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统一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统一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统一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0 年石景山区高三统一测试语文 考考 生生 须须 知知 1.本试卷共 10 页,共五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 小题,共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传记文学古已有之,最初属于史学家的领域,有“史传文学”之称。中国古代传记文学,一般 认为始于汉代司马迁史记中的纪传体篇章。20 世纪 30 年代,我国传记
2、文学开始成为一种独立 的文学样式。在此,梁启超、胡适功勋卓著。前者推动传记文学的现代转型,重视塑造民族性格, 后者倡导传记文学的创作,“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英雄传记、革命回忆录得到了蓬勃发展,作品讴歌工农兵英雄模范 人物,反映了新中国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给人以震撼与激励。 “文革”十年,传记文学发展缓慢, 但仍有作家坚持写作,一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传记主题的开掘。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行进脚步,传记文学创作也开启新进程。社会思想解放,文化 趋向多元,传记作家发扬现代传记文学的优秀传统,记录真实的生活,表现中国社会发展中典型人 物个性的丰富与复
3、杂,创作数量大增。据统计,1949 年至 1983 年国内出版各类人物传记图书共计 3400 多部, 而 1984 年至 1990 年则出版了 3700 多部。 1990 年, 我国进入转轨换型的市场经济社会, 传记文学创作热点不断,呈现出千帆竞发的多样化艺术格局。可以说,任何一种类型的传主都有作 家写,一个作家写多部传记,一个传主拥有多部传记的现象屡见不鲜。传记文学在题材内容开掘的 广度与深度、艺术手法表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远远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前 30 年以及更早的现 代传记文学 30 年。同时,中国传记文学研究会等学术组织成立,促进传记文学研究也进入发展的快 车道,研究人才辈出,研究
4、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丰硕喜人。 当代传记作家创作热情高涨,记录改革开放的步履,讴歌体现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人物。优秀 的传记文学作品为时代立传、为国家立传、为人民立传,真实生动地讲述了中国故事。 (取材于全展、李炳银等人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传记文学发展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传记文学始于司马迁的史记,最初有“史传文学”之称。 B我国传记文学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得力于梁启超、胡适。 C新中国成立后,革命英雄传记、革命回忆录得到了蓬勃发展。 D改革开放后,传记文学开始记录社会发展中人物的真实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改革开放后传记作品发展特点”的理解与推断,
5、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品数量大 B艺术手法新 C作品类型多 D研究发展快 材料二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著作,开拓了我国古代以人物为中心的历朝“正史” 的先河;同时也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著作,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栩 栩如生的人物。史记的高度艺术成就不仅彪炳于传记文学,而且给后代的小说、戏剧以无与伦 比的影响。 司马迁具有远大抱负和独立的人格, 他写作的目标是 “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 这三者,特别是最后一句显示出他强大的主体意识,这是史记取得成功的基础。司马迁把自己 的思想、感情寄寓笔下,使传主成为一个个生动的人物。但自唐代开
6、始,“史传”从史记那样 的私家著述改为官方主持的集体编撰,编写者必须严格服从官方制定的指导思想,个人的思想感情 不能介入。在这样的写作程序中,编写者的主体意识被禁锢,失去了创造力。 传记并非对传主纯客观的记录,传记家的主体意识是参与其中的。对传主及传记材料的选择, 传记家的叙述和解读方式都有自主的空间。传记家不但可以表达出对传主的同情和认同,而且常常 把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投射到传主身上。1947 年,李长之发表专著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论析了 司马迁的人格和他作品风格的一致性,考察了司马迁的个性在史记中的表现。后来,一些学者 进一步研究了史记,发现其中大约 120 个人具有司马迁那样的个体悲剧色彩
