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0年高中毕业班普通高考语文试题(一)含答案解析
《广东省湛江市2020年高中毕业班普通高考语文试题(一)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2020年高中毕业班普通高考语文试题(一)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1 湛江市湛江市 20202020 年普通高考年普通高考语文试卷语文试卷(一)(一) 注意注意事项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四川忠县(现属重
2、庆市)出土的手提鲜鱼等食材的陶俑,成都出土的表现案上持刀操作的陶 俑,都是笑盈盈的。四川还出土过大量的说唱陶俑,动作夸张生动,表情兴高采烈,其快乐原因, 大概也不乏庖厨经营的快乐和宴饮享受。出土的宴饮图像往往有乐舞场面形成的欢娱环境,人物 形象从容曼妙,烘托出柔和安逸的气氛。蓝勇在中国川菜史写道:“汉代画像砖石中,以巴 蜀地区的画像砖石尤为世俗化,其中特别是以宴乐烹饪题材偏多为特色”他还认为 “巴蜀社 会中对饮食的关注度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晋代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说“蜀之为国”,其地“尚滋味”“好辛香”。蓝勇对所谓 “尚滋味”的理解,就是对较高层次消费生活的追求、对较高等级饮食
3、质量的享用、对较高水准 烹饪艺术的欣赏。这种“滋味”的品尝,是美好的生活体验,也是人幸福指数的表现。说到“好 辛香”, 自然离不开对川菜史上“蜀椒”的追溯。唐代艺文类聚卷八九引范子计然(相 传成书于春秋时期)说:“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西汉扬雄蜀都赋“木艾椒篱”,西晋 左思蜀都赋“或蕃丹椒”,北魏的齐民要术种椒关于“蜀椒”的文字,说明蜀人对“辛 香”的偏爱。而这种偏爱,就是通过被今天称作花椒的“蜀椒、巴椒、川椒”等调味品的厨艺应 用实现的。 后来,辣椒传入中国,对传统川菜形成了显著的影响。中国川菜史考察诸多方志资料和 民俗文化信息,注意到贵州及其相邻地区“清初开始食用辣椒”,“嘉庆以后,黔、
4、湘、川、赣 几省辣椒种植普遍起来”。乾隆十四年修大邑县志卷三物产有关于辣椒的记载: “家椒、 野椒、 秦椒, 又名海椒。 ” 清代中叶至民国初年, 川菜中使用辣椒, 经历了 “逐渐增辣增量过程” 。 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录清光绪年间饮食民俗:“惟川人食椒,须择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 椒不可。” 除了从“辛香”到“麻辣”的历史变化而外,中国川菜史还注意了川菜系列中“动物类 荤食菜品的开发利用”和“郫县豆瓣与传统川菜味型特征的形成”,以及“川酒”和“蜀茶”在 巴蜀饮食生活中的地位等,并对“晚清传统川菜的代表性菜品”进行具体介绍,同时又就“民国 以来传统川菜菜品的定型” 进行了梳理说明。 关于清末至民
5、国时期 “巴蜀饮食商业” 的经营状况, 作者考察了重庆、成都、自贡等 28 个地方饮食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描绘了多姿多彩且香气四 溢的巴蜀饮食风味地图。有关“传统川菜内部亚菜系的出现”,作者分别就“成都帮” “重庆帮” “大河帮”“小河帮”“自内帮”等有所考论,分析了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生成和发育的“来龙去 脉”。 饮食史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中国川菜史的作者蓝勇,任职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 所,对于烹调真心热爱,曾发掘传统文献中的宝贵信息,开发出古川菜菜品,并参与组建餐饮服 务企业,还创建了西南大学地方史研究所川菜文化研究室和烹饪实验室。 如果更多的历史学家能在讨论王朝兴衰、执政得失、治国成败
6、之外,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考 察世俗文化、记述平民经济中的发明和创新、发现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也许可 2 以使得学术事业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生活气息。 (摘编自王子今品味“辛”“辣”中的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四川出土的表现出欢娱情绪的陶俑都与饮食有关,这些都表明了蜀人的“尚滋味”。 B.汉代的巴蜀地区画像砖石多有宴乐烹饪题材,表明当地人对饮食的关注度举世无双。 C.历史上蜀人偏爱“辛香”,而食用辣椒则始于清初,后来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辣。 D.辣椒传入我国后,川菜就逐渐以辣为主,蜀游闻见录记载只有四川人爱吃辣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
