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一遍过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2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一、封建时代的欧洲 (一)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 创立 时间 1 世纪 地区 巴勒斯坦地区 背景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 “救世主”的到来 主要内容 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 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名称由来 “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 被称为“基督教” 发展 4 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 建立 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其中最为 强大的是 481 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巩固 法兰克
2、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 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 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 2 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从而取得了罗马教 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扩张 克洛维统治时期,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到他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 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3封君与封臣 时间 8 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内容 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 而是要求 得到封
3、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 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 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 供保护 特点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扩展 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11 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4查理曼帝国 (1)建立 查理继位 8 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王国扩张 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 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
4、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 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 王国 鼓励基督教 发展 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 收入的 1/10 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教会因此变得富有起来,势力也越来越大 加冕称帝 800 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 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2)分裂:814 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 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 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
5、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 3 隶属关系。 (二)西欧庄园 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庄园的出现及发展 从 9 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大约到 11 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特点 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人员构成 领主:受封领地的封建主 居民:领主的佃户 自由的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 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缺少自由的农奴 土地构成 直领地 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 1/3 到 1
6、/2,收入 全部归领主所有 份地 直领地之外的 耕地,是佃户 的生活来源 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 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 3 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 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公用地 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共同使用 2庄园法庭 (1)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人员组成 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时间、地点 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 审理范围 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租税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 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
7、行为 惩罚手段 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审判依据 习惯法或村法 作用 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有时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 参与案件的审理 4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三)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的重新兴起 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长达 400 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 城市变成了废墟。 原因:从 10 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结果: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
8、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意大利、 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城市的自治斗争 原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 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常用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典型代表:法兰西的琅城取得自治的斗争。 (3)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自由城市 13 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 向市民任意征税 自治城市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 治权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
9、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局限性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 者 2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基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 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多的城市取 5 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 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 活
10、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2)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 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背景 11 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 断传入西欧 兴起 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 花朵” 发展 12 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 许可证 为了维护自身的权
11、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13 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大学自治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 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 的自主权 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 而是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 或由大学法 庭独立审理 大学课程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法医学和神学 局限性 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进步性 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2、 (四)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6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背景: 东罗马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这些地区有农业比较发达的埃及、叙利亚, 有许多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东罗马帝国则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527 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 (2)编纂法典:528 年,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 委员会。 (3)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529 年,委员会把自 2 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 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 统
13、称为罗马民 法大全 法学汇纂 由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 和著作汇编而成 法理概要 用以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新法典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而成 (4)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 局限性:仍然承认奴隶制。 积极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 对财产、 买卖、 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地位: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衰落: 从 7 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皇帝把行 省改为军区,把自由农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9 世纪以后,拜占庭帝
14、国又面临着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 世纪时仅剩希腊 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进行东征,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 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帝国一度灭亡,不久后又复国,但领土大为缩小,国势日渐衰弱。 (2)灭亡:14 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 年,奥斯曼帝国攻破 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7 (3)评价: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 色的拜占
15、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二、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一)古代日本 16 世纪前的日本 (1)兴起:根据文献记载,12 世纪,日本有 100 多个小国。 (2)统一:5 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 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等。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2大化改新 (1)背景
16、: 国际:69 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国内: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大化改新 时间 646 年开始 人物 孝德天皇 主 要 内 容 政治上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 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 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 8 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 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武士和武士集团 背景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
17、立庄园。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中央 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形成 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 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 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 士团 特点 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发展 幕府统治 建立 12 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 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 700 年的
18、幕府统治时期 特点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影响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 他的主公 (二)阿拉伯帝国 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背景 6 世纪末 7 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处于游牧时代,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 仇杀 在伊斯兰教诞生前,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 神灵 创立 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 7 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发展 麦加传教 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
19、传教,宣扬安拉是独一真神,凡信奉安拉者死后可升入 天堂,否则堕入地狱。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 9 建立公社 他于 622 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 团,即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出兵麦加 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 半岛基本统一 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道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 本统一 2阿拉伯帝国 (1)条件: 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 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使阿拉伯人空前团结,士气高昂。 (2)扩张过程: 穆斯林军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兵锋直抵中国唐朝边境;751 年
20、击败唐 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在西线,他们攻克埃及,横扫北非;在西南欧洲的战场上,阿拉伯人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 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3)阿拉伯帝国建立:至 8 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 (4)疆域:它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5)影响: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 3阿拉伯文化 (1)繁荣的原因: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 830 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
21、、印度的典籍 被译为阿拉伯文。 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2)代表成就: 数学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 0 到 9 的计数法, 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 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10 医学 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文学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 ,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
22、传入欧洲的。 考向一 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1)分级基础:整个集团以土地分封为纽带,组成了自上而下的封建等级体系,封君通过授予封地,取得 对下属封臣的统辖权;封臣由于得到采邑,则有服从封君号令的义务。 (2)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国王、大封建主和中小封建主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 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等级之间,在不同等级的贵族之 间,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每个领主只可以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即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3)意义:封君封臣制度是构成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的基础,影响和造就了当时西欧社会
23、许多最基本的制度 与现象。 下图反映的是 11 A印度种姓制度 B伯里克利完善雅典民主机制 C法兰克王国改革 D屋大维首创元首制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 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 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 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 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 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
24、意义。通过层层 分封,建立起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领主和附庸之间的臣属关系,加速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图示就反映 了这一改革,C 当选。A、B、D 都发生在奴隶制社会里,与图示中的关键信息“大封建主”“小封建主”不符, 排除。故选 C。 考向二 理解欧洲中世纪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 (1)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 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2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20 年中 历史 考点 封建 时代 欧洲 亚洲国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