7、。还有一些学者研 究了一些现代传记名作,都从传主身上发现了传记作家强烈的主体意识。 改革开放以来,传记作家主体意识的复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批传记作家辨证看待古代传记 的传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对人物的命运、个性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并吸纳西方传记文学的 养分形成自己的风格,不断推出新的作品。 (取材于杨正润主体意识的复苏与当代传记的繁荣)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司马迁在史记中体现的主体意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史记是私家著述,开拓了以人物为主的“正史”的先河。 B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写作目标。 C司马迁的人格和史记风格一致,其个性在作品中有表现。 D
8、史记中大约 120 个人都具有司马迁那样的个体悲剧色彩。 材料三 传记发展到当代,早已突破“生者不立传”的传统,涌现出大量为尚健在者立传修谱的作品。 同时,传记的庄严神圣感被淡化,除了具有杰出成就的伟人、名人为书写对象外,充分体现时代精 神与风尚的寻常百姓也进入传记作品,立传成为普通人可享受的一种文化待遇。传记文学内涵和外 延扩展,可以立传的人物对象越来越宽泛,可以立传的对象类型也越来越丰富。当今的传记文学已 从为人物立传扩展到为城市、江河湖海、大桥道路、沙漠绿洲立传,为一切自然有机体、建设工程 项目和所有具有“生命”发展历程、有自身来龙去脉的事物立传。如我的天堂描写苏州改革开 放历史,大江魂
9、为长江立传,大国重器为中国火箭军作传,这些新传记的传主是城市、江 河、部队等“泛生命体”,细致深入地展现了具体事件事物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考据考证详尽 准确,具有鲜明的传记作品特色。 传记文学繁荣发展,学者们在其中所发挥的引领、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上世纪初我国现代传记 的发展,与对国民精神的改造与培养有着密切的关联,传记家们多为学者,大都心怀社会责任意识 来推动传记事业。当前,学者传记是当代传记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形式之一。学者写传聚焦传 主的生平故事与思想人格,彰显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叙述笔墨又常带感情与温度,具有精神厚度 与智性品质。 当下,传记文学发展处于黄金时代,但在传记日益走向通俗
10、化的趋势下,一些传记作品有“隐 恶”、“虚美”的表现。维护传记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家们应在守正基础上创新,“不虚美,不隐 恶”,努力挖掘探究,艺术地塑造传主形象,创作优秀的传记作品。 (取材于李朝全等人的相关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当前传记文学发展趋势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一项是(3 分) A为生者立传,传记文学创作不受传统限制。 B为寻常百姓立传,传记作品的庄严神圣感被淡化。 C为“泛生命体”立传,传记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扩展。 D学者传记的数量多、影响大,体现对国民精神的改造与培养。 5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述传记作家应如何在创作中发挥主体意识,写好中国故事。(6 分) 二、本大题共6 小题
11、,共2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7 分) 万物不 同,而用之于人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故国广巨,兵强富,未必安也;尊贵 高大,未必显也,在于用之。桀、纣用其材而以成其亡,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 “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 “嘻! 尽之矣。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纾。 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 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周文
12、王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于文王,文王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 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今我非其主也?”遂令吏以衣棺更葬 之。天下闻之曰: “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 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 孔子之弟子从远方来者,孔子荷杖而问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搏杖而揖之,问曰:“子 之父母不有恙乎?”置杖而问曰:“子之兄弟不有恙乎?”杙 步而倍之,问曰:“子之妻子不有恙 乎?”故孔子以六尺之杖,谕贵贱之等,辨疏亲之义,又况于以尊位厚禄乎? 古之人贵能射也,以长幼养老也。今之人贵能射也,以攻战侵夺也。其细者以劫弱暴