7、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出土文物为例证,直接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史料来支撑观点,说服力强。 B.第二段由华阳国志引出蜀地“尚滋味”“好辛香”的特点,并从这两方面来阐述。 C.文章对蓝勇的中国川菜史一书,有引述,有评论,做到了言之有据,评价中肯。 D.文章以中国川菜史为例,阐述了历史学家考察世俗文化更有学术意义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尚滋味”可理解为对较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享受和艺术欣赏,是美好的生活体验,表现了 人的幸福指数。 B.蓝勇编写的中国川菜史从时间的维度,系统地介绍了川菜的特点、演变、流派,具有丰 富的生活气息。 C.饮食
8、史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考察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可以挖掘出不 尽的文化知识。 D.由于没有关心普通人的生活,不去考察世俗中民众的喜好和快乐,导致了历史学家的学术事 业欠丰满充实。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材料一: 2008 年版 “限塑令” 实施已有 12 年之久, 从最初的严厉控制, 到随后的逐步松弛, “限塑令” 早已日渐式微,失去了原有的强制效力,各地塑料包装制品使用量也触底反弹,“限塑令”的减 量效果不再。而且,随着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次性塑
9、料袋、塑料餐具等使用量 剧增,却不在“限塑令”约束范围之内,未免有些尴尬。因此,从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等立 场出发,“限塑令”升级势在必行。 数据显示,2018 年全国快递量超过 500 亿件,其中消耗的塑料袋就达到 245 亿个,所用的胶 带达到 430 亿米。可见,需要加强源头控制,把快递、外卖等纳入限塑令范围之内,新版“限塑 令”弥补了这个漏洞。 调查显示,超过 85%的零售企业表示缺乏替代品是推进减塑的主要困难之一。目前,替代品 价格高一截,缺乏性价比,无法形成规模化效应,也就难以实现替代。因此,新版“限塑令”在 明确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之时,提出要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
10、求的秸秆覆膜餐 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由此,可以促进生物降解、环保塑料制品的生产消 费,进而形成规模效应,达到降低成本、刺激消费的良性循环。 之前“限塑令”失去效果,关键就在于没有严格落实和长效监管机制,导致其逐渐沦为“一 纸空文”。因此,新版“限塑令”要吸取教训,遵循时间表全力推进,对各地落实情况予以考核, 对不达标者实施惩戒,从而督促各地严格落实“限塑令”规定,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替代 产品的使用,方能达到塑料包装制品减量、禁用效果。 (摘编自江德斌新版限塑令需要严格落实和长效监管机制,光明网 2020.1.21) 材料二:材料二: 据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 关于进一步
11、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3 于 1 月 19 日公布,2020 年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 销售和使用; 到 2022 年年底, 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 替代产品得到推广; 到 2025 年, 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 30%。 此次意见提出了禁塑限塑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意见能否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还有 待实践的检验。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仅靠意见的反复重申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理性思考和科学决 策。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改变公众消费习惯,消除监管难点;另一方面,还应提升塑料袋的 “绿色含量”,或者尽快找到安
