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中考 专题12 记叙文主旨分析之触物感怀(解析版)
《备战2020年中考 专题12 记叙文主旨分析之触物感怀(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年中考 专题12 记叙文主旨分析之触物感怀(解析版)(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专题专题 1212 记叙文主旨分析之触物感怀(解析版)记叙文主旨分析之触物感怀(解析版)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1.1.定义及分类定义及分类 在记叙类文章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或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思想情感,就是文章的主 旨。记叙文主旨一本分为:挚爱亲情、触物感怀、乡村童年、成长足迹、社会关注等。 2.2.考查方式考查方式 要求直接概括文章的观点(主旨),如:“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 考查对体现主旨的关键句子的理解,实际上是间接概括主旨。如:“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深 刻含义。 ” 通过考查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查对主旨的理解。如:“作者为什么用作为文章的题
2、目?请联系 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其他许多问题,虽然没有考对于主旨的理解,但大多数情况下都要结合主旨来回答。 任何人写文章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都通过具体内容表达某种情感或态度。因此,答题时,明确主旨且 围绕主旨做答才能抓住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兰草兰草 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 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 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 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
3、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 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 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 典例分析典例分析 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 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 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
4、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 甸甸的。 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 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 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 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 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 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
5、园一片死寂。独有 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 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 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 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 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 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
6、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 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 (小时候)_; (救灾时见了兰草)_。 【答案】 1.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 ;想见(兰草) ;肃然起敬。 【解析】1.文章是要表达对兰草的超强生命力的赞美,文中第五段中“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 禁肃然起敬”表明出作者的思想。作者在小时候对兰草的感情是因为父亲的话引起作者“想见” 。救灾时见 了兰草那超强的生命力,感情是“肃然起敬” 。 一、记叙文主旨之触物感怀一、记叙文主旨之触物感怀 状物类记叙文往往借助对某种物体的具体描绘,抓住其外形及内在特点,通过借物抒情、托物寓
7、意、 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表达作者复杂的情感,传达某种深刻的寓意和道理,使读者深受启发。这类记叙文 方法总结方法总结 阅读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因为状物类记叙文阅读不仅可以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能考查考生 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升人格魅力。其考查的形式丰富多彩,有体会文中的 状物方法,有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脉络,有赏析状物语言的精彩,有领悟状物文章的中心,有畅谈自己对 物或对作者所传达的寓意和道理的感悟和认识。 一般而言,触物感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托物言志类,一是借景抒情类,一是借物寓理类。 二、分类二、分类 1.1.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
8、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 达出来。此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的“托物言志” 。而且作者所吟咏之物与所表达之情,有着高度的相似 性。也就是形似下的神似。 (他从不画膘肥体壮的鞍马,而酷爱画瘦骨嶙峋、放浪形骸的野马。他一贯主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他从不画膘肥体壮的鞍马,而酷爱画瘦骨嶙峋、放浪形骸的野马。他一贯主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 无傲骨” ,笔下那无傲骨” ,笔下那些豪放不羁的奔马,正是他自己人格的写照。 )些豪放不羁的奔马,正是他自己人格的写照。 ) 2.2. 借景抒情类借景抒情类 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景和物,抒发对自然和人生感悟的一种
9、文体,或借景抒情, 或寓情于景等。如: 春 济南的冬天 雨的四季等。 3.3. 借物寓理借物寓理 此处是指因为接触某物而有所感触,从而引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重在触发性,而 不是在于相似性。 三、答题格式三、答题格式 答题模板答题模板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 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抒发作者的感情。 四、方法指导四、方法指导 从文章的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通过题目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 想感情和倾向,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题目以比喻或象征手法,阅读时结合文章内容用心揣摩,
10、分 析文章的比喻义或象征义,中心就把握了。 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有的篇末点题,卒章显志:而这“点题”或 “显志”的内容恰恰跟文章的主旨有关。 从文章议论、抒情句、含义深刻的语句入手。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往往蕴涵着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 点、情感。概括记叙类文章的主旨时,对文中那些抒情、议论类的句子要特别留意,它们往往是文章主旨 的结晶。所以,有时候如果你只盯着开头结尾也是不行的。文中作者站出来发表议论的句子要格外注意。 从人物形象入手。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其主旨往往是通过具体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主题,分析归纳 这类文章的主旨,就理应从分析人物形象人手,也就是从人物
11、的语言、行动等方面分析,归纳出文章主旨。 从写作材料入手。作者选取写作材料,是围绕主旨进行的。分析文章中的材料,常常能捕捉到隐藏在材 料背后的主旨。 从写作技巧入手。比如“欲扬先抑” “对比”等写作于法稍作分析,主旨就会凸现出来。 一、 【2019 年中考云南昆明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园中虫思 薛涛 假如没有虫子,园子就显得太寂寞了。风滑过枝叶的声音,起初是动听的,像流行音乐,听久了就 有点腻烦。虫子的藏身处我永远也找不到,它们在花草灌木间飞来爬去,不时制造点儿声响,这园子里面 就隐藏了另外的生机,也让我有了许多思量。 蝉的合唱收场最早。只要天气晴好,它们在夏季午间的大合唱就没有停播过。
