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联考】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
《【校级联考】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级联考】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江西省红色七校江西省红色七校 2019 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 理综化学试题理综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1.化学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2019年春节部分地方燃放的“烟花”应用了某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B. 棉 麻 桑蚕丝均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 锅炉水垢中含有的 CaSO4,可先用 Na2CO3溶液处理,后用稀硫酸反应即可 D. 医院常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进行消毒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烟花”的焰色来源于高温下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故 A 正确;
2、B. 棉麻的成分是纤维素、桑蚕丝的成分是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B 正确; C.锅炉水垢中含有的 CaSO4,处理该水垢的方法是:先用 Na2CO3溶液处理将其转化为碳酸钙,再用盐酸将碳 酸钙溶解。若用稀硫酸溶解,由于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物硫酸钙,水垢不能完全除去,故 C 错误; D. 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的消毒效果好,所以医院常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进行消毒,故 D 正 确。选 C。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或在指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中性溶液:Na、Fe3、Cl、NO3 B. NH4、Na、NO3、SiO32 C. 由水电离出的 c(H)=1 1
3、012 mol L1的溶液中:Na、Mg2、Cl、HCO3- D. 使 pH 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K、Na、OH、SO42-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中性溶液中 Fe 3水解为氢氧化铁,所以中性溶液中 Fe3不能大量存在,故不选 A; B. NH4 、SiO 3 2发生双水解反应,NH 4 、SiO 3 2不能大量共存,不选 B; C. 由水电离出的 c(H )=11012 molL1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酸性溶液中 HCO 3 -不能大量存在,碱性溶液 中 HCO3 -、Mg2不能大量存在,故不选 C; D.使 pH 试纸显蓝色的溶液呈碱性,K 、Na、OH、SO 4 2-能大量共
4、存,故选 D。 3.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和 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并且可与 X 的氢化物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Y 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小的,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 电子数的 3/5,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W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具有强氧化性。 B. 简单离子半径:YWXZ C. 简单氢化物沸点:ZX D. 工业上一般采取电解 Y的熔融氯化物来生产 Y 的单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W 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W 为 N 元素;氨气与 X 的氢化物形成共价化合物,X 是 O 元素;Y 的离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
5、元素中最小的,Y 是 Al 元素;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 3/5, Z 是 S 元素。 【详解】A. N 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HNO3为强酸,HNO2为弱酸,故不选 A; B. 简单离子半径:Al 3+O2-N3-S2-,故不选 B; C.水分子间有氢键,简单氢化物沸点:H2SH2O,故选 C; D. 工业上一般采取电解氧化铝生产铝单质,故不选 D。 4.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净化废水的同时能获得能源或得到有价值的化学产品,左图为其工作原理,右图为废水 中 Cr2O72-离子浓度与去除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有机物被氧化,M 为电源负极 B. 电池工作时,N 极附近溶液
6、pH增大 C. Cr2O72-离子浓度较大时,可能会造成还原菌失活 D. 处理 0.1 mol Cr2O72时有 1.4 mol H从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电解池装置图中 H +向右移动,则 N 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r 2O7 2-得电子生成 Cr3+,M 极失电子发生氧 化反应,有机物被氧化生成 CO2,为原电池的负极,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M 电极有机物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M 为负极,故 A 正确; B. 根据图示,正极反应为 Cr2O7 2-+6e-+14H+=2Cr3+7H 2O,消耗氢离子,N 极附近溶液 pH 增大,故 B 正
7、确; CCr2O7 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浓度较大时,可能会造成还原菌失活,故 C 正确; D. Cr 元素由+6 价变为+3 价, 处理 0.l mol Cr2O7 2-时转移 0.6mol 电子,根据电荷守恒,处理 0.1 mol Cr 2O7 2 时有 0.6 mol H从交换膜左侧向右侧迁移,故 D 错误;选 D。 5.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乙烯:2CO2 (g) 6H2 (g) C2H4(g)4H2O(g)。0.2 MPa时,按 n(CO2):n(H2)=l: 3 投料,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曲线 a
8、代表的是 C2H4 C. N 点和 M 点所处状态的 c(H2O)相等 D. 其它条件不变,T1、0.1 MPa 下反应达平衡时 CO2的转化率比 N 点更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曲线变化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氢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及反应中计量数的关系可知,a 为 CO2的变化曲线,水的计量数是乙烯 的计量数的 4 倍,据此判断 c 曲线,温度升高,吸热方向的平衡常数增大,据此判断。 【详解】A.由曲线变化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氢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 反应放热,故 A 错误; B随
9、着温度升高,氢气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因氢气为反应物,则另一条逐渐增多的曲线为 CO2,由计量 数关系可知 b 为水,c 为 C2H4的变化曲线,故 B 错误; CM 点和 N 点都处于、0.2MPa 且投料比相同的平衡状态,所以 M 点和 N 点的平衡状态为等效平衡,故 其 c(H2O)相等,C 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T1、0.1 MPa 下反应达平衡,相当于减压,平衡向逆向移动, 所以新平衡中 CO2的转 化率比 N 点小,故 D 错误。 6.根据下列化学实验示意图及表中实验现象,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项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烧杯中铜表面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级联考 级联 江西省 红色 2019 届高三下 学期 第二次 联考 理科 综合 化学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