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5月)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5月)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5月)三模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生物试题生物试题 1.实验发现,肝细胞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在血糖浓度偏高时能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在血糖浓度偏低 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 该种载体蛋白决定了葡萄糖的转运方向 B. 葡萄糖被转运至肝细胞内的速率与血糖浓度成正比 C. 血糖浓度偏低时葡萄糖被运出肝细胞才消耗 ATP D.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载体蛋白将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肝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胰高血糖 素的生理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详解】由题意可知载体蛋白的作用是运输葡
2、萄糖,与葡萄糖的浓度有关而与载体蛋白本身无关,A错误; 由题干可知,在血糖浓度偏高时能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在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说明葡 萄糖被转运至肝细胞内的速率与血糖浓度有关但不成正比例关系,B 错误;血糖浓度偏低时葡萄糖被运出肝 细胞也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不消耗 ATP,C 错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使细胞内的葡萄浓度高于 细胞外,从而利于载体蛋白将葡萄糖运出肝细胞,D 正确;因此选 D。 【点睛】“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将一个原始生殖细胞(DNA 被 15N 标记)置于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 4 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促使核仁解体
3、的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 B. 该细胞培养期间完成了两次有丝分裂或一次减数分裂 C. 4 个子细胞中含 15N 染色体的比例一定是 100 D. 该细胞培养期间发生的变异可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放射性同位素为背景,主要考查了细胞分裂方式及在分裂过程中相关的物质变化的相关知识。 【详解】核仁解体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因此促使核仁解体的酶在细胞分裂前期活性较高,A 正确;原始 的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若进行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得到 4 个子细胞,是通过 两次有丝分裂完成的,若进行减数分裂,一个原始的生殖细胞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得到 4 个子
4、细胞,B 正确;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 4 个细胞中含 15N 染色体的比例一定是 100,若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含15N 染色体的 比例不一定是 100,C 错误;该细胞培养期间发生的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可遗 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 正确;因此选 C。 【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比较 分裂方式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不同点 分裂的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不同点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1)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 色单体交叉互换; (2)同源染色体 分离 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 离,无交叉互换现象
5、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 为 自由组合 不出现自由组合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不变 子细胞的名称和数4 个精子或 1 个卵细胞和 3 个极体 2 个体细胞 目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 质 不一定相同 相同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 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的恒定 使生物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 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3.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携带特殊“癌症蛋白”的“微泡”结构。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 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肿瘤方向生长。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癌症蛋白”的形成需要核糖体、高尔基体参与 B. “癌症蛋白”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
6、生血管的生长 C. “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 D. “癌症蛋白”影响了血管上皮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这是一道信息题,本题以“癌症蛋白”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等相 关的生物学知识。 【详解】分析题干可知,“癌症蛋白”合成与运输和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类似,所以形成需要由内质 网以及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A 正确; “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 并向肿瘤方向生长, 而不是作为膜蛋白成分参与新生血管的生长,B 错误,“微泡”的活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且消耗能量, C 正确;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
7、息分子,由肿瘤细胞合成,作用于内皮细胞,响了血管上皮细胞 中遗传信息的执行使细胞向着肿瘤方向生长,D 正确;因此应选 B。 【点睛】遇到新题干时,首先应认真阅读题干,看看题干叙述了哪些内容,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 行逐项判断,切忌产生烦躁的情绪,这样的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的都是所学的基础知识。因此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4.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热症状,是由于感染病毒引起免疫细胞等发生一系列反应的结果。体温升高至 3940后往往会保持一段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机体要消灭入侵的流感病毒,需依赖抗体的清除功能 B. 人体接触流感病毒后,通常需要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8、C. 在体温持续高热的这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当 D. 一定程度的体温上升可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有利于人体抗病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人体维持体温恒定的原理是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人体的热量来源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途径是以骨 骼肌和肝脏产热为主,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散热途径汗液的蒸发呼气、排尿和排便等。维持体温恒定的 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外界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少,散热 少。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产热少于散热,则体温降低。 【详解】机体要消灭入侵的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起作用,其中抗体的作用是与病毒特 异性结合,要
9、清除病毒需要吞噬细胞吞噬消化,A 错误;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处理和 呈递抗原,B 正确;在体温持续高热的这段时间内,这时的体温是恒定的,所以此时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 当,C 正确;一定程度的体温上升可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动,从而更有效的清除病毒,有利于人体抗病,D 正 确;因此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体温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 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5.人们利用恢复生态学技术改造盐碱化草地,可使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 度盐碱化草地和良好