12、这些蝉儿们,躲在枝 考点过关考点过关 叶里,竭尽全力地歌唱短暂的生命。演出结束以后它们就集体消失了,经过那棵紫槐,我仔细寻找它们的 踪迹它们确实已经离开了。 蟋蟀是独奏演员,演出大概在花草下面进行。秋天的傍晚,坐在花园旁边细致地听,灵魂随着花草 的气息游离出去,世界被无限地简化,栅栏消失,花草不见了,一切景物都虚化了曲子近乎天籁,想 想,它确实与我同在一个世界吗?我揣度着曲调传来的方位,轻轻拨开草丛,用手电照来照去,就是找不 到那位演员。演奏近在耳畔,照常进行,它是过于投入其中了吧,外来的干扰丝毫没有影响它的工作。此 时,我却听出,这曲子里似乎又多了一份得意和狡黠。小家伙努力藏匿着行踪,在属于
13、它的季节里绽放生 命的欢乐,把每一个夜晚都演绎得有声有色。它与我一唱一聆听,各自获取一份自在与豁达。 蚂蚁虽然是沉默的,但它们轻快的脚步常常被我听到。 我蹲在一条长满菊花的小径旁看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一只妈蚁急匆匆地在高大的菊花丛间奔跑, 我用一块石头拦住它的去路,它惊呆了.我以为它会绕开走甚至退回去,实际上,它很快就开始攀登这 块石头。因为石头表面有一段比较光滑,它花费了很长时间,都没登上去。它哪里知道,这不过是小径旁 边有个无聊的巨人跟它开的一个没有恶意的玩笑。它只记得有急事儿要办:在小径的那边发现了一块大大 的面包,足够五十个家人吃上一天的;或者小伙伴被落下的果子砸伤,要找帮手来抬回家养
14、伤现在, 这个随意的玩笑却给它带来相当大的麻烦。 要误了人家的大事了!我惶恐,赶紧把它从石块上轻轻捏下来,尽量远地放在它要去的方向,以使 让它赶回刚才耽误的路程。它一着陆,连头也没回就飞奔而去。对于刚才从天而降的困难和无端的迎刃而 解,它实在无法表示什么,是怨怒还是感恩呢?或许,它只当这是每天的旅行中必须攀登的险峰吧,没什 么;爬过去就是了。 蚂蚁在一株菊花下面一闪,就不见了。不知道前面还有什么在等着它一天致的愈视、无处不在的陷 阱、头顶的大鞋子它只懂得往前走,根本不去想前面有什么在等待它。我抬起头,下意识寻找我的巨 人他也许隐藏在前边那片薄云的后面吧?这样想着,便觉得精神上又输给了远去的蚂蚁
15、,它根本不会 花心思去想“主宰命运的家伙”究竟在哪里。如果命运的捉弄迟早临头,那么就随便吧,走过去就行。生 命与生命,原是可以互相提示的。 一场霜下来,园子一片惨白,好像一切都停下来了。草木把生命的力量转到了地下的根须,春天的 气息感一来,它们就会萌发。虫子呢?我宁愿相信它们都活着。明年再露面,虫子们可能已脱胎换骨成另 一副样子,当然,它们也根本记不得去年的事情,也忘记了去年园子里有这么一个人,关心过它们,惦记 过它们,曾经得到过它们的一点提示。好在,这个人。 头顶的槐枝上面挂着只空蝉蜕,在微风中悠荡。那个吵闹了整个夏天的狡猾家伙来个金蝉脱壳,不 知去了哪里。我轻轻摘下它收起来,留到明年夏天,
16、到时候还给当初蜕掉它的主人喂,你去年丢掉的衣 服,我给你收起来了,现在还给你 我常去的这个园子不大,却盛下了我很多的思量。 (选自文苑 ,有删改) 选文第段中作者说“曾经得到过它们的一点提示”,请谈谈虫子们分别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 我从蝉身上学到对生活要充满激情,要珍惜、赞美生命;我从蟋衅身上学到要绽放生命的欢乐,要自在豁 达地面对生活;我从蚂蚁身上学到要坦然面对生活,不惧困难,努力前行。 【解析】 首先要分析好虫子们的精神品质,比如蚂蚁:目标专一,从“它一着陆连头也没回就飞奔而去了”可以看 出它目标专一;乐观向上,从“它只把这当做这段旅行必须攀登的一个险峰吧一没什么 ,爬过去就是了”
17、 可以看出它乐观向上,不怕困难;团结协作,从“一个伙伴被滚过的轮子轧伤了,要找帮手来抬它回家养 身体”可以看出它们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蚂蚁的这些精神品质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兰草 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 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 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 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
18、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 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 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 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 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 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 甸甸的。 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
19、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 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 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 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 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 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 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 更加亮丽
20、。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 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 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 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 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 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 (小时候)_; (救灾时见了兰草)_。
21、2.“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这句话对全文 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 1.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 ;想见(兰草) ;肃然起敬。 2.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 ;含义理解要点: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 搏的精神;战胜灾害(困难) ,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 【解析】1.文章是要表达对兰草的超强生命力的赞美,文中第五段中“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 禁肃然起敬”表明出作者的思想。作者在小时候对兰草的感情是因为父亲的话引起作者“想见” 。救灾时见
22、 了兰草那超强的生命力,感情是“肃然起敬” 。 2.本文的最后几句话是揭示文章主旨的。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文章的主旨。 三、 【2018 年福建省福州】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 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 仅地阔,而且土肥,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不腻而匀和;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 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任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果然,在
23、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 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 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双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支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 秋熟的图景。 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 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被闲置的。 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 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四十年的治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 来了,接着他
24、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 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 能不重?” 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 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 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 诸种情味,羼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 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著地痴恋于河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2020年中考 专题12 记叙文主旨分析之触物感怀解析版 备战 2020 年中 专题 12 记叙文 主旨 分析 感怀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