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联考】安徽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校级联考】安徽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级联考】安徽省名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冲刺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名校安徽省名校 20192019 届高三届高三 5 5 月冲刺卷月冲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1.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模式微生物。我国科学家完成了酿酒酵母体内部分染色体的人工合 成,开启了人类“设计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 与大肠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细胞核 B. 人工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完全相同 C. 脱氧核苷酸、氨基酸是人工合成染色体必需的原料 D. 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工酵母菌背景,考查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与联系,旨在
2、考查考生信息获取的能力与知识的 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故酵母菌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 正确;人工 酵母中存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故人工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完全相同,B 正确;染色体的主要 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所以人工合成染色体必需的原料包括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C 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 生物,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均在细胞质中进行,D 错误。 【点睛】抓取题干信息“我国科学家完成了酿酒酵母体内部分染色体的人工合成”是解答 B选项的关键。 2.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都是 37 B.
3、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分解会产生大量 ATP C. 细胞内的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均由 ATP 提供 D. 细胞内 ATP 水解时需要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和 ATP 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识记酶的本质和作用及特性、ATP 的利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 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 37,但胃蛋白酶应在低温下保存,A 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丙 酮酸分解产生少量 ATP,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分解不会产生 ATP,B 错误;细胞内有多种高能磷酸化合 物,其中为吸能反应提供能量最常用的是 ATP,C 错误;细胞内 AT
4、P 水解时,需要酶催化,酶能降低反应的 活化能,D 正确。 【点睛】吸能反应消耗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放能反应时合成 ATP 储存能量。 3.某同学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将同一植物相同部位的细胞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物质 A 溶液和 物质 B 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再置于蒸馏水中,实验过程中两组细胞的液泡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如图所示。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A. a 点前,有物质 A 和水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 B. a 点前,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变化量相等 C. b 点前,液泡中的液体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D. c 点前,两组实验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相等 【答案】A 【解析
5、】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 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两条曲线失水速率不同,可推测 a 点前,有水分子和物质 A 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出 细胞(原因可能为 A、B 溶液浓度一样,但物质不同,导致 A 进入细胞) ,A 正确;由于细胞壁具有的伸缩性 和原生质体的伸缩性不同,所以 a 点前失水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变化量小于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量,B 错误; b 点前,处于失水状态,液泡中的液体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C 错误;置于蒸馏水中后,细胞渗 透吸水,但由于细胞壁的限制,至 c 点时,液泡体积均达
6、到最大,但在 a 点前有物质 A 进入到细胞内,故 到达平衡时两组细胞液浓度不相等,D 错误。 【点睛】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 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 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 4.促红细胞生长素(ESF)既能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红细胞数增加,改善缺氧;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 促红细胞生长素原(ESF 原)的生成。下列分析错误 的是 A. 血浆是红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红细胞具有接收 ESF 的受体蛋白,从而改善缺氧 C. ESF 抑制肝脏中的 E
7、SF 原的生成属于负反馈调节 D. B 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促红细胞生长素(ESF)为背景,综合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反馈调节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信息 获取的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血浆是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红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 正确;根据题意分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说明造血干细胞上有该信号分子的受体,而不是 红细胞有其受体蛋白,B错误;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 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