10、草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 B. 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 在不同阶段种植不同种类的牧草来改善盐碱化草地,可提高生物多样性 D. 盐碱化草地中物质循环的速率决定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改造盐碱化草地为背景,综合考查了群落结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生物多样性的基 础知识。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 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物的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11、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详解】盐碱化草地的改造是把重度盐碱化草地恢复至中度盐碱化草地,并最终恢复至轻度盐碱化草地和 良好草地,在这个过程中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发生了变化,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A 正确;生态系统 功能的恢复使得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而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正确;由 题意可知在改造盐碱化草地过程中,盐碱化的程度由重度至中度最后恢复至轻度或良好草地,在不同阶段 物种的丰富度不断提高,因而生物的多样性也在提高,C 正确;盐碱化草地中物质循环的速率与循环元素的 性质、 生物的生长速率、 有机物分解的速率有关, 而与该生态系统恢复后
12、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无关, D 错误; 因此选 D。 【点睛】该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 的网络结构。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6.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当花粉落在自身柱头上时,花粉不能够正常萌发或不能穿过柱头,无法完成受精 作用而不能结实的现象。下图为培育自交不亲和油菜的过程,其中 A、C 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 自交不亲和现象有利于防止自交退化,保持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B. 油菜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物种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直接获得的物种 C. F1是由 AAC 组成的三倍体,其中 C 组有 9 条染色体 D. 选育的
13、油菜自交不亲和是由于来自于白菜的不亲和基因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干杂交过程可知白菜的配子中只有 A(10条染色体)甘蓝型油菜的配子 AC(19 条染色体)由于 A、C 代表不同的染色体组,因此 C 这一染色体组中含有 9 条染色体。白菜和甘蓝型油菜杂交得到的 F1的染色体 组是 AAC,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是三倍体。F1再和亲代母本杂交,得到 F2,在 F2中会出现自交不亲和的油 菜(AACC) ,通过选育,从而挑选出自交不亲和的油菜。 【详解】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当花粉落在自身柱头上时,花粉不能够正常萌发或不能穿过柱头,无法 完成受精作用而不能结实的现象。因此自交不亲和现
14、象有利于防止自交退化,保持油菜的遗传多样性,A 正 确;由题可知油菜可能是由两个不同物种(染色体组成为 AA和 CC)进行染交获得染色体组成为(AC)的 二倍体,该二倍体经过染色体加倍获得的,而不是两个不同物种通过自然种间杂交后直接获得的物种,B 错 误;由分析可知 F1是由 AAC 组成的三倍体,其中 C 组有 9 条染色体,C 正确;由于白菜自交不亲和,而甘 蓝型油菜自交亲和,说明自交不亲和油菜的不亲和基因应该来自白菜,D 正确;因此选 B。 【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定律的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等知识要点,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
15、干信息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7.为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 A、B 两种植物的幼苗, 分别栽种在 25的相同环境中,测定结果如下。已知 A、B 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25,呼吸作用的 最适温度是 30。回答下列问题。 (1)磷是细胞内多种化合物的重要组成元素,植物缺磷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明显减少。缺镁也会影 响上述化合物的生成,原因是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对光能的_。 (2)当光照强度为 120Lx 时,两植物都有气体释放,A、B 两植物释放的气体分别来自于_(填细胞 器名称)。适当提高温度后,A 植物的光补偿点将_(选填“增大”或“减
16、小”),此时消耗H的场所是 _。 (3)当光照强度为 1500Lx 时,B 植物 O2释放速率大于 A,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 _; 当光照强度超过 1500Lx 时, A、 B 两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若将温度由 25提高到 30(其他条件不变),B 植物的光饱 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降低。原因是_。 【答案】 (1). ATP、NADPH(或 H) (2). 吸收、传递和转化 (3). 叶绿体、线粒体 (4). 增大 (5). 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6). 光合色素、酶的含量,酶的活性 (7). CO
17、2浓度 (8). 随温度的升 高,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下降,暗反应减弱,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ATP、NADPH 减少,因此需要较低的光照 强度 【解析】 【分析】 本题以 A、B两种植物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外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及物质 变化相关的知识。 【详解】 (1)光反应的产物为H和 ATP,这两种化合物中均含有磷元素,所以磷是细胞内多种化合物的重 要组成元素,植物缺磷会导致光反应产生的 ATP、NADPH(或 H)明显减少。叶绿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作用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因此缺镁也会影响上述化合物的生成,原因是缺镁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从而影响对光能的吸收、
18、传递和转化。 (2)由表可知当光照强度为 120Lx 时,A 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吸收 CO2释放 O2,而 B 植物的呼 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植物吸收 O2释放 CO2,所以 A 植物释放的气体是 O2,来自叶绿体,而 B 植物释放的是 CO2,来自线粒体。由于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都是 25,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30,因此适当 提高温度后,A 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而呼吸作用增强,所以其光补偿点将增大,此时消耗H既有光合作 用的暗反应,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也有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3)当光照强度为 1500Lx 时,B 植物 O2释放速率大于 A,由于
19、这时两种植物所处的环境一致,因此导致这 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是内部因素, 包括光合色素、 酶的含量, 酶的活性等因素; 当光照强度超过 1500Lx 时,A、B 两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CO2浓度; 若将温度由 25提高到 30(其他条件不变),B 植物的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降 低。原因是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下降,暗反应减弱,需要光反应提供的 ATP、NADPH 减少, 因此需要较低的光照强度。 【点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和利用,但需要说明的是光合作用产生的H指的是 NADPH(还
20、原型辅酶) ,其作用是为 C3的还原提供还原剂,而呼吸作用产生的H指的是 NADH(还原型 辅酶) ,其作用是与氧气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 8.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将生长两周的拟南芥幼苗叶片分别进行 A、B 两 种处理(A用不同浓度的 IAA 溶液浸泡;B在上述相应浓度的 IAA 溶液中,分别加入适宜同浓度的等 量乙烯利溶液浸泡),3h 后测定的细胞膜透性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幼苗中的生长素是其体内_转变来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在韧皮部中,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选填“极性运输”或“非极性运输”)。 (2)实验结果表明,在_时,I
21、AA 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 组随 IAA 浓度的提高,拟南芥叶片 的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 A 组高浓度 IAA 处理的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存在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 验现象提出合理的假说。_。 (3)已知乙烯能够降低植物的抗低温能力。现将拟南芥幼苗分别在 22常温和 4低温下培养一段时间,然 后移至8的致死低温下,发现后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前者。原因是_。请 设计实验加以验证。_(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答案】 (1). 色氨酸 (2). 非极性运输 (3). 无乙烯利或低浓度 IAA (4). 较高浓度的 IAA 能促 进乙烯的合成, 增大叶片的细胞膜透性 (5). 低温能抑制乙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山东省 临沂市 三模理综 生物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