12、全的、环保的替代产品,并通过推广使用纸袋、可降解塑料袋, 或者简易打包的方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同时,还应织密法律法规的“篱笆”,明确生产者、销 售者、消费者等各个环节的法律责任和义务,推动建设一套完整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在 这方面,政府除了要做好相关宣传引导外,还应严格控制生产环节,打击违规生产超薄塑料袋黑 作坊,严格监控批发、零售、消费等环节。只有多方合力,才能令行禁止。总之,“限塑令”升 级重在执行力和强制力发威,才能实现绿色发展方式。 (摘编自王恩奎“限塑令”令行禁止重在执行力发威,法制日报2020.1.22) 材料三:材料三: 欧盟曾提出一项“限塑”草案,禁止包括棉花棒、吸管、餐
13、具等 10 种一次性塑料制品。这项 草案于去年通过欧盟理事会欧洲委员会的审批,欧盟成员国有两年时间将其转变为国家法律,也 就是说,2021 年,欧洲将实现全面限塑。 日本政府决定,将于今年 7 月 1 日起,实施有偿提供塑料袋的规定,要求所有零售商店在提 供塑料袋时都必须收费。这项规定针对所有行业及规模的商店,凡是使用石油等原料制成的塑料 购物袋都要对顾客收费,塑料袋的价格将由商家自行决定。为起表率作用,日本环境省和日本厚 生劳动省已从 2019 年 12 月起,在总部内的店铺停止使用塑料袋。 美国西雅图从 2018 年 7 月 1 日起, 全面禁止餐饮业者提供塑料吸管及塑料刀叉, 鼓励改用可
14、 重复使用的餐具或可堆肥塑料制品。 韩国从 2018 年就开始推广一种用 70%的大米和 30%的木薯做成的吸管,单月产量高达 3 亿 根。 去年,印度总理莫迪也提出,将全面禁止包括塑料袋在内的 6 种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使用,预 计将减少 5%至 10%的塑料制品消耗。 (摘编自高原“限塑令”再升级,法治周末2020.1.21) 4.下列不属于控制一次性塑料白色污染措施的一项是(3 分) A.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B.到 2025 年,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 30%。 C.推动建设完整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D.对使用石油等原料制成的
15、塑料购物袋的顾客收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版“限塑令”如果能吸取教训,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替代产品的使用,就能达到塑料 包装制品减量、禁用效果,就不会沦为“一纸空文”。 B.2020 年 1 月 19 日我国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提出了禁塑限塑的 路线图和时间表,但能否解决问题,还有待实践检验。 C.只有从生产、批发、零售、消费等各环节,对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严格监控,升级执行力和 强制力,做到令行禁止,才能减少白色污染。 D.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欧美、亚洲等许多 国家和地区,都出台
16、了诸多政策措施加以控制。 6.为确保新版“限塑令”不重蹈旧“限塑令”的覆辙,需要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 分析。(6 分) 4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村里第一个穿裙子的女孩村里第一个穿裙子的女孩 赵淑萍 1980 年的夏天, 酷暑, 狗都热得吐舌头。 我却忙着串门, 从这家的葡萄架穿到那家的丝瓜架, 脚下不时被南瓜藤缠绕,不时有热浪夹着青草被烤的香味阵阵袭来。我要挨个去看那一年未曾见 面的小伙伴以及村里的男女老少。 从一家丝瓜架下穿过,我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英子,过来!” 原
17、来是陈金莲。她在堂檐纺石棉。她下了纺车,端了椅子让我坐,转身去井里打水洗手,还 吊上一个被井水镇了半天的菜瓜,然后,用拳一砸菜瓜,脆脆的瓜马上裂成两半。她抠去瓜子, 递一半,让我吃。“英子,你快讲点儿城里的事给我听!” 这个陈金莲,比我大十岁,也不沾亲带故,但是,自从我去父亲工作的城市读书后,暑假回 来她对我就分外地客气。于是,我边吃瓜,边给她讲,城里用自来水,城里很多人吃单位食堂。 食堂里各种点心都有,包子、花卷、发糕,还有面包、蛋糕。 “城里女人都穿裙子吗?”她问。 “穿呀。老太太和小女孩都穿裙子,她们有的还戴墨镜。”我说。 她的眼睛落在了我的小花裙上。 “英子,你跟我来!”陈金莲把我带进