8、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 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C正确; 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产生并成熟,在体液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D正确。 【点睛】正确解答此题需要提取题干信息,判断 ESF 的靶器官(细胞)进而分析作答。 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B.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个体的产生可能与其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 C. 基因中的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其表达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D. 六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四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
9、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透彻理解变异的类型及影响,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旨 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R 型菌转化为 S 型菌,属于基因重组,A 正确;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个体的产生与其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或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有关,B 错 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由于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翻译形成相同的氨基酸,则可能 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C 正确;六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四倍体植株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D 正确。 【点睛】基因重组是指在
10、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 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 ,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 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 组。 6.鹦鹉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决定机制如图。让一 只绿色雌性鹦鹉(甲)先后与乙、丙杂交,结果如表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亲代 子代 雌 雄 第一组 甲乙 黄色 ,白色 绿色 ,蓝色
11、第二组 甲丙 绿色 ,蓝色 绿色 ,蓝色 A. 鹦鹉乙、鹦鹉丙的基因型分别是 BbZ AZA和 bbZaZa B. 在自然条件下,白色雄鹦鹉的比例大于白色雌鹦鹉 C. 第一组子代绿色雄鹦鹉和第二组子代绿色雌鹦鹉杂交,后代出现绿色鹦鹉的概率为 5/8 D. 欲通过两纯合鹦鹉杂交得到雄性全为绿色、雌性全为黄色的子代,则亲代基因组合有两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绿色需要 A 和 B 基因的参与,甲是绿色雌性鹦鹉,又因为甲和乙的后代中有白色出现,白 色是 bbZ aZ-,故甲的基因型是 BbZAW,据此进一步分析作答。 【详解】由于鹦鹉甲的基因型为 BbZ AW,产生了 BZA
12、、bZA、BW、bW 四种配子,甲与乙交配,后代雌性个体只 有黄色(B_Z aW)和白色(bbZaW) ,因此鹦鹉乙的基因型为 BbZaZa;甲与丙交配,后代雌性雄性个体都有绿色 和蓝色,且比例是 1:1:1:1,因此鹦鹉丙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bZ A,丙鹦鹉的基因型为 bbZAZA,A 错误; 因白色是 Z a控制的,Za基因频率在自然界中一定的情况下,雌性只需要一个 Za基因,雄性鹦鹉需要同时出 现两个 Z a基因,故雌性白毛鹦鹉的比例大于雄性白毛鹦鹉的比例,B 错误;试验组一子代中的绿色雄性鹦鹉 有 1/3BBZ AZa和 2/3BbZAZa,实验组二子代中的绿色雌性鹦鹉是 BbZAW
13、 杂交,后代中出现绿色鹦鹉 B-ZA-的概率 为:1/33/4+2/33/43/4=5/8,C 正确;欲通过两纯合鹦鹉杂交得到雄性全为绿色、雌性全为黄色的子 代,则亲代基因组合有三种(BBZ AWBBZaZa、BBZAWbbZaZa、bbZAWBBZaZa) ,D 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有几个关键之处: (1)善于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同时确定不同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 (2) 善于从两个杂交组合实验的结果分析亲子代的基因型,为进一步求解相应表现型出现概率做好准备; (3) 求解概率时注意采用分对基因单独分析再组合(相乘) ,并列满足题意的相加的方法进行计算。 7.
14、图 1 为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变化,其中 AD 表示生理过程的不同阶段,af 表示物质;图 2 表示该水稻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过程 B 为过程 A 提供的物质为_,af 所表示的物质相同的是_(填字母) 。白天 时,水稻叶肉细胞中消耗H的场所为_。 (2)由图 2 可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对温度较为敏感的是_有关的酶,净光合作用的最适 温度约为_。 (3)若将该水稻植株长期置于 45左右,该水稻植株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其原因 _。 【答案】 (1). ADP、Pi (2). b 与 f (3). 线粒体内膜、叶绿体基
15、质 (4). 光合作用 (5). 25 (6). 不能 (7). 温度在 45左右时,植物净光合速率为 0,无有机物的积累,因此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解析】 【分析】 分析图 1可知,过程 A为光反应,B为暗反应,D 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C为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物质 d 为H(还原型辅酶 I) ,f 为 H20,b 为 H20,c 为 02,e 为 CO2,a 为H(还原型辅酶 II) ;图 2 为温度对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题图可发现,同一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过程 B(暗反应)为过程 A(光反应)提供的物质为 ADP 和 P
16、i;a-f 所表示 的物质相同的是 b 与 f,均表示 H20;白天时,水稻叶肉细胞中消耗H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的 第三阶段) 、叶绿体基质(暗反应阶段) ; (2)由图 2 可知,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所需的酶对温度更敏感,净光合作用在 25左右时达到峰值,故此 温度为净光合作用最适温度; (3)由图 2 可知,温度在 45左右时,植物净光合速率为 0,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此时无有机物的积 累,故若将该水稻植株长期置于 45左右,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点睛】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表示方法有:C02的吸收量、02的释放量、有机物的积累 量) 8.下图中表示刺激 S 引
17、起的人体调节过程,X 是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刺激 S 为血糖浓度的变化,则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号有_,以及器官 X 支配的 神经分泌的_。 (2)某糖尿病患者体内调节血糖的相关激素水平正常,则该患者血糖浓度较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_。 (3)若刺激 S 为寒冷,器官 X 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在垂体分泌促甲 状腺激素过程中可表现出_作用,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桥本氏甲亢属于_病。 【答案】 (1). 血糖浓度升高 (2). 神经递质 (3). 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相结合 (4). 拮 抗 (5). 自身免疫 【解析】 【分析】 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级联考 级联 安徽省 名校 2019 届高三下 学期 冲刺 理科 综合 生物试题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