有十多个县,县官们大多迎合附和君主的内外亲族,贪赃受贿,行为卑污,名声败坏,于是太祖上奏朝廷 免去其中八个县的县官;禁止断绝了过分的不合礼制的祭祀,为非作歹的人向外逃离,郡县之内都很恭敬。 过了较长的时间,征召太祖为东郡太守;太祖没有前去就职,称病回到家乡。 金城边章、韩遂刺杀了刺史太守后,发动叛乱,统率十多万人马,天下不安宁了。朝廷征召太祖为典 军校尉。正赶上汉灵帝驾崩,太子继承皇位,太后上朝处理政务。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计划除掉宦官,太后 不听建议,何进于是召见董卓,想要以此威胁太后。董卓到了之后就废黜皇帝为弘农王,而后推立汉献帝 即位,于是京
17、城出现大乱。董卓上表举荐太祖为骁骑校尉,想要跟他商计事情。太祖却改名换姓,暗中向 东回归故里。 董卓于是杀掉太后和弘农王。太祖到了陈留,分散家中财物,来组织义兵,将要讨伐董卓。 初平元年春天正月,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同一个时间一同起兵, 军队各有数万人,推举袁绍为义兵盟主。太祖以奋武将军职位行事。 建安元年春天正月,太祖军队到了武平,太祖将要迎接天子。汝南、颍川的黄巾军何仪、刘辟、黄邵、 何曼等人,各自率领数万人马,当初响应袁术,后来又依附了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伐并打败了他们, 杀死了刘辟、黄邵等,何仪和他的手下也都投降了。天子封太祖为建德将军,升迁为镇东将军,
18、封为费亭 侯。天子授予太祖节钺,总领尚书省的事物,后来授予太祖大将军,封为武平侯。学科网 当初,太祖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从事。张邈发动叛乱后,张邈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 弟、妻子、儿女;太祖打算拜别遣还毕谌,说: 您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您可以离去。 毕谌顿首向太祖 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可太祖离开后,毕谌就逃还了东平。等到吕布被打败, 毕谌被太祖军队生擒了。大家都为毕谌担忧,太祖曹操说: 这个人能对他的亲人孝顺,怎会不对君主忠诚 呢!这正是我所需求的人啊。 于是任命毕谌担任鲁国相。 十三年春季,汉朝免去三公官职,设置了丞相、御史大夫。夏季六月的时候,任命太祖为
19、丞相。 (二) 关羽传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 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刺史车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 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 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 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
20、,羽叹曰: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 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 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 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从先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 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 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以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 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
21、 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 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 书大悦,以示宾客。 羽尝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 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 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壁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 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学科#网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 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 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
22、、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 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 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 羽言还当治之 ,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 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追谥羽曰壮缪侯。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数岁 卒。子统嗣,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卒,无子,以兴庶子彝续封。 【注释】 奔:逃跑 合:集合
23、 徒众:兵众 禽:通“擒” ,抓 拜:授予 为:担任 当:阻挡 壮:赞许 义:认为道义 彼:你们 趣:通“去” ,离开 假黄钺:代表了皇帝出征 【译文】 来源:学科网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袁绍 派遣大将军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作先锋迎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的旗 帜和车盖,便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割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 他,于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察 他的心情神态并无久留之意,对张辽说: 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
24、他。 不久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 说: 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深恩,发誓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我终将不能 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 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曹操认为他是义士。关羽杀了颜良 后,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走,便重加赏赐。关羽全部封存曹操给他的赏赐,呈书告辞,到袁绍军中投奔刘 备去了。曹操左右的人想要追赶关羽,曹操说: 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不必追了。 关羽后来跟随刘备投靠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挥兵平定了荆州,当时刘备想从樊城走,往南渡长江, 另外派遣关羽领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曹操一直追,追到当阳县长坂那个地方,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 正好与关羽的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国志·菁华 专题03 三国志·菁华-中学生国学课外读物选粹初中版三 专题 03 三国志 菁华 中学生 国学 课外读物 选粹 初中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