18、她的睡房。虽然家里人都不在,她还是锁上了房门。 她从箱底拿出了一条裙子,苹果绿小碎花的。她先套上裙子,然后脱下长裤,转了一圈,那没膝 的裙子像花一样绽开。我看到她的光洁的白生生的一截小腿。“英子,好看吗?”她问。我真心 觉得好看。其实,陈金莲长得很漂亮,粗粗的辫子,黑葡萄一样的眼睛,高高隆起的胸脯,这一 切都让一个小女孩盼着自己也快快长大。 “那好,明天晚上,天黑时,你穿着裙子,早点儿站在路口的那棵皂角树下好不好?到时, 我穿着裙子过来,你一定要看着我。”她说。 我很奇怪,这算啥事呀。那棵皂角树,村民们晚上就在那里乘凉,我也常跟我妈妈一起坐那 边。 第二天,我按照她的话做了。白天的暑热退了,人
19、们都围过来了。在皂角树下,一边谈天, 一边摇着蒲扇。 也有来来往往的人, 有的去村干部家的院子里看电视, 那黑白电视, 经常飘雪花, 大家还看得津津有味;有的是就着凉风去游荡。 突然,乘凉的人都伸长了脖子。一个穿着裙子的袅娜的身影正由远至近。清风吹起,那裙裾 就像荷叶一样摆动。而那个陈金莲,她就昂着头挺着胸过来了。 “这不是陈家的丫头吗?真不像话。穿起裙子来了,伤风败俗!”已经有几位中年男人发话 了。而一些后生则轻佻地吹起了口哨。那些妇女们更是鄙薄,“眼戳刺”“眼戳刺” 地叫着。一 位老太太,好像是陈家门的老祖宗,颠着一双小脚,鼓着劲儿厉声道:“这丫头不像话,明天我 去把她的裙子给剪了。”可不
20、管怎样,在村人的议论和异样的目光中,陈金莲看着我,勇敢地走 了过去。 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回家我问妈妈,为什么这村里的男女说话调笑肆无忌惮,但 女孩穿条裙子就犯了大忌?而且, 傍晚女人们从地头收工回来, 在河埠头洗脚, 裤腿卷得老高的, 比穿长裙露出一截小腿肚要厉害多了。妈妈说那是在农村。“我也穿着裙子呀。他们怎么都对我 客客气气的?”我问。妈妈说:“因为你是个孩子,而且,你是城里的孩子。” 我很关心的是那个小脚的老太太到底有没有拿着剪刀去绞陈金莲的花裙子, 结果大概是没有。 只是,后来陈金莲的裙子,被她那老实巴交的男友给剪了。因为这,陈金莲死也不肯嫁给他了。 后来,陈金莲又穿上了另一
21、条裙子。过了两天,村西有位姑娘,也穿了裙子出来。后来,穿裙子 的女孩越来越多了,大家也不知道该去骂哪一个了。 5 有人说,陈金莲穿裙子,其实早有预谋。因为,她那条裙子就是她的堂妹、小脚老太太的嫡 亲孙女、学裁缝的阿花做的。而且,村里女孩的裙子式样都一样,想必都出自阿花之手。她们一 起做的裙子,已经藏了一阵子了。 多少年后,一次我回故乡,听陈金莲跟阿花说: “你说现在的女孩咋回事,裙子越穿越短?” “老姐姐,以前呀,她们让我做裙子,我都做能盖住膝盖的。可是,现在她们根本不要我做,都 直接去店里买了。”“年轻人,就由她们去吧。”陈金莲说。说着,她的目光,投向了路口的那 棵皂角树。 (节选自微型小说
22、选刊2019 年第 21 期) 【注】眼戳刺:慈溪话,讨厌的意思。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写夏天酷热难当的环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为下文写村民乘凉和陈金莲穿裙子 创设了背景。 B.陈金莲对“我”分外客气,极力从“我”这里打听城里的事,表现了她神往城市生活,渴望 成为城里人。 C.陈金莲长得漂亮,还爱美追求时髦,并且敢想敢做、勇于挑战世俗,是村里第一个穿裙子的 姑娘。 D.小说结尾写陈金莲把目光投向“路口那棵皂角树”,意味深长,那棵树留存着她勇敢地挑战 世俗的记忆。 8.小说通过“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
23、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常常以小见大来反映社会,表现主题。文章通过写陈金莲穿裙子的故事,反映了上世纪八 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柴禹锡,字玄圭,大名人。少时,有客见之曰:“子质不凡,若辅以经术,必致将相。”禹 锡由是留心问学。时太宗居晋邸,以善应对,获给事焉。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三年,改翰林 副使,迁如京使,仍掌翰林司 。每夜直,上以藩府旧僚,多召访外事。迁宣徽
24、北院使,赐第宝积 坊。告秦王廷美阴谋,擢枢密副使。逾年,转南院使。服劳既久,益加勤敏。雍熙中,议广宫城。 禹锡有别业在表识中,请以易官邸,上因是薄之。又与宰相宋琪厚善。会广州徐休复密奏转运王 延范不轨状,且言倚附大臣,无敢动摇者。上因访琪及禹锡曰:“延范何如人?”延 范 与 琪 妻 为 疏 属 甚 言 其 忠 勤 禹 锡 亦 傍 赞 之 上 意 其 交 通 滋 不 悦 禹 锡 又 为 琪 请 卢 多 逊 故 第 上益恶其朋比,坐琪以诙谐罢相,不欲显言之也,下诏切责禹锡,以骁卫大将军出知沧州。在 任勤于政治,部民诣滨州列状以闻。改涪州观察使,徙澶、镇二州驻泊部署,俄知潞州,州民乞 留三载,诏奖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湛江市 2020 年高 毕业班 普通 高考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