13、寡也,以 遏夺为务也。仁人之得饴,以养疾侍老也。跖与企足得饴,以开闭取楗 也。 (吕氏春秋孟冬纪异用) 注释:不:此字应是因传写错误而多出来的。杙(y):小木桩。楗(jin):门栓。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原:根本 其孰为此也 其:那,那么 昔蛛蝥作网罟罟:网 非徒网鸟也 徒:只,仅仅 吏以闻于文王 闻:报告上级 又况于人乎 于:对,对于 杙步而倍之 倍:反也,背过身 其细者以劫弱暴寡也 暴:凶恶,残暴 A B C D 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汤、武用其材而以成其王 商汤、周武王使用物之材,成就了他们的王业
14、B皆离吾网 飞禽走兽都离开我的网 C孔子荷杖而问之曰 孔子扛着手杖问他 D古之人贵能射也 古代的人重视善射的技艺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商汤认为禽兽想向哪去就向哪去,天命使然不可抗拒。 B“朽骨”无主,作为一国之主,文王认为有责任安葬它。 C孔子富有智慧,用活一根手杖,问候了弟子的家人们。 D跖与企足这类盗人用饴行窃,与仁人用饴目的大不同。 9.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3 分) 或得宝以危其国,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故圣人于物也无不材。 译文: 10.围绕作者的主张,本文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请具体说明。(5 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1 题。(共 7
15、 分) 1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政者何如?”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 注释:硁(kng),击石的声音。 文中画线句中的“硁硁然小人哉”,有人断为“硁硁然/小人哉”,有人不断。请说明“硁硁 然”在这两种断句中的表意区别,并分别解释画线句的意思。(4 分) 结合以上文字,概括说明孔子所答的三类“士”的特点。(3 分) 三、本大题共5 小题,共25 分
16、。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4 题。(共 12 分)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二)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12.下列对两首诗的分析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两诗中都用到“惆怅”,第一首诗中的言诗人情感,第二首诗中的写牡丹情绪。 B第一首诗中的“唯有”、“两枝”,语气肯定,数字确切,写出诗人赏花之细心。 C两诗中分别用“衰红”、“萎红”描写不同状态下的牡丹花,用词准确、形象。 D第二首诗写风雨中的牡丹飘零,尾句中的
17、“何况”连接前后文,增进了语意。 13.下列对“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与“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 海棠)的比较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同是描写夜晚赏花,白诗把火看花,苏诗秉烛照花,均别具风趣。 B作者表达的情感不同,白居易怜惜牡丹花,苏轼陪伴欣赏海棠花。 C赏花的原因不同,白居易是因风起花会落,苏轼担心夜深花睡去。 D同是用语浅近,感情含而不露,感而不伤,情意隽永,耐人寻味。 14.两首诗虽同是“惜”牡丹花,但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不同,而且所用艺术手法也多有不同,请 比较分析两首诗的区别。(6 分) (二)按要求完成 15 题。(共 8 分) 15.在横线上填
18、写作品原句。(8 分) 一个人承担重大使命,要经受苦难,正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李白听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之后,以诗遥祝,表达同情慰藉之意,“,”。 曹刿主动参与国家大事,前往求见庄公的原因是“,”。 高考时近,在“青春圆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纷纷表达顽强拼搏、勇于追梦的决心。你会 用“,”来激励自己。 (三)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问题。(5 分) 16.在红楼梦第 63 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大家抽签饮酒,宝钗第 一个抽得一签, “只见签上画着一支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 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任是无情也动人”一句隐含着宝钗怎样的个性特点
19、?请根据原著进行简要分析。 四、本大题共4 小题,共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720 题。 有路的地方就能通往戏台 乡民爱戏,常常在夜幕即将垂帘的黄昏时分凑在一起胡喊。烦恼和沉重总是很短暂,劳作 之余,乡民对日常生活的期望没有城里人高,只要有戏看,想不来的问题便永远不再去想。热爱, 赋予了活着的意义。当一个村庄在空地上搭起戏台子时,村庄里的普通农妇走起路来便如同踩着棉 花,腰肢如柳叶,风不来自个儿就摆了,优美地走在村街上,似乎嗓门也比往日响亮了,“唱大戏 了,来咱村看戏啊!” 我对乡村的记忆是从舞台开始的。在我还看不懂戏的日子里,只要看到灯光照亮,人影晃动, 便感觉到一股活力四处洒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石景山区 2020 届高三下 学期 统一 测试 语文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136620.html